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56 篇 期刊文献
  • 14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会议
  • 2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2,37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41 篇 法学
    • 52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06 篇 政治学
    • 150 篇 民族学
    • 54 篇 社会学
    • 23 篇 法学
    • 11 篇 公安学
  • 424 篇 文学
    • 375 篇 新闻传播学
    • 4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26 篇 教育学
    • 96 篇 教育学
    • 14 篇 体育学
    • 7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99 篇 经济学
    • 141 篇 应用经济学
    • 59 篇 理论经济学
  • 169 篇 管理学
    • 78 篇 工商管理
    • 65 篇 公共管理
    • 17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26 篇 历史学
    • 60 篇 考古学
    • 49 篇 中国史
    • 18 篇 世界史
  • 64 篇 哲学
    • 64 篇 哲学
  • 47 篇 艺术学
    • 2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0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0 篇 美术学
  • 41 篇 军事学
    • 10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9 篇 军制学
    • 8 篇 军队指挥学
  • 30 篇 工学
    • 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医学
    • 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 篇 理学
  • 5 篇 农学

主题

  • 2,375 篇 民族凝聚力
  • 294 篇 综合国力竞争
  • 184 篇 中华民族
  • 152 篇 民族精神
  • 145 篇 精神文化生活
  • 126 篇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124 篇 向心力
  • 117 篇 前途命运
  • 113 篇 意识形态工作
  • 109 篇 长治久安
  • 99 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
  • 93 篇 创造力
  • 82 篇 文化自信
  • 77 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73 篇 民族文化
  • 72 篇 意识形态领域
  • 71 篇 经济社会发展
  • 66 篇 综合国力
  • 60 篇 中国
  • 56 篇 宣传思想文化

机构

  • 27 篇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
  • 18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5 篇 武汉大学
  • 13 篇 湖南大学
  • 1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1 篇 北京大学
  • 10 篇 中山大学
  • 9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8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8 篇 南开大学
  • 7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7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7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7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7 篇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
  • 6 篇 郑州大学
  • 6 篇 广东中华民族凝聚...
  • 5 篇 山东大学
  • 5 篇 吉林大学
  • 5 篇 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0 篇 江泽民
  • 9 篇 李向荣
  • 8 篇 罗文帅
  • 8 篇 张霞
  • 8 篇 帕相
  • 8 篇 王江燕
  • 8 篇 和顺华
  • 8 篇 祁德川
  • 8 篇 李晓阳
  • 8 篇 盘金祥
  • 8 篇 李爱新
  • 8 篇 刘剑文
  • 8 篇 岩化
  • 8 篇 陆保成
  • 8 篇 荣凤妹
  • 8 篇 赵庆莲
  • 8 篇 王增文
  • 8 篇 岳灵玉
  • 7 篇 曲青山
  • 7 篇 郑群

语言

  • 2,37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民族凝聚力"
237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民族凝聚力视阈中的文化认同论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研究 2022年 第6期43卷 112-117页
作者: 颜夏含 杨凡 何星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 北京102488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100081
全球化中文化的趋同性与民族文化的排他性、市场化工具理性与民族文化价值理性的悖反、文化多元与文化一元主导的矛盾,消解着民族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基础。为有效以文化认同的提振、内聚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要秉承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破...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族国家民族凝聚力建设探析——以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民族研究 2022年 第5期 26-37,M0003页
作者: 陈玉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 北京市100081
强化民族凝聚力是现代国家民族建构(nation building)的共识性方向和目标,然而国情不同,各国的理念与实践路径存在差异。法国崇尚国家民族的单一性,认为“个体化”“公民化”方式才是强化团结与认同的必由之路。因此,“团结”理念贯彻...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以苏联解体教训为镜鉴的铸牢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
收藏 引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1期52卷 20-26页
作者: 何金生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民族凝聚力究竟何以可能,是学术研究亟待深化的问题。总结我国建党一百年铸牢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践经验,以苏联解体教训为镜鉴,民族凝聚力问题绝非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多因素相互交集相互作用的结果。物质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多元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林书扬论民族主义、民族共同体及其凝聚力--兼及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及吴叡人相关论述的对读与批判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 第11期 101-113页
作者: 朱双一 邵海伦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安德森名著《想象的共同体》中视“民族”为近代印刷品和方言兴起的产物,该书中译者吴叡人加以错误的引申,杜撰所谓“台湾民族”,妄图割断台湾与祖国大陆固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连接。林书扬则从唯物史观出发,强调物质生产在民族形成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族凝聚力视野下中共纪念活动的功能研究
收藏 引用
理论探讨 2016年 第3期 111-115页
作者: 吴祖鲲 管玄同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长春130012
中共纪念活动跨越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其功能也发生了一系列嬗变。从民族凝聚力的角度来看,谁能够把中华民族从离散的困境中重新凝聚起来,谁能够不断提升民族凝聚力,谁就能够成为引领民族复兴的领导量。中国共产党通过把握...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新时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研究
新时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孟士皓 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了新征程,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了显著增强。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多变,特别是国际上霸权主义盛行,加之国内各种...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抗“疫”背景下的民族凝聚力与国家认同建构
收藏 引用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 第5期13卷 15-18页
作者: 单丹丹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所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以及被国际所推广的中国经验都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空前的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此次抗击疫情最鲜明的特征是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党的集中领导优势、以人民为核心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族凝聚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 2006年 第3期 22-27页
作者: 赵伟 兰州教育学院艺术教育学院 副教授兰州730000
民族凝聚力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是民族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民族凝聚力对于民族的发展演进以及民族的自强、自立都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民族发展的不同阶段又有不同表现,影响它的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中的生存智慧与民族凝聚力
收藏 引用
喜剧世界(下半月) 2023年 第11期 98-100页
作者: 徐晓凡 谢菲尔德大学
本文探讨了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中的生存智慧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通过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中的代表性思想和价值观,文章揭示了这些智慧和价值观在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融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民族文化品牌的创建
收藏 引用
长白学刊 2018年 第4期 150-154页
作者: 张牧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广东深圳518060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广东深圳518060
文化认同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原因,也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前提。在我国民族文化品牌的创建中,努找寻我国文化认同的共通点,通过大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来形成和创造可以持续发展的"中国符号",既有利于增进民族文化认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