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CENTER
欢迎您,
退出登录
读者登录
LOGIN
首页
HOME
资源
RESOURCES
外购资源
试用资源
公益资源
网上展厅
网上直播
自建资源
服务
SERVICES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办证指南
借阅规则
赔书规则
服务规范
阅读推广
新书推荐
新书上架
借阅排行
赠书名录
读者咨询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图书馆学会
全市阅读点位
概况
OVERVIEW
通图简介
机构概况
历史沿革
本馆地址
年度事记
大事记
历年年报
服务品牌
自助图书馆
静海讲堂
静海展
盲人阅览室
书式生活
城市书房
阅读巴士
书阁南通
书人书事
资讯
NEWS
通图公告
通图要闻
活动预告
友情链接
站内检索栏
移动客户端
APP
图书管家
WECHAT
咨询与建议
建议与咨询
留下您的常用邮箱和电话号码,以便我们向您反馈解决方案和替代方法
您的常用邮箱:
*
您的手机号码:
*
问题描述:
当前已输入0个字,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全部检索
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纸本馆藏
南通市公共图书馆
本站搜索
搜 索
高级检索
分类表
所选分类
----=双击删除一行=----
>>
<<
限定检索结果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标题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确 定
文献类型
909 篇
期刊文献
81 篇
学位论文
36 篇
会议
18 篇
报纸
3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1,047 篇
电子文献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545 篇
农学
312 篇
林学
10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90 篇
作物学
21 篇
园艺学
9 篇
植物保护
5 篇
畜牧学
4 篇
水产
515 篇
理学
292 篇
生态学
232 篇
生物学
5 篇
地理学
193 篇
工学
125 篇
林业工程
44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9 篇
生物工程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3 篇
软件工程
81 篇
医学
5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2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16 篇
中西医结合
3 篇
中医学
18 篇
教育学
16 篇
教育学
11 篇
管理学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3 篇
公共管理
10 篇
经济学
9 篇
应用经济学
7 篇
法学
3 篇
法学
3 篇
政治学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5 篇
历史学
5 篇
中国史
4 篇
文学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4 篇
艺术学
3 篇
美术学
主题
1,047 篇
濒危植物
48 篇
遗传多样性
39 篇
濒于灭绝植物
38 篇
保护
36 篇
种子萌发
34 篇
珍稀植物
23 篇
生物学特性
22 篇
濒危种
22 篇
种子
21 篇
组织培养
21 篇
迁地保护
21 篇
种群
21 篇
种群结构
21 篇
植物园
18 篇
生物多样性
16 篇
群落特征
15 篇
保护策略
13 篇
药用植物
13 篇
缙云卫矛
13 篇
种群动态
机构
25 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
21 篇
北京林业大学
17 篇
东北林业大学
16 篇
福建农林大学
16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6 篇
云南大学
15 篇
西南师范大学
15 篇
浙江大学
14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14 篇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
13 篇
山西师范大学
13 篇
西南大学
13 篇
西南林业大学
12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11 篇
广州大学
11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10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
10 篇
海南大学
10 篇
北京大学
10 篇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
作者
20 篇
何平
15 篇
柴胜丰
13 篇
韦霄
10 篇
金则新
10 篇
谢国文
9 篇
王跃华
8 篇
葛滢
8 篇
邹蓉
8 篇
胡世俊
8 篇
张峰
8 篇
谢宗强
7 篇
常杰
7 篇
江明喜
7 篇
斯琴巴特尔
7 篇
黄仕训
7 篇
张文辉
7 篇
殷东生
7 篇
李钧敏
7 篇
马祥庆
7 篇
申仕康
语言
1,043 篇
中文
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
"主题词=濒危植物"
共
104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详细
简洁
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濒危植物
油丹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收藏
分享
引用
广西
植物
2025年 第1期45卷 161-171页
作者:
贵新丽
叶储民
陈玉凯
张凯
吴庭天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口571158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
海口571199
油丹(Alseodaphnopsis hainanensis)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
植物
。为了探讨油丹种群的生存状况,该文根据样地调查数据,利用径级代替龄级,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同时应用种群动态变化指数及时间序列模型来分析预测该种群...
详细信息
油丹(Alseodaphnopsis hainanensis)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了探讨油丹种群的生存状况,该文根据样地调查数据,利用径级代替龄级,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同时应用种群动态变化指数及时间序列模型来分析预测该种群的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无论是原生林还是次生林,油丹的种群龄级结构均呈现倒“J”型,各龄级均有个体分布;与原生林相比,次生林的幼苗数量更多。(2)在原生林和次生林中,油丹种群的动态指数在相邻的龄级间有一定的波动,原生林和次生林的动态指数V_(pi)和V′_(pi)都大于0,这表明该种群目前是增长型,但种群对外界干扰比较敏感,抗干扰能力较差;次生林的抗干扰概率相对较小,表明次生林油丹种群的抗干扰能力强于原生林。(3)静态生命表显示,原生林和次生林的油丹种群存活数和个体生命期望值都随着龄级的增加逐渐下降;种群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Ⅱ型。(4)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在经历未来2~3个龄级时间后,原生林Ⅲ龄级的个体数出现下滑;在经历未来2个龄级时间后,次生林Ⅲ龄级的个体数出现下滑;在经历未来5个龄级时间后,原生林和次生林中所有龄级个体数均呈稳定增长。综上认为,不管是原生林还是次生林,油丹种群均为增长型,种群处于波动状态,对外界干扰敏感;种群幼龄个体能补充各龄级个体死亡造成的损失,维持种群稳定性。为促进油丹种群自然更新,应加强就地保护措施,深入开展幼苗更新、繁育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等工作,同时可以采取适度的人为措施,提高幼苗到幼树的转化率,促进油丹种群数量增长。
关键词:
油丹
濒危植物
种群结构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动态指数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珍稀
濒危植物
浙江楠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收藏
分享
引用
植物
遗传资源学报
2025年 第3期26卷 566-574页
作者:
郑永杰
张月婷
刘新亮
涂白连
伍艳芳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樟树研究所/国家林业草原樟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昌330032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樟树研究所/江西乡土树种良种选育与高效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南昌330032
浙江楠是我国珍稀
濒危
物种,研究浙江楠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可为有效保护和利用浙江楠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自主开发的15对SSR引物,对浙江楠10个群体共计175份种质资源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解析浙江楠群体的遗传多样...
详细信息
浙江楠是我国珍稀濒危物种,研究浙江楠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可为有效保护和利用浙江楠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自主开发的15对SSR引物,对浙江楠10个群体共计175份种质资源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解析浙江楠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15对引物在175份浙江楠种质中共检测到113个等位基因位点(Na),平均每对引物含2.371个有效等位基因(Ne),多态引物信息含量(PIC)为0.323~0.844,平均值为0.629。浙江楠群体表现出中等程度的遗传多样性(平均观测杂合度=0.621,平均期望杂合度=0.478),平均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0.237,平均群体近交系数(Fit)为0.082,杂合率较高,群体间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分化系数(Fst=0.275)和低水平的平均基因流(Nm=0.763)。分子方差分析表明浙江楠种群内个体间差异是主要的遗传变异来源,占总变异的78.7%(P濒危的主要原因,应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措施,保护浙江楠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浙江楠
濒危植物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氮钙不同配比施肥对
濒危植物
蚬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分享
引用
广西
植物
2025年 第1期45卷 121-132页
作者:
梁喜献
梁芳
谭长强
黄星月
梁诗瑶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南宁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南速生材繁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南宁530002
玉林师范学院智慧农业学院
广西玉林537000
南宁市林长制事务中心
南宁530023
蚬木(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是国家二级保护
植物
,也是
濒危
(EN)物种。为更好地促进蚬木幼苗的培育繁殖和缓解蚬木的
濒危
状况,该研究以2年生蚬木扦插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双因素的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对其进行氮钙不同配比施肥试验,探...
详细信息
蚬木(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濒危(EN)物种。为更好地促进蚬木幼苗的培育繁殖和缓解蚬木的濒危状况,该研究以2年生蚬木扦插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双因素的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对其进行氮钙不同配比施肥试验,探讨氮钙不同配比对蚬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处理对蚬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5(N2Ca2)处理组蚬木幼苗的苗高和地径增量最高,表明中氮中钙的施肥处理有利于促进蚬木幼苗的生长发育。(2)T5处理组蚬木幼苗的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均处于最高值,表明中氮中钙的施肥处理有利于促进蚬木幼苗光合产物的运转和积累,并增强植株的光合作用。(3)T5处理组蚬木幼苗的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含量及SOD活性均处于最高位置,T8处理组蚬木幼苗的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最低。综合分析蚬木幼苗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和隶属函数的结果,发现T5(N2Ca2)氮钙协同处理组(即N、Ca的用量分别为每株16 g、24 g)蚬木幼苗的生长表现最佳,为最佳施肥组合。该研究结果为蚬木的高效栽培与养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蚬木
濒危植物
生长特性
生理特性
氮钙施肥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云南
濒危植物
的动态插画创意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天工
2025年 第2期 25-27页
作者:
许守蕾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随着近年来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保护动
植物
意识的提高,许多
濒危植物
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云南省的
植物
资源丰富,
濒危植物
的保护成为一项具备重要意义的工作。基于此,对云南
濒危植物
的动态插画创意展开了研究,通过对云南地区
濒危
植...
详细信息
随着近年来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保护动植物意识的提高,许多濒危植物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云南省的植物资源丰富,濒危植物的保护成为一项具备重要意义的工作。基于此,对云南濒危植物的动态插画创意展开了研究,通过对云南地区濒危植物的种类、特征及生存现状进行全面了解,结合现代动态插画技术,探究表现形式的创新。动态插画可以更生动、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云南濒危植物的形态、生长过程及保护意义,增强人们对濒危植物的保护意识的同时,为云南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宣传提供独特的视觉呈现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
云南
濒危植物
动态插画
植物
学知识
技术可行性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濒危植物
格木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及变异
收藏
分享
引用
林业科学
2019年 第4期55卷 69-83页
作者:
李洪果
陈达镇
许靖诗
刘光金
庞晓东
叶金辉
莫小文
谌红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凭祥532600
梧州市林政稽查支队
梧州543002
北海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北海536000
博白县林业局
博白537600
北流市民乐镇林业站
北流537403
陆川县沙坡镇林业站
陆川537714
【目的】通过对
濒危植物
格木在我国中心分布区种群的果荚和种子表型性状测量分析,研究其表型多样性及变异规律,结合地理气候信息探讨影响表型变异的关键因子,为格木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保护恢复和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个...
详细信息
【目的】通过对濒危植物格木在我国中心分布区种群的果荚和种子表型性状测量分析,研究其表型多样性及变异规律,结合地理气候信息探讨影响表型变异的关键因子,为格木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保护恢复和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个格木天然种群114个单株的13个果荚及种子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利用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探讨格木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水平、进化和适应性潜力、表型变异规律、表型分化水平、种群聚类特征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格木表型多样性水平中等,13个性状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1. 911 1(种形指数)~2. 103 9(果荚周长)之间,平均2. 027 8;8个种群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0. 920 9(P6)~1. 885 6(P8)之间,均值为1. 474 7。格木表型性状离散程度较轻,1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7. 544 6%(种子长)~18. 868 5%(果荚面积)之间,均值为12. 410 9%; 8个种群的变异系数在8. 852 9%(P1)~13. 984 8%(P5)之间,均值为12. 410 9%。13个表型性状的极大值为极小值的1. 395 2(种形指数)~2. 805 6(每荚种子数)倍,均值为1. 791 7。巢式方差分析表明,格木13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 01),说明这些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种群内的变异(40. 387 1%)远大于种群间(11. 948 9%)。种群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1. 857 9%,各性状的分化系数变化幅度在7. 476 5%(种形指数)~38. 674 0%(果荚宽)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13个表型性状之间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果荚宽度、种子周长等性状和温度指标呈负相关,与纬度呈正相关,格木在气温高、降雨量大的地区往往具有小果荚、小种子的特征,随着温度指标降低和纬度增加,格木果荚及种子有变大的趋势。格木13个表型性状可提炼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7. 382%。8个天然群体基于欧氏距离可分为3类:第1类2个种群呈现果荚小、种子小的特征,该类表型主要出现在格木分布区的南端;第2类5个种群呈现果荚大、种子大的特征,该类表型主要出现在格木分布区的北部,仅1个种群位于分布区的南部;第3类1个种群呈现果荚小、种子少、种子大而薄的特征,该类表型出现在格木南北分布区的中间衔接部。【结论】格木的表型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在个体上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在群体及物种水平上,格木表型性状离散程度较轻,各个性状分布相对集中,较为稳定,不易发生群体分化,拥有特殊表型的格木单株具有较高的保存价值。果荚及种子大小进化及适应性潜力相对较大,种形指数最不易产生变异。种群内的变异是格木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格木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可减少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内个体数量,并优先收集有特殊表型的单株。广西省容县和龙圩区的格木种群是格木遗传多样性保护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重点区域。年均温等温度因子是影响格木表型及分布的最主要因子。果荚及其中种子的大小是格木种群间聚类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格木
濒危植物
天然种群
表型多样性
表型性状
种质资源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濒危植物
崖柏回归苗木存活和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
收藏
分享
引用
林业科学
2021年 第11期57卷 1-12页
作者:
马凡强
郭泉水
秦爱丽
简尊吉
黄吉勇
王中兵
杨泉
张世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重庆市开州区国有马云林场
重庆404500
重庆市开州区林业局
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重庆404500
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重庆405900
【目的】研究崖柏回归初期苗木存活和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影响崖柏回归初期苗木存活和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回归崖柏生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在重庆市开州区和城口县崖柏回归区内布设142块20 m×20 m样地...
详细信息
【目的】研究崖柏回归初期苗木存活和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影响崖柏回归初期苗木存活和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回归崖柏生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在重庆市开州区和城口县崖柏回归区内布设142块20 m×20 m样地,调查崖柏的保存率、苗高、地径和冠幅以及气候、地形、土壤、生物、回归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等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揭示影响回归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运用回归分析法,研究回归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指标随主要因子的变化。【结果】影响回归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因地而异,在开州崖柏回归区影响最大的是回归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其次是气候因子中的最冷月最低气温和年均气温,地形因子中的坡向,土壤因子中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土壤有效氮含量和土壤总孔隙度;在城口崖柏回归区影响最大的是气候因子中的最冷月最低气温,其次是气候因子中的年均气温和月均昼夜温差,地形因子中的坡度,土壤因子中的土壤全钾含量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以及生物因子中的杂草盖度。在开州回归区,崖柏的苗高和地径与最冷月最低气温、年均气温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冠幅与年均气温、土壤有效钾含量、土壤有效氮含量和土壤总孔隙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城口回归区,苗高、地径、冠幅与最冷月最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冠幅与年均气温、苗高与月均昼夜温差呈显著正相关,冠幅与土壤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开州回归区苗木保存率与土壤有效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崖柏苗木的地径和冠幅以阴坡最大,苗木保存率以半阳坡最高;间作农作物的地径最粗,林冠下造林的地径最细;间作药材的冠幅最大,撂荒地的冠幅最小;间作农作物的苗木保存率大,苗木较高,但与其他回归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差异不显著。【结论】气候、地形、土壤、生物、回归地利用和管理方式中的各项指标对崖柏回归初期苗木存活和生长均有一定影响,但以气候因子中的最冷月最低气温及回归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影响最大。在开州崖柏回归区回归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影响最大,在城口崖柏回归区气候因子中的最冷月最低气温的影响最大,其他环境因子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濒危植物
崖柏
回归初期
保存率
生长
环境因子
灰色关联分析
回归分析
方差分析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濒危植物
南川升麻传粉生物学的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8年 第8期40卷 688-694页
作者:
奇文清
尤瑞麟
陈晓麟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教育学院生物系
南川升麻(CimicifugananchuanensisHsiso)的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传粉昆虫主要为蝇类,盛花时的访花频率平均每花每天11次,雄蕊脱落后约06次;单穗升麻(C.simplexWormsk)以虫...
详细信息
南川升麻(CimicifugananchuanensisHsiso)的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传粉昆虫主要为蝇类,盛花时的访花频率平均每花每天11次,雄蕊脱落后约06次;单穗升麻(C.simplexWormsk)以虫媒为主,风也可以帮助其花粉在近距离传播。单穗升麻的传粉昆虫有蝇类和蜂类,盛花时的访花频率蝇类为1.4次,蜂类为1.2次。南川升麻和单穗升麻都是靠大的花序和气味来吸引传粉昆虫,报酬是退化雄蕊基部分泌的蜜液。自然条件下南川升麻每个柱头上平均有4枚花粉,结籽率平均为64%,而单穗升麻每个柱头上平均有17枚花粉,结籽率平均为459%。南川升麻有性生殖中传粉的限制是其致濒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南川升麻
传粉生物学
濒危植物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濒危植物
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种群数量动态
收藏
分享
引用
生态学报
2007年 第3期27卷 1242-1247页
作者:
杨小林
王秋菊
兰小中
李春燕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100083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林芝860000
运用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生殖力表和Leslie矩阵模型,研究了西藏特有的
濒危植物
大花黄牡丹种群数量动态过程。静态生命表和种群存活曲线反映出大花黄牡丹在树龄10a之前和20~25a之间分别经历了强烈的环境筛和竞争自疏,20a左右为其...
详细信息
运用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生殖力表和Leslie矩阵模型,研究了西藏特有的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种群数量动态过程。静态生命表和种群存活曲线反映出大花黄牡丹在树龄10a之前和20~25a之间分别经历了强烈的环境筛和竞争自疏,20a左右为其生理寿命,35a左右为极限寿命;大花黄牡丹种群的净增长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较低,表现为衰退型种群;Leslie矩阵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在20a内种群幼苗数量和总数量呈现出下降趋势,下降了大约30%;大花黄牡丹种群存活表现为Deevey-Ⅰ型,早期个体死亡极高,幼龄苗木严重不足;现行种群数量主要是靠自身的萌蘖繁殖来维持。导致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可能原因是大花黄牡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人为干扰。
关键词:
濒危植物
大花黄牡丹
种群动态
Leslie模型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濒危植物
四合木种群传粉生态学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3年 第4期16卷 391-397页
作者:
徐庆
姜春前
刘世荣
郭泉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为探索四合木的
濒危
机制,对四合木种群的传粉生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地点设在内蒙古杭锦旗地区,时间为1998年3—10月。研究结果表明:四合木花部形态有以下变异:萼片4~5,花瓣4~5,雄蕊8~10,心皮4~5。四合木的花期为5月上旬至6月初...
详细信息
为探索四合木的濒危机制,对四合木种群的传粉生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地点设在内蒙古杭锦旗地区,时间为1998年3—10月。研究结果表明:四合木花部形态有以下变异:萼片4~5,花瓣4~5,雄蕊8~10,心皮4~5。四合木的花期为5月上旬至6月初,单朵花的花期约为4~5d,整株开花可持续8~15d。花在上午盛开,下午花的多数萼片、花瓣呈半合拢状。在花开之前,花丝和花柱就已伸长,而且柱头高出花药2~3mm。花盛开时,花丝进一步伸长,与柱头近相等,内轮4~5个雄蕊花药先开裂,开裂方式为背向纵裂;花药紧围靠着雌蕊柱头,柱头有分泌物,可与花药粘在一起;外轮4~5个雄蕊花药至少晚一天开裂。花将谢时,花药全部开裂;花粉散毕之后,萼片、花瓣又闭上,并在几天后脱落。四合木种群传粉媒介是昆虫(主要是蜂类和蚁类)。四合木的传粉效率较低:50%的柱头上无花粉,20%的柱头上有1~2个花粉,30%的柱头上有多个花粉;只有25%的花柱中有多个花粉管。四合木的座果率为57.36%~68.76%,结籽率为1.26%~2.8%。在生境条件较差的群落中,座果率较高,这是其适应恶劣环境所采取的生殖对策。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传粉过程受到障碍,即传粉媒介(昆虫)的访花频率极低,使得柱头上的花粉量受到限制。
关键词:
濒危植物
四合木
种群
传粉生态学
濒危
机制
开花习性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濒危植物
长叶榧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收藏
分享
引用
生态学报
2014年 第22期34卷 6460-6470页
作者:
王强
金则新
郭水良
管铭
王兴龙
台州学院生态研究所
临海317000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上海200030
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仪对林窗、林缘、林下3种生境中的长叶榧(Torreya ackii)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里的光合生理生态指标进行测定,探讨3种生境中长叶榧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其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分析其
濒危
机制,为长叶榧...
详细信息
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仪对林窗、林缘、林下3种生境中的长叶榧(Torreya ackii)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里的光合生理生态指标进行测定,探讨3种生境中长叶榧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其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分析其濒危机制,为长叶榧的迁地保护和种群的繁衍复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林窗、林缘的长叶榧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在夏季呈"双峰"曲线,其它3个季节均呈"单峰"曲线;林下的Pn日变化在4个季节均呈"单峰"曲线。(2)3种生境中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均为夏季最高,使得夏季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但夏季林窗、林缘的长叶榧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也较高,使得夏季林窗生境的长叶榧日均Pn明显低于于秋季,林缘的日均Pn与秋季差异不显著。(3)4个季节的日均Pn、Pnmax、LSP、Vcmax、Jma、TPU均为林窗最高,林窗与林下差异显著,表明长叶榧具有阳性植物的特点,适宜生长在光照较强的林窗生境。(4)在生长旺盛的夏、秋季,长叶榧的LSP比伴生物种低,LCP比伴生物种高,对光适应的生态幅度较窄;与伴生物种相比,长叶榧的Pn较低,光合能力较弱,在激烈的种间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可能成为其濒危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濒危植物
长叶榧
伴生
植物
种
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没有更多数据了...
下一页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共105页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跳转到
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合并检索
0
隐藏
清空
合并搜索
回到顶部
执行限定条件
内容:
评分:
请选择保存的检索档案:
新增检索档案
确定
取消
请选择收藏分类:
新增自定义分类
确定
取消
订阅名称:
通借通还
温馨提示:
图书名称:
借书校区:
取书校区: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一卡通帐号:
电话和邮箱必须正确填写,我们会与您联系确认。
联 系 人:
所在院系: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