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 篇 文学
    • 1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16 篇 汉代小说
  • 3 篇 《新序》
  • 3 篇 《汉书·艺文志》
  • 2 篇 先秦时期
  • 2 篇 《说苑》
  • 2 篇 神仙方术
  • 2 篇 小说观念
  • 2 篇 刘向
  • 2 篇 小说家
  • 1 篇 历史演义小说
  • 1 篇 炼丹术
  • 1 篇 中国古代
  • 1 篇 汉代待诏制度
  • 1 篇 小说文体
  • 1 篇 《黄帝说》
  • 1 篇 六艺
  • 1 篇 方士
  • 1 篇 《淮南子》
  • 1 篇 观念的转变
  • 1 篇 封建礼教

机构

  • 2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兰州大学
  • 1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1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1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绥化师范专科学校...
  • 1 篇 信阳师范学院
  • 1 篇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 1 篇 天津科技大学
  • 1 篇 东北师大中文系

作者

  • 2 篇 张庆利
  • 1 篇 周蔚
  • 1 篇 张家顺
  • 1 篇 刘新生
  • 1 篇 王瑶
  • 1 篇 王天海
  • 1 篇 袁宪泼
  • 1 篇 姚圣良
  • 1 篇 康玥
  • 1 篇 王思齐
  • 1 篇 王枝忠
  • 1 篇 安相
  • 1 篇 张兴杰
  • 1 篇 樊庆彦
  • 1 篇 罗宁

语言

  • 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汉代小说"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汉代小说与民间信仰之关系考论
收藏 引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2期47卷 129-135页
作者: 姚圣良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河南信阳464000
汉代小说起源于民间,民间信仰是其重要的题材内容。民间口头传说特性及有限的可资治性,是《汉志》对小说类别属性的界定,而这两个特点的形成皆与民间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汉代民间信仰的兴盛,与当时的社会风尚有关;而民间信仰的盛行,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原始神话与汉代小说
收藏 引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2期 78-80页
作者: 王瑶 东北师大中文系
上古神话是人类创造的最早的艺术形式,它孕育着文学思想与诸种文体的萌芽。我国古代各种文体的形成与发展,都或多或少地因袭着神话的影响,汉代小说也不例外。神话对小说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题材内容上。神话的神异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汉代...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汉代小说试论
收藏 引用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 第5期 75-79页
作者: 张家顺
我认为汉代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历史时期,而目前对汉代小说的研究还很不够。主要问题是我们的研究工作往往受汉代小说观念的局限,拘囿于《汉书·艺文志》等正史著录的所谓小说家著作这个狭小的范围,因而眼界不宽。这样...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汉代小说观念的转变及其理论意义
收藏 引用
绥化学院学报 1996年 第4期20卷 26-29页
作者: 张庆利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汉代小说兴起的文化背景
收藏 引用
绥化师专学报 1999年 第4期 16-20页
作者: 张庆利 绥化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汉代小说的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
收藏 引用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 第6期36卷 1-7,I0002页
作者: 樊庆彦 山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汉代小说多属于"史部",作者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记述史实而并非出于娱乐,限制了作品的美学意味。但是人们对于鬼神的信仰,作者为易于人们接受所进行的想象加工,创作中受到民间故事的影响等因素,而构成了作品内容的荒幻怪诞的特点,却符合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六艺与汉代小说思想的生成
收藏 引用
殷都学刊 2015年 第4期36卷 71-76页
作者: 袁宪泼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300222
汉代小说处于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萌芽阶段。这时期的小说观念是政治教化的产物,因被认为是六经之流裔而承载着修身理家和治理天下的载道功用。为了适应这一政治规训,小说以六经为评判标准和叙述典范,形成了考信于六艺的思想模式。因此,...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小说汉代起源论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 1991年 第3期12卷 94-97页
作者: 王枝忠
笔者曾撰文力辩先秦时期无小说,既无具体的小说作品,也无关于小说的概念,详见拙文《论先秦时期无小说》,兹不赘。那么,小说的发轫期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呢?应该是汉代。首先,小说概念正式出现于汉代。尽管早在《庄子·外物》篇中即已出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汉代志怪及准志怪小说研究
汉代志怪及准志怪小说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康玥 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对汉代小说进行专题研究后,汉代小说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但学界多受鲁迅“今见汉人小说多为伪托之作,非汉人作品”观点的影响。八十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汉代小说,尤其是汉代志怪小...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汉代待诏制度与小说之关系考论
汉代待诏制度与小说之关系考论
收藏 引用
作者: 安相 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汉代待诏制度的形成,使得大批方士、文人汇聚于朝堂内外。大多数待诏臣乃方士或方士型文人,他们对鬼神阴阳灾异之说的宣扬,使得汉代小说孕育的文化土壤得以形成,为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加之待诏臣对小说的口头以...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