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 篇 工学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主题

  • 2 篇 次生储集空间
  • 1 篇 碎屑岩
  • 1 篇 双河油田
  • 1 篇 砂岩
  • 1 篇 储集层
  • 1 篇 震旦系
  • 1 篇 压实作用
  • 1 篇 化学充填物
  • 1 篇 次生加大
  • 1 篇 次生孔隙
  • 1 篇 四川盆地
  • 1 篇 碳化作用
  • 1 篇 油组
  • 1 篇 孔隙演化
  • 1 篇 方解石胶结物
  • 1 篇 碳酸盐化作用
  • 1 篇 成岩作用
  • 1 篇 油气地质
  • 1 篇 孔隙率
  • 1 篇 铁方解石

机构

  • 2 篇 西南石油学院
  • 1 篇 河南油田石油勘探...

作者

  • 2 篇 侯方浩
  • 1 篇 苟光汉
  • 1 篇 王兴志
  • 1 篇 陈科贵
  • 1 篇 王寿庆
  • 1 篇 陈鸿筑
  • 1 篇 方少仙
  • 1 篇 黄继祥

语言

  • 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次生储集空间"
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四川盆地震旦系次生储集空间内化学充填物研究
收藏 引用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年 第4期28卷 41-43页
作者: 王兴志 陈科贵 黄继祥 方少仙 侯方浩 西南石油学院
四川盆地震旦系层内的原生孔隙经过多期亮晶白云石胶结后基本消失 ,现今空间次生成因的孔、洞、缝占绝对优势 ,这些孔隙经过多期化学沉淀物的充填后极大缩小 (面孔率仅为 2 %~ 1 3% )。根据对充填物成分、晶体形态、形成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双河油田Ⅶ油组砂岩的孔隙演化和次生储集空间
收藏 引用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6年 第1期 42-49页
作者: 王寿庆 苟光汉 侯方浩 陈鸿筑 河南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南石油学院勘探系
本文讨论双河油田Ⅶ油组砂岩的孔隙演化和次生储集空间。根据岩石薄片和电镜照片的观察,Ⅶ油组砂岩的孔隙演化经历了方向相反的两个过程,即孔隙度降低和孔隙度增加的过程。压实作用、碳酸盐的沉淀和交代作用、矿物的蚀变作用,使砂岩孔...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