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 篇 艺术学
    • 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14 篇 石牌腔
  • 6 篇 弋阳
  • 5 篇 徽班
  • 4 篇 枞阳腔
  • 2 篇 血汗衫
  • 2 篇 伊龄阿
  • 2 篇 湖广腔
  • 2 篇 严长明
  • 2 篇 二黄
  • 2 篇 安庆地区
  • 2 篇 咙咚调
  • 2 篇 吹吹腔
  • 2 篇 弦索调
  • 2 篇 怀宁
  • 1 篇 寿宁县
  • 1 篇 温州乱弹
  • 1 篇 秦云
  • 1 篇 中国戏曲史
  • 1 篇 艺术遗产
  • 1 篇 伶工

机构

  • 1 篇 浙江传媒学院
  • 1 篇 湖北省艺术研究所

作者

  • 2 篇 汪同元
  • 2 篇 黎方
  • 1 篇 流沙
  • 1 篇 顾峰
  • 1 篇 何铭
  • 1 篇 胡汉宁
  • 1 篇 苏子裕
  • 1 篇 张亭
  • 1 篇 静之
  • 1 篇 李华明
  • 1 篇 云南省滇剧团资料...
  • 1 篇 王平

语言

  • 1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石牌腔"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乾隆四十六年《农起奏折》研究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 2021年 第4期42卷 58-61页
作者: 王平 浙江传媒学院
《农起奏折》乃乾隆四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安徽巡抚农起“遵旨查办”违碍剧本及石牌腔等地方戏之奏折,相关文献现藏大陆和台湾历史档案机构。《农起奏折》与四十五年十一月伊龄阿、全德的奏折以及乾隆谕旨密切相关。该折详细、具体地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徽班进京及徽剧在南方的流变(下)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 1990年 第1期11卷 38-43页
作者: 流沙
(三) 在徽班进京以前,真正代表安徽的徽剧戏班,原来也只有安庆府怀宁县的“石牌班”。而且,在“安庆二黄”向外传播的时代,这种徽班唱的“石牌腔”。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大别山中一名伶——清初秦、徽调艺人崔学京考略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 1994年 第1期 72-80页
作者: 汪同元
源于陕西,徽调兴于安徽。这两个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剧种,虽远隔千里,在历史上却早有联系。与此有关的资料倒也不少,如清乾隆年间的《秦云撷英小谱》云:“戏曲自元人院本后,演为缦绰、弦索二种。弦索流入北部,安徽人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梆子与吹关系的探索
收藏 引用
艺术探索 1992年 第1期6卷 1-9页
作者: 静之
在当代人看来,梆子和吹属于两种不同的声调的概念、名称。梆子,现在指的是板体的梆子,他不仅是各地梆子剧种的主,还是由于各地梆子的共性特征而归属为声系统的系名称;吹,现在指的是徽剧、京剧等许多剧种中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安庆弹艺术遗产考述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 2023年 第3期 26-31页
作者: 汪同元 不详
安庆弹(安庆各县只称弹)是清初安庆子乱弹的简称,是在安庆地区形成的剧种。其第一代声是枞阳,也称石牌腔、安庆子,最后统称吹。后来的徽调、京戏所唱的主体声“郴(吹)、拨(子)、皮(西皮)、黄(二黄)”皆源于此。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白剧源流、形态、发展之我见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 1988年 第5期1卷 4-13页
作者: 黎方
现在的白剧是由吹吹、大本曲两个声组成的。但历史上却仅只有吹吹这个单一的声,剧种亦叫吹吹。在建国初期的1954年,随着《入社前后》一戏的诞生,白族曲艺大本曲发展成了大本曲剧,白族从而有了两种剧。1958年在西南区民族文化...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京剧在云南的流变谈云南京剧艺术的构建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 1991年 第1期4卷 15-21页
作者: 黎方
一、京剧在云南的流变 任何艺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一种从甲地流入乙地的艺术亦然;它要长期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得适应那里的气候、土壤等而变。变是必然规律,“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永远没有完结”(毛泽东:《实践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哭音 苦平 苦品——滇剧丝弦苦品源流探讨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 1988年 第4期1卷 12-18页
作者: 何铭
滇剧丝弦的源流,许多人认为它源自秦。主要根据有三:1.据历史记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在伊龄阿写给朝廷的奏摺中提到:“再查昆之外,尚有石牌腔、秦、弋阳、楚等项,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所盛行。”证明当时云南已有秦班社...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楚调“皮黄合奏”成因及其传播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 2007年 第1期 290-298页
作者: 胡汉宁 湖北省艺术研究所
西皮和二黄,这两种分别具有北方和江南不同风格的声何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逐步形成中国戏曲皮黄剧种群的?这,一直是戏曲界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就"皮黄合奏"发表的研究文章,对于弄清各地皮黄剧种形成、...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福建北路戏探源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 2016年 第3期 15-21页
作者: 苏子裕
福建古田、屏南、寿宁等县流行的北路戏,俗名"乱弹"。因其最早的主要曲调为平板,所以叫做"平板戏",又因其以"横哨"(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俗称"横哨戏"。后来又吸收了弋阳梆子秧,有了"北路弋"名称。此后,又先后吸收了石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