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54 篇 期刊文献
  • 24 篇 报纸
  • 19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9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4 篇 法学
    • 132 篇 民族学
    • 21 篇 政治学
    • 12 篇 社会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公安学
  • 127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14 篇 历史学
    • 72 篇 中国史
    • 46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49 篇 文学
    • 2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4 篇 新闻传播学
  • 19 篇 艺术学
    • 8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 篇 美术学
    • 3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7 篇 经济学
    • 13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理论经济学
  • 14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1 篇 工学
    • 3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7 篇 哲学
    • 7 篇 哲学
  • 3 篇 理学
    • 2 篇 地理学
    • 1 篇 地质学

主题

  • 499 篇 民族交融
  • 41 篇 三国两晋南北朝
  • 32 篇 多元一体
  • 26 篇 政权更迭
  • 24 篇 中华民族共同体
  • 23 篇 中国史
  • 17 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 15 篇 中华民族
  • 15 篇 统一多民族国家
  • 15 篇 民族交往
  • 12 篇 教学设计
  • 12 篇 民族交流
  • 11 篇 民族融合
  • 10 篇 族际通婚
  • 9 篇 民族团结进步
  • 9 篇 民族关系
  • 9 篇 民族团结
  • 8 篇 文化认同
  • 8 篇 元代
  • 8 篇 民族认同

机构

  • 14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11 篇 内蒙古大学
  • 11 篇 云南大学
  • 8 篇 中南民族大学
  • 6 篇 兰州大学
  • 5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5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4 篇 北方民族大学
  • 4 篇 吉林大学
  • 4 篇 内蒙古工业大学
  • 4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云南师范大学
  • 4 篇 西北民族大学
  • 4 篇 《云冈研究》编辑部
  • 4 篇 渤海大学
  • 4 篇 青海师范大学
  • 4 篇 广西民族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作者

  • 5 篇 刘正寅
  • 5 篇 《云冈研究》编辑部
  • 4 篇 杜娟
  • 3 篇 张世友
  • 3 篇 陈鹏
  • 3 篇 杨德亮
  • 3 篇 何星亮
  • 3 篇 刘惠
  • 3 篇 姜禾
  • 3 篇 杨玢
  • 3 篇 韩彦
  • 2 篇 李翠
  • 2 篇 刘琪
  • 2 篇 徐岗程
  • 2 篇 袁贵
  • 2 篇 邹鹏
  • 2 篇 杨筑慧
  • 2 篇 金炳镐
  • 2 篇 尚烨
  • 2 篇 陈新民

语言

  • 49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民族交融"
49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民族交融视角下云南省流动人口族际通婚变迁(2011—2018)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研究 2022年 第3期43卷 71-77页
作者: 晏月平 李昀东 张舒贤 徐岗程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091
族际通婚是衡量民族交融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通过对云南省与全国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进程比较研究,发现总体特征表现为:(1)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率逐年上升;(2)流动人口族际通婚中婚姻匹配逐渐趋向同质性婚姻;(3)流动人口族际通婚圈进一步扩...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族交融视域下滇西北珠巴龙河谷傈僳族文化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民族研究 2023年 第6期 63-77,M0004页
作者: 韩彦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州市510632 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广州市510632
基于滇西北珠巴龙河谷拖顶傈僳族乡和霞若傈僳族乡的田野调查,本文以多点民族志的方式,对因民族互动与交融所引发的傈僳族文化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多民族杂居共生状态下,珠巴龙河谷傈僳族与周边其他民族有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族交融视野下噶玛洛传说的思考——从元朝宰相桑哥的族属谈起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4期60卷 134-144页
作者: 胡小鹏 张宏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学界将元朝宰相桑哥的族属考订为藏-畏兀儿合璧家庭,以弥合波斯文巨著《史集》与藏文史籍《汉藏史集》的歧异,但对桑哥合璧家庭出现的时空背景论述不够,研究止步于个案现象。以桑哥族属问题为切入点,将考察范围扩大到桑哥出身的噶玛洛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族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藏实践
收藏 引用
西藏研究 2022年 第5期196卷 1-8页
作者: 胡兆义 林继富 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恩施445000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北京100081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在相互交往和交流中所产生的彼此接近、相互吸收、相互认同的过程,理想目标是将各民族凝聚为不可分割的一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要求与必然路径。在加强西藏民族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路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族交融视野下的十六国墓葬
收藏 引用
中原文物 2022年 第4期 24-37页
作者: 韦正 辛龙 宁琰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北京100871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68
十六国墓葬可以集约出吐鲁番—河西、辽西、关中三个重点区域。三个区域墓葬所呈现的民族交融状况对应三种类型:吐鲁番—河西地区其他民族基本接受了汉文化,辽西地区汉人鲜卑化现象突出,关中地区呈现出胡汉交融状态。关中墓葬材料显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族交融视域下黔东南苗汉族际关系研究——以连城村为例
民族交融视域下黔东南苗汉族际关系研究——以连城村为例
收藏 引用
作者: 殷夏昱 湖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和谐交往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与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贵州省黔东南雷山县连城村的苗族和汉族交错杂居百余年,双方在日常的交往互动中呈现出紧密相依、共生共荣的和谐场景。知微见著,通过梳理连城村内苗族...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从“粤西三载”节日书写看古代广西民族交融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 第3期 129-135页
作者: 张啸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广西南宁530007
“粤西三载”中存有大量描写节日的诗文,这些诗文对中华传统节日和广西本土节日均进行了细致和生动的描写。通过这些节日诗文,今天的人们依然可以了解历史上广西特有的节日场景,感知不同的节日民俗,体会别样的节日心理。作为广西重要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族交融视域中的“藏回”——基于云南省德钦县升平镇的实地考察
收藏 引用
民族研究 2018年 第2期 63-70,124,125页
作者: 刘琪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本文从民族交融的视域对云南省德钦县升平镇"藏回"群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升平镇"藏回"被整合进当地各民族彼此交融的社会生活之中,具有"内回外藏"的特点,其文化体系呈现出回族伊斯兰文化与藏文化交织的状态。"藏回"最重要的内涵是回藏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族交融进程中的内蒙古话剧创作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西部文艺研究 2023年 第5期 161-166页
作者: 王苹 内蒙古大学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委会
内蒙古因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区,其话剧创作与建党百年来的民族政策及民族交融进程紧密相连,创作中也呈现出各种问题。增强民族交融过程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打破符号化、奇观化的创作窠臼,积极培育本土话剧市场和年轻力量,搭建文学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族交融与回汉关系——以华北地区沧州市回族为例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 第5期41卷 9-13页
作者: 贾旻芾 何星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81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102488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文章根据文献资料和在沧州回族地区的调查资料,探讨沧州地区回汉民族关系长期保持和谐的原因。民族交融的主要形式是血缘交融、文化交融和居住交融。回汉关系的和谐与民族交融密不可分。血缘交融主要体现在族际通婚方面,文化交融主要体...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