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 篇 哲学
    • 13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7 篇 烦恼障
  • 6 篇 所知障
  • 3 篇 唯识学
  • 2 篇 实相
  • 2 篇 第七识
  • 2 篇 第六意识
  • 2 篇 西方极乐世界
  • 2 篇 惑障
  • 2 篇 第八识
  • 2 篇 菩提
  • 2 篇 三自性
  • 1 篇 佛世尊
  • 1 篇 依他起性
  • 1 篇 无漏种子
  • 1 篇 太虚大师
  • 1 篇 人间佛教
  • 1 篇 圆测
  • 1 篇 圆成实性
  • 1 篇 令人
  • 1 篇 印度佛教

机构

  • 1 篇 湖南师大公共管理...
  • 1 篇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
  • 1 篇 西北政法大学
  • 1 篇 湖南科技学院
  • 1 篇 苏州灵岩山佛学分...
  • 1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
  • 1 篇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湘潭大学
  • 1 篇 西藏民族学院
  • 1 篇 辽宁第一时间广告...
  • 1 篇 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 篇 李智福
  • 1 篇 赵东明
  • 1 篇 姜洋
  • 1 篇 常旭
  • 1 篇 隆莲
  • 1 篇 李淑璧
  • 1 篇 佛日
  • 1 篇 李佩桦
  • 1 篇 悟忍
  • 1 篇 唐仲容
  • 1 篇 徐孙铭
  • 1 篇 定明
  • 1 篇 孔祥玲
  • 1 篇 王春雷
  • 1 篇 法尊法师
  • 1 篇 华方田
  • 1 篇 冯为民
  • 1 篇 文国根

语言

  • 1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煩惱障"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断所知而不尽断烦恼”:章太炎之孔子哲学诠释发隐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史 2023年 第4期 116-122页
作者: 李智福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章太炎在“回真向俗”阶段给予孔子一种深度的哲学诠释,这种诠释可一言以蔽之为“断所知而不尽断烦恼”。“断所知”是肯定孔子能参透真如实相这一究竟真实,以阿赖耶识为孔学重建本体,佛学实相、证道法门、证道境界等都出现在太...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关于佛教的认识论(下)
收藏 引用
法音 1989年 第12期 16-22页
作者: 唐仲容
破除妄执显示和掌握一切真实佛教的认识论,其主要的精神是在于认真追求真实、全面显示真实,进而掌握和利用或亲证一切真实。本来一切事事物物都各自有其一定的真实性,无论是具体的事相或抽象的道理,无论是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各有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唯识学上的我法义
收藏 引用
法音 1992年 第5期 16-21页
作者: 定明
一、我法的定义梵文对“我”有三种定义:一补特伽罗(数取趣即人),二阿得摩(神我灵魂),三补噜沙(人、人格),都可以译作我。我的含义有四:一、主宰义,即支配者。如说我行,我坐,我作,是表示内有自我的支配,又能支配他人,一般的人都有这种感...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佛教宗派——唯识宗
收藏 引用
佛教文化 2005年 第3期 5-12页
作者: 华方田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法相唯识宗和慈恩宗,是建立于唐朝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创始人是著名的三藏法师玄奘及其弟子窥基。一、玄奘玄奘(600-664年),本姓陈,洛州缑氏(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兄弟四人,玄奘最幼。还在孩童时,就常跟随在洛阳净土...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真实论
收藏 引用
法音 1993年 第7期 3-15,47页
作者: 佛日
佛法作为存在论上的真实,如来以后得智从平等性海流出三藏十二部。历代追寻佛陀足迹的人们,藉教验证,真实不虚。所以,佛法则不同于世智辩聪之流的分别知见。但是,世人何以执虚妄事物为真实,以至流浪生死呢?这是因为世人不悟真理,首先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萨班文论摘译(续)
收藏 引用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 第4期 70-77页
作者: 文国根 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何为九种诗态? 艳美、英勇和丑恶, 笑和凶猛及恐怖, 悲悯、希冀、寂静为九态。 《不死藏》中归纳成八种。现将他们的定义和区现分述于后: 艳美是身语、装扮,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佛教文化的体和用 读《学诚法师文集系列》有感
收藏 引用
中国宗教 2016年 第3期 74-75页
作者: 常旭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学诚法师文集系列》一套8册于近期出版,这是学诚法师第一套系统而权威的文集著作,辑录了他发表在杂志上的论文、出席国内外宗教会议的发言和在访谈节目中的谈话。首批3册分别为《信仰与对话》《和合与愿景》和《责任与担当》,主要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浅谈人身难得
收藏 引用
法音 1992年 第8期 41-42页
作者: 悟忍 苏州灵岩山佛学分院
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如若听闻不到法音的宣流,就好象在茫茫的大海里行船失去了目标和航向,随时都会有触礁沉没的危险,这是何等的痛苦与不幸;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渺无人烟的孤岛,接受不了知识的教育,受不到法音的薰陶,如同固执呆板没...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瑜伽师地论》的种姓思想——以“声闻地”与“菩萨地”为范围
收藏 引用
求索 2004年 第1期 158-160页
作者: 孔祥玲 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瑜伽师地论》乃印度大乘佛教之重要典籍 ,亦为唯识学派所宗之根本论典。此论述及三乘时 ,必先厘清种姓之有无 ,方始谈修行。三乘中 ,又以“声闻地”及“菩萨地”占最多篇幅 ,此二在境行果的次第上 ,虽截然有别 ,但造成差异的问题根源 ...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入中论》讲记(续完)
收藏 引用
法音 1984年 第6期 5-11页
作者: 法尊法师 隆莲
第八菩提心不动地数求胜前善根故,大士当得不退转,入于第八不动地,此地大愿极清净。此出不动地名,显愿波罗密圆满也。不动者,谓不为烦恼动。八地烦恼断尽,断德等同四果阿罗汉故。又不为功用动,七地名有功用行,入灭定时尚须作意,有微...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