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00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3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0 篇 经济学
    • 95 篇 应用经济学
    • 25 篇 理论经济学
  • 78 篇 历史学
    • 70 篇 中国史
    • 7 篇 考古学
    • 3 篇 世界史
  • 68 篇 法学
    • 36 篇 社会学
    • 28 篇 政治学
    • 4 篇 民族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法学
  • 18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15 篇 管理学
    • 10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13 篇 文学
    • 1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8 篇 工学
    • 4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农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兽医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主题

  • 312 篇 田赋
  • 16 篇 清代
  • 12 篇 农民负担
  • 12 篇 一条鞭法
  • 12 篇 农业税
  • 12 篇 农民
  • 11 篇 丁银
  • 11 篇 赋税
  • 10 篇 赋役制度
  • 10 篇 财政
  • 10 篇 税收
  • 9 篇 财政收入
  • 9 篇 清政府
  • 8 篇 民国时期
  • 8 篇 中国
  • 8 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
  • 8 篇 万历
  • 7 篇 明代
  • 7 篇 土地
  • 7 篇 摊丁入亩

机构

  • 5 篇 安徽财经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苏州大学
  • 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4 篇 武汉大学
  • 4 篇 贵州大学
  • 3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
  • 3 篇 中山大学
  • 3 篇 江西财经大学
  • 3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财税博物馆
  • 2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2 篇 暨南大学
  • 2 篇 湖北师范学院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陕西财经学院
  • 2 篇 河南省新野县地税...
  • 2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 篇 河南大学

作者

  • 5 篇 刘巍
  • 5 篇 周健
  • 4 篇 张泰山
  • 4 篇 李向东
  • 3 篇 陈锋
  • 3 篇 吴慧
  • 3 篇 董建新
  • 3 篇 李光伟
  • 3 篇 李祖基
  • 3 篇 梁方仲
  • 2 篇 顾培君
  • 2 篇 赖骏楠
  • 2 篇 徐鹤涛
  • 2 篇 李文治
  • 2 篇 戴丽华
  • 2 篇 宇文举
  • 2 篇 刘欣
  • 2 篇 赵艳
  • 2 篇 刘愿
  • 2 篇 陈明光

语言

  • 31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田赋"
3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表达与实践:清代田赋征收制度的嬗变及困境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 2022年 第9期 80-91页
作者: 陈仁鹏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清代田赋征收的正式制度主要由滚单落户、自封投柜、三联印票等组成,然定章之制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弊端,以包收包揽为特点的非正式制度遂大行其道。清廷、地方政府、佐助集团和底层代理人之间形成三重“委托—代理”关系,权威象征与实...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防区制下四川田赋税率问题新探
收藏 引用
近代史研究 2023年 第5期 142-159页
作者: 徐鹤涛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
防区制下,由于预征的泛滥和田赋附加的膨胀,四川田赋增加很快,在十余年间陡增到原来的7.3倍,但并非如以往认为的那样,田赋已到“竭地之所产而无以完赋”的程度。防区制时期全川亩均税额最高为0.7元,田赋占粮食产值比重最高为9.4%。仅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河道、边界与田赋——以明清黄河孟津至桃花峪段滩案为中心的考察
收藏 引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3年 第2期38卷 55-66页
作者: 郭云奇 惠富平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9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44
孟津至桃花峪是黄河由山地丘陵向平原的过渡河段,河道游荡性强,沿河滩地不稳定性较为显著。明清时期,滩地开发日盛,由于河流主泓频繁摆动引起滩地面积、位置等发生变化,导致该河段长期存在滩地纠纷。为应对滩案与边界之争,地方政府在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维正之供: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1730—1911)》评介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23年 第1期 107-110页
作者: 李姣 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安徽合肥230601
2020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周健教授《维正之供: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1730—1911)》(以下简称《维正之供》)一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第三辑丛书之一。周健深耕社会经济史多年,对晚清赋役制度史、财政史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十八世纪云南的田赋政策与坝子社会的整合
收藏 引用
清史研究 2023年 第6期140卷 51-61页
作者: 马健雄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 中国香港
在云贵高原,山间盆地即当地所称的“坝子”是水稻农业集中的区域,承载了远比山区多得多的农业人口。自明朝后期以至清末,在云南,纳入政府田赋征收范围的平坝地区水田面积的总数一直没有显著的增长。清朝时期,云南财政总收入中,大约三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十九世纪徽州基层田赋征收中的粮局与乡柜
收藏 引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3年 第2期15卷 76-83,154,155页
作者: 黄忠鑫 赖意宣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广州511443
在19世纪20-30年间,徽州基层社会纷纷设立粮局、乡柜,以统一征缴钱粮。这是在以宗族村落为基础的赋税包揽机制发展的结果。个别粮局还以册书为首扩大到整个图甲范围。粮局有助于在经济萧条和财政困顿时期提高征税效率。太平天国战后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关于清代应征、实征以及实得田赋规模的估计——以康熙至嘉庆时期的江苏各类田赋规模变化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史 2021年 第6期40卷 72-86页
作者: 龚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北京100009
清代地丁田赋包括名义、应征、实征和实得等多种收入类型,各类型之间数额相差较大。康熙五十一年(1712)至雍正四年(1726)间,江苏实得田赋仅294万两,分别占名义田赋(402万两)的73.1%、应征田赋(362万两)的81.2%和实征田赋(326万两)的90.2...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国时期财政分权体制下田赋归属的变动
收藏 引用
近代史研究 2021年 第3期 107-123,161页
作者: 柯伟明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民国时期,传统财政制度向现代财政制度转型,初步建立并实施了国家与地方财政分权体制。田赋作为传统中国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其归属在民国财政分权体制中几经变动。北京政府时期,田赋名义上属于国家税,实际上为地方军阀所控制。南京...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国后期江西田赋征收与地方社会研究——以灾害和贪污为中心(1941-1949)
民国后期江西田赋征收与地方社会研究——以灾害和贪污为中心(19...
收藏 引用
作者: 董雪婷 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税收一直是政府与民众之间无可替代的纽带。近代的税收发生了以田赋为主向以工商税收为主的财政转变,但传统田赋仍在财政中占有一席之地。田赋的征收一方面能够反映出政府的政策导向,另一方面还密切关系到地方民...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民国昆山清丈档案所见土地占有严重不均及农民沉重田赋
收藏 引用
档案与建设 2022年 第11期5卷 89-92页
作者: 朱建忠 苏晔 蒋卫荣 昆山市档案馆 江苏昆山215300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江苏苏州215023
1912年,昆山民政长方还提议对全邑田亩实施清丈,经县议会核准,于次年正式启动。昆山市档案馆所藏清丈档案内容完整,真实记录了民国昆山县域内一市十七乡的图圩、村庄、人口分布,额田与实测田亩数,田赋量等基本数据,反映了土地占有严重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