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文学
    • 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11 篇 生的苦闷
  • 5 篇 性的苦闷
  • 3 篇 郁达夫
  • 2 篇 郁达夫小说
  • 2 篇 主人公
  • 1 篇 自卑情绪
  • 1 篇 整合
  • 1 篇 情感
  • 1 篇 与自然相和谐
  • 1 篇 初中语文
  • 1 篇 玄镇健
  • 1 篇 组合
  • 1 篇 画面
  • 1 篇 流动
  • 1 篇 忧郁美
  • 1 篇 殉情主义
  • 1 篇 情结
  • 1 篇 “零余者”形象
  • 1 篇 基督教
  • 1 篇 灵魂

机构

  • 1 篇 广州大学
  • 1 篇 阆中市白塔中学
  • 1 篇 上海复旦大学
  • 1 篇 同济大学
  • 1 篇 内蒙古财经学院
  • 1 篇 吕梁教育学院
  • 1 篇 西藏大学
  • 1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 篇 周赐德
  • 1 篇 孙宜学
  • 1 篇 周文萍
  • 1 篇 成晓琴
  • 1 篇 博玫
  • 1 篇 李曙豪
  • 1 篇 黄中榆
  • 1 篇 范慧杰
  • 1 篇 黄瑞芳
  • 1 篇 程小林
  • 1 篇 孟艳玲

语言

  • 1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生的苦闷"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郁达夫:在沉沦中悲鸣的现代名士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1999年 第1期 46-54页
作者: 孙宜学 同济大学文化艺术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试论郁达夫小说的“忧郁美”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1997年 第2期17卷 87-90页
作者: 博玫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
试论郁达夫小说的“忧郁美”□博玫郁达夫的小说作品往往在艺术创作中有意识地描写人的悲苦与不幸,无论是他的代表作《沉沦》还是他早期的作品《银灰色的死》着意刻划的都是人的精神灾难和心理危机,即使文笔清新隽永,仍不免忧伤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用信心与勇气面对活的人
收藏 引用
天风 1999年 第12期 27-28页
作者: 孟艳玲
八十年代《中国青年》曾经登载过潘晓的一篇文章:“人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可我一个人已经很累了呀,仿佛只要松一口气,就意味着彻底死亡。”一石击起千层浪,引起了众多人的回应。无独有偶,一百多年前,一个丹麦青年以共鸣的声音回应他...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寻找灵魂的栖息之乡——论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哲学意蕴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3期34卷 58-63页
作者: 李曙豪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郁达夫小说中的感伤情调作为一种风格或者审美自觉,其背后的原因是他浓厚的命悲剧意识。命悲剧意识渗透在他的创作中,构成了作品的哲学形态之核心,可以从“生的苦闷”、“情爱精神家园”和“宗教归宿”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析郁达夫小说中“零余者”的“自叙”性
收藏 引用
语文学刊(教育版) 2012年 第7期 50-51页
作者: 黄瑞芳 内蒙古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在郁达夫小说中总有一个清瘦孤独,而又含着淡淡忧郁的男性知识青年形象,被统称为"零余者"。本文试图从那个时代中他们"社会的苦闷"、"性的苦闷"、"生的苦闷"三个层面来分析零余者形象背后作者郁达夫的影子,以此来分析郁达夫小说中"零余...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童年情结:郁达夫创作的情绪底蕴
收藏 引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3期24卷 24-28页
作者: 程小林
郁达夫是一位典型的情绪型作家,在他的创作文本中,情绪宣泄是他的主导倾向。这一倾向可以溯源到童年情结对他的深刻影响。因此.对部达大创作的研究,唯有从童年情结入手.才能把握其传给内涵的实质所在。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童年情...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自然的再现——谈郁达夫代表作《沉沦》
收藏 引用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 第1期26卷 87-88页
作者: 成晓琴 吕梁教育学院中文系 山西吕梁033000
郁达夫试图"用一种新的眼光去剖析人的命和性格中包孕的情欲问题"。正如他自己说的:"大凡艺术品,都是自然的再现。把捉自然,将自然再现出来,是艺术家的本分。把捉得牢,再现的切,将天真赤裸裸的提示到我们的五官前头来的,便是最好的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沉沦梦幻的世界──郁达夫小说的心理世界探寻
收藏 引用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4期14卷 31-33页
作者: 周赐德 西藏大学
“风格就是命”(福楼拜),“未来仅仅属于拥有风格的人”(雨果)。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能留给人们深刻印象的只有那些单而不群,风格别致的佳作。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就属于这类情况。郁达夫先性格复杂,经历坎坷,艺术风格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略考《沉沦》《堕落者》中知识分子“苦闷”形象
收藏 引用
青年文学家 2014年 第24期 16-17页
作者: 范慧杰 吉林大学
20世纪之初,面对"西势东渐"的全球大环境,中韩两国知识分子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方面他们需要将西方的先进文化引入各自的社会以"重构"各自民族的传统文明,使之获得新并延续;另一方面则需要努力化解文化冲突与融合所带来的各种矛盾。[1]...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牛奶的代价》 草原上的爱情寓言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 2001年 第10期 38-38页
作者: 周文萍 广州大学
这是一个颇具魔幻色彩的爱情故事。露辛达和罗宾是活在新西兰一个山谷牧场的恋人,他们和117头牛过着幸福快乐的活。可露辛达担心他们的幸福不会长久,就用故意捣乱的手法来考验俩人的感情。没想到事情一发不可收拾:罗宾发现心爱的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