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艺术学
    • 5 篇 美术学
  • 4 篇 文学
    • 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13 篇 画与诗
  • 4 篇 山水画
  • 4 篇 画家
  • 3 篇 题画诗
  • 3 篇 中国画
  • 2 篇 文人画
  • 2 篇 苏轼
  • 2 篇 书法艺术
  • 2 篇 画中有诗
  • 2 篇 有形诗
  • 1 篇 咽喉
  • 1 篇 艺术家
  • 1 篇 阅读
  • 1 篇 王维
  • 1 篇 声诗
  • 1 篇 重水
  • 1 篇 茶马古道
  • 1 篇 老街
  • 1 篇 郭沫若
  • 1 篇 山坡

机构

  • 1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永城职业学院
  • 1 篇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
  • 1 篇 广州美术学院
  • 1 篇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作者

  • 1 篇 张方方
  • 1 篇 刘连杭
  • 1 篇 王中年
  • 1 篇 田贵坤
  • 1 篇 张洪波
  • 1 篇 刘光明
  • 1 篇 赵良冶
  • 1 篇 廖野
  • 1 篇 郑谦
  • 1 篇 邹玉梅
  • 1 篇 高潮
  • 1 篇 张志雁
  • 1 篇 黄云骢
  • 1 篇 黑瑛

语言

  • 1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画与诗"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里的里的
收藏 引用
文学自由谈 1997年 第6期 80-83页
作者: 黑瑛
里的里的黑瑛北宋人张舜民说过“是无形是有形”这样的话,后来人们有时便称为有形或无声;同代的苏轼评赞王维的时,也说他“中有中有”,于是,人们在审美中,更倾向于把意、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审美因缘论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 2002年 第3期 6-7页
作者: 张志雁
在中国艺术文化史中,画与诗,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却有十分密切的审美因缘.人以语言文字来抒写情景表现情怀作为手段,家以线条、色彩、构图来绘写天人创造意象,必须通过吟诵和阅读两种方式之中介诉诸人们的想像力,才能使...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水墨丹青中的意:宋代山水画与诗词的艺术互文
收藏 引用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 第7期 84-86页
作者: 张方方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在宋代,山水画与诗词作为两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共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水墨丹青中的意,不仅体现在家的笔触与色彩中,更蕴含在人的意象与韵律里。这种艺术互文关系,丰富了绘词的艺术表现形式,更...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继承和发扬我国、书、相结合的美学传统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 1994年 第2期 83-91页
作者: 郑谦 廖野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继承和发扬我国、书、相结合的美学传统郑谦,廖野我们是学文艺的,对西方美术、包括现代派的某些作品都颇感兴趣,但我们更喜欢中国,尤其是那些、书(这里是指书法)、结合得好的作品,更能引起我们经久难忘的强烈美感。西...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试论中国画与诗的融合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 第3期 46-48页
作者: 张洪波
中国利用单纯的工具创造出了丰的艺术珍品,中国的词遣词平淡却耐人寻味、百读不厌,两者皆深刻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以简驭繁却奥妙无穷。家笔下看似简单的几杆竹子、一枝梅花。一经题、题词,往往会产生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画与诗书题款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 2004年 第2期 10-11页
作者: 王中年
任何艺术形式由产生到成熟。都有从萌芽到演变成熟的漫长过程,中国题款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当然也不例外。确切地说,在中国上题款始于唐代。以隐题式于中书小字隐于根石罅之中,也称之为藏款。这些题字属于题款艺术发展中的萌芽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叶浅予的绘美学思想
收藏 引用
美苑 1995年 第4期 61-63页
作者: 刘光明
在许多绘评论家看来,叶浅予先生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漫、速写以及传统中国等方面,对叶老深邃而精彩的绘美学思想很少有人涉猎,对他的许多创作理论至今还鲜为人知。深入研究和挖掘叶老在论中阐发的“、灵之通...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飞仙关
收藏 引用
青年作家 2012年 第1期 37-40页
作者: 赵良冶
1 去飞仙关,全冲着张大千的画与诗.西出雅安,我踏上茶马古道,沿青衣江上行.出城不远处,山重水复,有峡名'多功'.峡谷内林碧峰青,两山对峙,如刀削斧凿,中有江水一线.穿越十里长峡,飞仙关据险而筑,扼川、藏交通咽喉,说得上'一夫当关,万夫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人渔钓散记
收藏 引用
中国钓鱼 1997年 第11期 43-44页
作者: 高潮
中国自有就有渔,先民创鱼,而把画与诗合成题则起于隋唐,盛于两宋。作为鱼文化的一枝,无论是渔事渔翁,还是直活鱼,大都是展美景传神韵,文图并茂两相益彰地为鱼文化增色。 1.垂钓图。古人的《磻溪垂钓图》表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广搜奇峰打草稿──读惊涛《写生卷》
收藏 引用
海内与海外 1999年 第9期 61-62页
作者: 刘连杭
惊涛是我的老朋友。十年前,他为毛主席纪念堂绘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图,展出时曾受当时任总理的李鹏同志的表扬。我为此写过一篇短文,对他走过艰辛曲折的艺术道路、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独到的艺术风格、深邃的艺术思想立意挂一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