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5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 篇 理学
    • 17 篇 天文学
    • 15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地理学
  • 19 篇 历史学
    • 15 篇 中国史
    • 9 篇 世界史
    • 4 篇 考古学
  • 9 篇 哲学
    • 9 篇 哲学
  • 5 篇 法学
    • 5 篇 社会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51 篇 浑仪
  • 12 篇 古天文仪器
  • 10 篇 天文仪器
  • 10 篇 简仪
  • 8 篇 浑天仪
  • 8 篇 张衡
  • 7 篇 浑象
  • 6 篇 郭守敬
  • 4 篇 玲珑仪
  • 4 篇 假天仪
  • 4 篇 天文志
  • 4 篇 浑天说
  • 3 篇 李淳风
  • 3 篇 水运仪象台
  • 3 篇 天球仪
  • 3 篇 仪表
  • 3 篇 我国古代
  • 3 篇 天文学
  • 3 篇 观象台
  • 3 篇 天文学家

机构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 篇 北京天文馆
  • 1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 篇 南充市四川师院历...
  • 1 篇 《天文爱好者》编辑...
  • 1 篇 南京博物院技术部
  • 1 篇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上海市建筑技术研...
  • 1 篇 北京天文馆古观象...
  • 1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
  • 1 篇 邢台学院
  • 1 篇 山西大同大学
  • 1 篇 中国科学技术馆
  • 1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故宫博物院
  • 1 篇 内蒙古师范学院
  • 1 篇 中国科技大学

作者

  • 4 篇 肖军
  • 3 篇 李志超
  • 3 篇 杜升云
  • 3 篇 李迪
  • 2 篇 李秀辉
  • 2 篇 潘鼐
  • 2 篇 李东生
  • 2 篇 李海
  • 1 篇 李芝萍
  • 1 篇 张子珍
  • 1 篇 杨建华
  • 1 篇 郭晓博
  • 1 篇 汤深语
  • 1 篇 张楠
  • 1 篇 崔石竹
  • 1 篇 王玉民
  • 1 篇 维彪
  • 1 篇 王建华
  • 1 篇 张瑶
  • 1 篇 冯立升

语言

  • 5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浑仪"
5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浑仪
收藏 引用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16年 第12期 50-页
作者: 肖军 北京天文馆
浑仪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天文仪器,它的创制使用与浑天理论密切相关从汉代起,我国就有了制造浑仪的文献记载。至唐宋时期,浑仪的结构制度已经完善。北京古观象台的浑仪(现存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制造于1437年(明正统二年),是仿宋代浑仪制成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浑仪、简仪合金成分及材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文物 1994年 第10期 76-83,94页
作者: 李秀辉 昊坤仪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 南京博物院技术部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明代浑仪和简仪,是现存中国古代测天仪器中较完好的两台,是十分宝贵的科学遗产,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浑仪、简仪是正统二年(1437年)开始铸造的中国传统的测天仪器,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明代浑仪天常赤道环刻度之疑与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23年 第1期44卷 106-114页
作者: 张瑶 王学志 中国科学技术馆
关于紫金山天文台现存明代浑仪,过去学者在论著中往往将它的天常赤道环刻度与明代简仪百刻环刻度混同一谈。2021年,中国科技馆在利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获取的外形数据等比例仿制青铜浑仪的过程中,发现明代浑仪天常赤道环的刻度并非简...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北魏铁浑仪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8年 第3期20卷 62-64,69页
作者: 李海 张子珍
北魏永兴四年(412年),太史令晁崇和鲜卑族天文学家斛兰受诏主持铸成我国历史上第一台铁浑仪。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及唐初的天文学家都用这台铁浑仪测天观象,直到725年,唐一行和尚另造新浑仪后,才停止使用,历时30...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张思训的“太平浑仪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年 第2期 50-57页
作者: 李迪
在我国天文仪器发展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发明创造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但是也有些重要成果,由于人们研究和宣传不够,而被人们所忽略,张思训的“太平浑仪”就是典型事例之一。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国科学史的学者都认为北宋末期苏...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明制浑仪与玑衡抚辰仪之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史料 1998年 第4期19卷 77-83页
作者: 李东生 北京天文馆
明铸浑仪反映了宋至元代浑仪的研究成果,留有其流传沿革的痕迹,玑衡抚辰仪是清代所铸的最后一架大型简化浑仪,两仪相距时间跨度有300余年。该文旨在将两仪在历史渊源、功能结构、刻度划分。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现存明仿制浑仪源流考
收藏 引用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3年 第3期2卷 234-245页
作者: 潘鼐 上海市建筑技术研究所
现存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浑仪,是明正统年间仿制的。它所依据的原型是一座什么浑仪,是何时代何人所制,历来论述颇多,但尚无定论。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新的探讨。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关于黄道游仪及熙宁浑仪的考证和复原
收藏 引用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7年 第1期6卷 42-47页
作者: 李志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浑仪发展史以唐李淳风为一转折,他始创三重结构: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后来一行与梁令瓒合作,制造了黄道游仪,新旧唐书皆载其尺寸。沈括《浑仪议》甚赞此仪,以为"古今称其详确","其术所得,比诸家为多",并参照"令瓒旧法"设计了熙宁浑仪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宋代四大浑仪的设计与展示价值
收藏 引用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1年 第6期 78-84,95,96页
作者: 汤深语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系 100190
浑仪是中国古代天文测量中最重要的仪器,具有象天与望准的功能,在许多科技馆与博物馆中,都可以见到浑仪的身影。不过,古代浑仪的形制并非一以贯之,而是历经多次转变。汉唐之际的浑仪,更加突出对宇宙结构的演示功能。宋代以后,浑仪的观...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解读托勒密浑仪
收藏 引用
天文爱好者 2024年 第1期 88-89页
作者: 肖军 不详
2021年北京天文馆的藏品征集,收藏到一架18世纪末19世纪初制作于意大利的托勒密浑仪。这架浑仪的结构非常独特,与一般地心体系的浑仪不太一样。外圈结构部分的地平、子午、黄道、赤道与地心浑仪是一样的,主要是内部的中心地球不在中心,...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