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4 篇 期刊文献
  • 8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7 篇 哲学
    • 47 篇 哲学
  • 17 篇 文学
    • 1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7 篇 艺术学
    • 6 篇 美术学
    • 4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6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主题

  • 83 篇
  • 20 篇
  • 6 篇 扬雄
  • 6 篇 葛洪
  • 5 篇 《老子》
  • 4 篇
  • 4 篇 老子
  • 4 篇 《抱朴子内篇》
  • 4 篇
  • 3 篇
  • 3 篇
  • 3 篇
  • 3 篇 《道德经》
  • 3 篇
  • 3 篇
  • 3 篇
  • 2 篇 悬置
  • 2 篇 无欲
  • 2 篇 道教
  • 2 篇 同源字

机构

  • 6 篇 山东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西南大学
  • 3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3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安徽大学
  • 2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2 篇 上海财经大学
  • 2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郑州大学
  • 2 篇 西华师范大学
  • 2 篇 云南大学
  • 2 篇 吉首大学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 1 篇 浙江新昌

作者

  • 2 篇 刘康德
  • 2 篇 马婧
  • 2 篇 龙泽黯
  • 2 篇 郭静云
  • 2 篇 刘静芳
  • 1 篇 王佩华
  • 1 篇 杨霞
  • 1 篇 崔永波
  • 1 篇 张尚仁
  • 1 篇 黄伟
  • 1 篇 梅国宏
  • 1 篇 徐胤聪
  • 1 篇 崔文静
  • 1 篇 张兵
  • 1 篇 焦玉强
  • 1 篇 许结
  • 1 篇 袁伟松
  • 1 篇 战宏德
  • 1 篇 王丽鹃
  • 1 篇 叶幼明

语言

  • 8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玄"
8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由《太》到《抱朴子内篇》的“”之进路
收藏 引用
哲学进展 2024年 第5期13卷 841-847页
作者: 龙泽黯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作为独立的哲学概念,最早成型于扬雄《太》。在《太》中“”作为一个隐蔽的线索,串联天地间具体的万事万物,同时万物藉由“”作为途径向人展示自身。《抱朴子内篇》继承发展了“”的概念,认为“”即是“人道”,并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德的澄明
收藏 引用
伦理学研究 2023年 第2期 53-59页
作者: 刘静芳 李楠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澄清老子“德”的内涵,是把握近“道”之德的关键,也是理解重“德”的中国哲学的关键。如果我们重新审视老子的“道”与“”,把“道”看成是有无之间周行的“路径”,把“”看成是有与无的统称,那么,德的内涵将不再模糊——从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妙”字义与《老子》生成哲学
收藏 引用
文史哲 2023年 第4期 57-68,166页
作者: 邓锐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国际长安学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62
《老子》产生了中国古代系统的生成哲学,影响深远。因为甲骨文和金文研究晚出,所以历来对《老子》的解读多从汉代文字出发,从而造成对《老子》历史本义的一定偏离。《老子》用“”字与“妙”字表达具体而深刻的哲学含义。“”字本...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及与“”相关的事与理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3期50卷 90-97页
作者: 刘康德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上海200433
本文对中国哲学中最常见的用语——""作探讨。认为"深奥不可知、微远不可见、幽昧不可测"的""之字义与""之字形—(■)(葫芦)有关,并在此基础上对""之字音和写法作了界定。文章还对与""相关的事情作了梳理,并分析了物象世界产...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道家文化背景下《黄帝内经》“府”新探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 第2期38卷 580-583页
作者: 臧守虎 李爽 徐胤聪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中医文化研究室 250355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 济南250355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济南250355
文章在前人注解、研究的基础上,从“”“府”之义、“府”的命名本义入手,在道家思想文化背景下对《黄帝内经》“府”新探,并对《黄帝内经》“府”相关文句加以诠释。认为“”即是“道”,“府”之本义为阴、阳之间相互作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之谜:商周时期表达青色的字汇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历史研究 2010年 第2期 4-24页
作者: 郭静云 台湾中正大学
先秦时期已有白、黑、■、黄、幽五种基本颜色的结构性概念,其中"■"表示血红色,"幽"则表示青色。将"幽"理解为"黝",应是汉代以来的颜色观念。殷商祭礼中,牺牲的颜色受到特别关注,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幽"色在殷商时期的语言中,可以涵...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绝对相对关系的相对观——奇言“之又,众妙之门”探奇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3期22卷 66-71页
作者: 娄永清 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
在系统阐发绝对和相对差别相对性的具体表现的基础上 ,指出绝对和相对均有两种相反的意义 ,即绝对Ⅰ、绝对Ⅱ ,相对Ⅰ、相对Ⅱ ,其中绝对Ⅰ与相对Ⅱ ,相对Ⅰ与绝对Ⅱ具有辩证的直接同一性 ,进而通过对上述见解的综合性发挥 ,对老子奇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气、心看扬雄的性善恶混论
收藏 引用
周易研究 2012年 第4期 75-81页
作者: 闫利春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本文认为应从宇宙本体论的视域理解扬雄的性善恶混论。""遵循异质相生的原理生成万物,性善恶混就是""成物之理贯注于人性的结果。""措摛阴阳之气而生发万物,抟聚于人则表现为神明之气与阴阳之气的并用而为功。扬雄论心,兼具知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之所在,其乐不穷 ——葛洪终极关怀思想研究
玄之所在,其乐不穷 ——葛洪终极关怀思想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逢春 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葛洪生活在两晋之间,博学多才,著作甚丰。他继承和总结了秦汉以来方仙道和黄老道传统,为神仙道教奠定了神学体系和理论基础。因此,葛洪和他提出的神仙思想成为研究道教发展不可回避的课题,而他以“”为中心构建的理论体系也成为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与“礼”的交织——论张衡的宇宙人生观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01年 第5期 84-89页
作者: 许结 南京大学中文系 南京210093
张衡是东汉中期的通博之才 ,其宇宙观、人生观表现出“”与“礼”的交织。概括地说 ,他的思落实于天文理论 ,则表现于宇宙生存的假说、宇宙无限的思想和宇宙结构理论 ;他的崇礼观又突出表现于反谶纬与反宦政两方面。而缘于儒道双修...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