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9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0 篇 法学
    • 3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0 篇 政治学
  • 25 篇 历史学
    • 21 篇 中国史
    • 4 篇 世界史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61 篇 波匈事件
  • 16 篇 毛泽东
  • 15 篇 苏共二十大
  • 11 篇 赫鲁晓夫
  • 7 篇 刘少奇
  • 7 篇 社会主义阵营
  • 5 篇 苏联
  • 5 篇 斯大林
  • 5 篇 匈牙利
  • 4 篇 工作重点转移
  • 4 篇 中苏关系
  • 4 篇 社会主义国家
  • 4 篇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4 篇 匈牙利事件
  • 4 篇 斯大林模式
  • 4 篇 周恩来
  • 3 篇 中共
  • 3 篇 资产阶级自由化
  • 3 篇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
  • 3 篇 中共八大

机构

  • 4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河南大学
  • 1 篇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安徽合肥炮兵学院
  • 1 篇 哈尔滨师范专科学...
  • 1 篇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
  • 1 篇 professor of the...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 1 篇 长春工程学院
  • 1 篇 株洲工学院

作者

  • 6 篇 沈志华
  • 2 篇 行光
  • 2 篇 吴光祥
  • 1 篇 卓爱平
  • 1 篇 王德蓉
  • 1 篇 宋志敏
  • 1 篇 石斌
  • 1 篇 罗珍
  • 1 篇 隋玲玲
  • 1 篇 杨玲
  • 1 篇 刘核云
  • 1 篇 刘爱琴
  • 1 篇 李冬梅
  • 1 篇 居仓
  • 1 篇 余蔚源
  • 1 篇 曹悦
  • 1 篇 李海文
  • 1 篇 光祥
  • 1 篇 徐林
  • 1 篇 封毅

语言

  • 6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波匈事件"
6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波匈事件与美国对苏东“演变”战略的定型
收藏 引用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3年 第2期 60-63页
作者: 石斌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有关档案文献表明 ,对苏东的“演变”战略虽然在 195 5年正式出台 ,但当时在实践中仍处于新旧措施之间的摇摆与混乱状态。波匈事件对于美国政府厘定政策思路 ,彻底抛弃“激变”的幻想与做法 ,形成目标清晰、手段明确的“演变”战略产生...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波匈事件后美国对东欧新政策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04年 第1期 243-246页
作者: 许加梅 徐林 复旦大学历史系 暨南大学历史系
美国对东欧和平演变政策是美苏关系缓和及苏东内部演化的产物 ,其形成与确立经历了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 ,最后由于牙利起义的失败 ,促使美国彻底摒弃“解放”幻想 ,在艾森豪威尔政府后期确立了新的外交政策 ,使其成为以后美国历届政...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波匈事件与刘少奇访苏
收藏 引用
百年潮 1997年 第2期 11-17页
作者: 师哲 李海文
(一)苏联紧急通知1956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在会上做了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美国人从兰人手中搞到了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复制本,并于6月4日将全文公布,在世界各国引起轩然大,尤其对东欧国家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波匈事件后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局势判断变化的历史线索
收藏 引用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9年 第1期 38-47页
作者: 王素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6期刊登了晏晓明先生的《浅论毛泽东与“八大”路线的改变》一文,认为:从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到1957年7月这段时间里,在毛泽东的意识中,牙利事件仿佛就会降临中国,甚至其来势和规模比牙利事...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一九五六年十月危机:中国的角色和影响——“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一
收藏 引用
历史研究 2005年 第2期 119-143页
作者: 沈志华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教授200062
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与一些东欧国家的关系处于困境,兰与牙利相继爆发了危机,赫鲁晓夫不得不求助于中共。尽管在危机处理的初期,中共来不及参与,但在决定从布达佩斯撤军和再次武装占领牙利的问题上,中国的意见起了主导作用。在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1956年波匈事件与中国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 1996年 第1期 67-72页
作者: 黄铭
1956年波匈事件与中国黄铭1956年下半年发生的兰和牙利事件,是当代世界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曾经对当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作为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对东欧十月危机的反应和思考——“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二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2007年 第1期 75-89页
作者: 沈志华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上海200062
1956年10月发生的兰和牙利危机对中国同样产生了深刻影响和巨大震动。刘少奇和周恩来等人认为主要是解决执政党本身的问题。毛泽东则强调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强调加紧思想教育。针对铁托的演说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动荡,中共领导人第...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1956年波匈事件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1956年波匈事件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乾厚 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1956年在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历史坐标上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一年,中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1956年也是国际共产...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波匈事件的中国版
收藏 引用
世界博览 2010年 第2期 79-81页
作者: 行光
1956年的中国,虽然出现了退社、罢工、罢课、请愿与游行。但在处理类似波匈事件的群众骚乱中,中共表现出了政策上的灵活性。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波匈事件的中国版
收藏 引用
中外文摘 2010年 第8期 48-50页
作者: 行光
1956年6月上旬,兹南市采盖尔斯基工厂(斯大林机车车辆厂)的工人要求退还过去三年不应征收的税款,还提出改革工资制度等要求,拉开了影响深远的波匈事件的序幕。在苏联的军事威胁和武力干涉之下,到了1956年11月,东欧的十月危机过去...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