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3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 篇 医学
    • 17 篇 中医学
    • 14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主题

  • 31 篇 热病篇
  • 8 篇 《内经》
  • 8 篇 薛生白
  • 4 篇 素问
  • 4 篇 湿热证
  • 3 篇 伤寒
  • 3 篇 仲景
  • 3 篇 沙门氏杆菌病
  • 3 篇 外感病
  • 3 篇 灵枢
  • 3 篇 足三里
  • 3 篇 胃热
  • 3 篇 温病学家
  • 3 篇 针灸
  • 3 篇 表里
  • 3 篇 针刺治疗
  • 3 篇 《黄帝内经》
  • 3 篇 温病
  • 3 篇 骨空论
  • 2 篇 治法

机构

  • 5 篇 浙江中医学院
  • 5 篇 安徽中医学院
  • 1 篇 湖南省石门县卫生...
  • 1 篇 河南省新乡地区卫...
  • 1 篇 沈阳市传染病院中...
  • 1 篇 辽宁中医学院
  • 1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
  • 1 篇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
  • 1 篇 广西中医学院
  • 1 篇 上海华东医院
  • 1 篇 陕西中医学院
  • 1 篇 湖州中医院
  • 1 篇 天津中医学院
  • 1 篇 中医研究院内外科...
  • 1 篇 157医院
  • 1 篇 广东省中医进修学...
  • 1 篇 浙江省加兴市第一...
  • 1 篇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
  • 1 篇 天津蓟县人民医院

作者

  • 4 篇 高镇五
  • 4 篇 罗庆道
  • 2 篇 谢仲墨
  • 2 篇 赵明山
  • 1 篇 肖照岑
  • 1 篇 高和声
  • 1 篇 李铁浪
  • 1 篇 盛燮荪
  • 1 篇 曾上劼
  • 1 篇 马云翔
  • 1 篇 高镇五 罗庆道
  • 1 篇 董玲英
  • 1 篇 王德军
  • 1 篇 屠延寿
  • 1 篇 朱文举
  • 1 篇 崔增骅
  • 1 篇 郭谦亨
  • 1 篇 张泓
  • 1 篇 张创献
  • 1 篇 盛燮荪 方凡

语言

  • 3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热病篇"
3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湿热病篇》学术思想探讨
收藏 引用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84年 第1期 14-22页
作者: 肖照岑 屠延寿 天津中医学院 研究生
《湿热病篇》是祖国医学典籍中论述湿热病证的第一部专著,世传为清·薛雪(字生白·号一瓢1681——1770年)所作,基于寒温分镳,作者以阐发寒温湿辨异为题,集前贤论湿热之大成,对“湿热证”病因病理,主证变证及治疗细针密缕,益臻完善,洵...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篇学术思想探源
收藏 引用
辽宁中医杂志 2014年 第1期41卷 55-57页
作者: 王德军 艾坤 刘密 张泓 李铁浪 常小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湖南长沙410007
通过对《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第二十三》的解读,浅析该主要学术思想:建立了热病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体系,确立了热病治疗原则,阐述了热病的针刺禁忌及预后等。这些成果对后世医家对热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借鉴。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薛生白《湿热病篇》析疑(续)
收藏 引用
陕西中医函授 1988年 第5期 6-8页
作者: 郭谦亨 陕西中医学院 教授
1.湿伏中焦析: (1)湿热为病,邪由口入,直趋中道,内伏膜原,郁久病发。其势,不外淫于经,必内侵于府。淫邪犯表,阳为湿遇,则除发热外、必见恶寒足冷。本证初起既无恶寒,可知其邪内侵于府,病在中焦。 (2)发热口渴,在温热病多热在气分,热盛...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叶天士与薛生白温病学术思想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中医药 1993年 第1期16卷 34-35,32页
作者: 王景宜 广西中医学院 530001
叶天士与薛生白都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他们对温病学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温热论》与《湿热病篇》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也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两著作不仅反映了叶、薛两家的温病学术思想,而且对临床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谈中医对于伤寒的认识及其一般治疗方法
收藏 引用
江西中医药 1960年 第1期 41-45页
作者: 李恒玖 方药中
现代医学中所称的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桿菌感染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症状特点,主要为稽留性发热,身痛身重,脉缓,蔷薇疹和脾脏肿大,根据这些临床症状特点,多数学者均认为本病可以列属于中医一般所说的“伤寒”范围,尤其是与“伤寒”中的“湿温...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昏迷的证治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1981年 第7期 55-57页
作者: 张镜人
昏迷是指神识障碍的症状。心主神志,昏迷总属心的病变。但病因当分虚实,实证不外乎“热”与“痰”二端。《温病条辨》:“神识不清,热闭内窍者……”。(中焦·41条)《杂病源流犀烛》:“盖由痰气逆冲,心主被障,故昏不知人”。(六淫门·...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内经知要”浅解(续)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1957年 第1期 44-46页
作者: 秦伯未
名词浅解疽:灵枢内名,专论外疡症并及治法。骨空:骨节交会的空隙处,内经另有“骨空论”。豕膏:即炼净的猪油。“类经”记载:“万氏方有治肺热暴瘖者,用猪脂一斤炼过,入白蜜一斤再炼,滤净冷定,不时挑服一匙即愈,若无疾服此,最能润肺...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九针”的成长及其现实意义
收藏 引用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6年 第3期 29-33页
作者: 张创献 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 教师
一、概述我国医学,在泰汉间已有「医经」、「经方」、「房中」与「神仙」等的分别,著书共35家,970卷(实数为868卷)①现在流传的医书最古的是「黄帝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两部份.自宋以来,内经成为我中医理论的最高指导典籍,直...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内经》腧穴主治汇译(四)
收藏 引用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1980年 第3期29卷 41-42,7页
作者: 高镇五 罗庆道 浙江中医学院针灸研究室 安徽中医学院经络研究室
七、膀胱足太阳经腧穴(十三)膀胱俞位置:在第十九椎下(即骶骨第二假棘突下)去脊旁开一寸五分。主治:疟疾,汗出恶风。(素·刺疟论)。(十四)中膂俞位置:在第二十椎下(第三骶骨假棘突下)去脊旁开一寸五分。主治:热病无汗,唇舌焦枯,口燥咽干...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内经》中的神经精神病症初探(二)
收藏 引用
辽宁中医杂志 1982年 第12期 8-9页
作者: 赵明山 辽宁中医学院
二、脊髓病脊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减退,未波及脑者一般无精神意识和智力障碍,即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说:“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经中的痿病包括的范围很广,凡肌肉萎缩及/或力弱,有或...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