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 篇 文学
    • 1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主题

  • 16 篇 林幸谦
  • 3 篇 解构
  • 2 篇 50年代
  • 2 篇 新诗史
  • 2 篇 马华文学
  • 2 篇 张爱玲
  • 2 篇 香港
  • 2 篇 出版史
  • 2 篇 诗歌
  • 2 篇 古远清
  • 2 篇 人民出版社
  • 1 篇 马华文坛
  • 1 篇 生存本质
  • 1 篇 黄锦树
  • 1 篇 荒诞
  • 1 篇 表达策略
  • 1 篇 马华诗人
  • 1 篇 儿子
  • 1 篇 遁逃
  • 1 篇 故国

机构

  • 1 篇 中南民族大学
  • 1 篇 南开大学
  • 1 篇 中山大学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绍兴文理学院
  • 1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1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者

  • 3 篇 古远清
  • 1 篇 王振科
  • 1 篇 李志艳
  • 1 篇 胡贤林
  • 1 篇 宋以朗
  • 1 篇 朱崇科
  • 1 篇 卢桢
  • 1 篇 刘清麟
  • 1 篇 曹清
  • 1 篇 朱文斌
  • 1 篇 罗宗宇
  • 1 篇 陈贤茂
  • 1 篇 张蕊
  • 1 篇 陈慧桦
  • 1 篇 刘小新

语言

  • 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林幸谦"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归返的解构与建构:论林幸谦的原乡执念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8期36卷 185-192页
作者: 朱崇科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
林幸谦的原乡书写与追求往往刚烈、浓郁,他既有相对清晰的大马认同:书写自我、小家,同时又将其升华为大家、华族与大马的议题与身份认同探寻;同时,由于他有相对特殊的留学经历和线路,又让他可以反思台港、批判大陆,既有精神原乡,又有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离散族群的边缘心境--论林幸谦新世纪的华文创作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 2008年 第4期 99-102页
作者: 古远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
在马华文坛中崛起的林幸谦,属年青一代的“六字辈”。尽管他在蕉风椰雨中降生,后远离温暖而让人眷恋的热带雨林来到宝岛读硕士学位,再到浮华香江搞取博士桂冠,但他并不是中国的台港作家,而是马华作家一说确切一点,是漂泊世界的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马华作家林幸谦诗歌创作论
收藏 引用
华文文学 2005年 第4期 40-45页
作者: 卢桢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300071
马华作家林幸谦自1990年代涉猎现代诗歌创作至今,成果斐然。在创作历程中,他以位于边缘的文化身份进行着颠覆书写,展现出漂泊的诗学风格。同时,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情绪化与哲学思辩混容的美学特征。本文将通过对他的边缘身份、颠覆书写及...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词语之悟与存在之思——对林幸谦诗作的一种解读
收藏 引用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 第4期 32-36页
作者: 朱文斌 胡贤林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浙江绍兴312000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安徽合肥230036
马华诗人林幸谦诗作的独特不仅仅在于原乡迷思与边陲叙述,还表现在面对荒诞的历史境遇,机智地以语言为策略,巧妙地避开思想重负,逼近人类的生存本质,以表现人类最为内在的精神为己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漂泊在古都的梦里的追寻与反思——马华作家林幸谦诗歌创作论
收藏 引用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2期33卷 16-19页
作者: 张蕊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重庆400715
林幸谦,马华文学的代表人物。海外华人的身份,使得林幸谦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中华文化的眷恋。他以位于边缘的文化身份对中国进行着追寻与反思,并展现出漂泊的诗学风格。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都从故国梦中出发——林幸谦的散文
收藏 引用
华文文学 1996年 第1期 61-62,16页
作者: 陈慧桦
林幸谦的散文都从故国梦中出发,企图经由祖父/外祖父的迁徒飘游建构边缘人的性格与神话,由于他有这种企图,因此,他一直把自己投入、植入到题材中,使自己变形以戴上更为广大并且普遍的面具。他的散文都跟梦有关——梦幻、梦魇、绮梦、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生命存在的叩问——对林幸谦散文集《狂欢与破碎》的一种解读
收藏 引用
华文文学 2005年 第2期 74-77页
作者: 罗宗宇 刘清麟 湖南大学文学院 湖南长沙410000
林幸谦在《狂欢与破碎》中试图建构一种新的主题话语即对个体生命存在进行叩问。它具体表现为对自我生命存在境遇的展示,对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行追问并寻求生命超越的可能性。这种以叩问生命存在为旨归的书写本质上是林幸谦把握自我生命...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具有突出潜质与后劲的华文作家——从《愤懑的年代》看林幸谦
收藏 引用
阅读与写作 2004年 第5期 4-5页
作者: 古远清
在马华文坛新生代中,林幸谦把感性、悟性与知性贯穿于自己的各种文体的创作实践,闪耀着一股奇异的光芒。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迈向重读之路——评林幸谦《历史、女性与性别政治:重读张爱玲》
收藏 引用
出版广角 2003年 第7期 75-76页
作者: 古远清
这部重读张爱玲的著作,着重于从历史缝隙中找到这位民国“临水照花”女子在创作中对历史、女性的论述与传统男性论述的差别,以及她的论述与权力架构、历史文化范畴和性别意识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方式的重读,对于我们认识张爱玲创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书信文稿中的张爱玲——2008年11月21日在香港浸会大学的演讲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9年 第4期 143-159页
作者: 宋以朗
此文为宋以朗先生2008年11月21日在香港浸会大学所作演讲的记录稿,由林幸谦先生提供。宋以朗的父母宋祺(林以亮)是张爱玲生前挚友,也是张的遗产继承人。宋以朗在演讲中回忆了许多张爱玲的创作背景及生平史事,并首次披露《小团圆》成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