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理学
    • 7 篇 地质学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2 篇 工学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主题

  • 8 篇 构造变形机制
  • 2 篇 龙门山
  • 1 篇 运动学
  • 1 篇 河流地貌
  • 1 篇 潜在震源区
  • 1 篇 四川盆地
  • 1 篇 联合-复合构造
  • 1 篇 地震动参数
  • 1 篇 断层
  • 1 篇 地震
  • 1 篇 构造演化
  • 1 篇 青藏高原
  • 1 篇 大陆边缘构造带
  • 1 篇 新生代构造
  • 1 篇 祁连山构造带
  • 1 篇 深部构造
  • 1 篇 中国西南部
  • 1 篇 构造区
  • 1 篇 新构造运动
  • 1 篇 滇中

机构

  • 2 篇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
  • 2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1 篇 墨尔本大学
  • 1 篇 中国建筑西南勘查...
  • 1 篇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
  • 1 篇 earthquake admin...
  • 1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1 篇 成都地质学院
  • 1 篇 台湾大学
  • 1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1 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
  • 1 篇 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1 篇 shi bingxin
  • 1 篇 王德富
  • 1 篇 张东越
  • 1 篇 罗志立
  • 1 篇 p.dirks
  • 1 篇 cjl.wilson
  • 1 篇 张忻
  • 1 篇 王丹
  • 1 篇 刘树根
  • 1 篇 zhou rongjun
  • 1 篇 赵小麟
  • 1 篇 马国锋
  • 1 篇 袁道阳
  • 1 篇 焦骞骞
  • 1 篇 段佳鑫
  • 1 篇 陈社发
  • 1 篇 侯康明
  • 1 篇 kong jun
  • 1 篇 张培震
  • 1 篇 wang shiyuan

语言

  • 7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构造变形机制"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长乐—南澳剪切带晋江段构造岩特征及其构造变形机制
收藏 引用
福建地质 1991年 第4期10卷 281-296页
作者: 马国锋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
长乐—南澳左行韧性剪切带位于东南沿海,是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野外观察及室内分析,并借助透射电镜对变形石英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变形石英显微构造参数估算剪切带中的应力差值,由此探讨了形成构造岩...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祁连山构造带的新构造变形机制
收藏 引用
华南地震 1999年 第2期19卷 50-56页
作者: 侯康明 张忻 刘小龙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兰州730000
论述了祁连山构造带新生代以来的变形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 祁连山构造带的变形过程是在欧亚大陆与印度大陆碰撞汇聚作用下发生和发展的, 其变形过程与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同步进行。其中阿尔金断裂在其东段的走滑贯通对祁连...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滇中地块新生代晚期的变形机制:基于构造地貌学分析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 2022年 第8期47卷 3016-3028页
作者: 王丹 董有浦 焦骞骞 张东越 段佳鑫 余华玉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云南昆明650093 中国建筑西南勘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052
滇中地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晚期构造变形机制的理想场所.滇中地块新生代晚期的变形机制主要有“下地壳流”和“刚性块体挤出”两种模式,前者认为地块构造活动分布较为均匀,后者认为构造活动沿断裂带更为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二)
收藏 引用
地震地质 1994年 第4期16卷 413-421页
作者: 陈社发 邓起东 赵小麟 罗志立 刘树根 CJL.Wilson P.Dirks 中国地质大学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成都地质学院 墨尔本大学
川西前陆盆地是从晚三叠世晚期(须家河期)以来开始发育的,其形成是龙门山推覆构造带自北西往南东持续推覆的结果。本区的构造发展经历了伸展裂陷、构造反转和持续推覆3个主要阶段。构造变形的力源主要来自松潘-甘孜褶皱带的北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贵州大方地区构造样式及其成因分析
贵州大方地区构造样式及其成因分析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德富 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大方地区处于黔北台隆西部,区内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构造变形较为复杂,构造样式十分丰富,是川黔地区构造地质研究的重点区域。前辈地质学家对川黔地区地质构造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及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是区域地质调查结果发现...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龙门山与四川盆地过渡带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及其对地震风险评估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国际地震动态 2010年 第6期31卷 4-5页
作者: 何登发 鲁人齐 John Suppe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100083 台湾大学地球科学系 台北10617
龙门山前至龙泉山构造带是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向东南扩展及其与四川地块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带,也是探讨2008年5.12汶川MW8.0级地震的构造变形机制及开展地震风险评估的关键部位。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Seismotectonic Zonation of the Longmengshan and Chengdu Region
收藏 引用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6年 第4期30卷 566-577页
作者: Kong Jun Shi Bingxin Zhou Rongjun Wang Shiyuan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41China
The principle of three-level delineation is adopted in determination of a potential seismic source for the new National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Zoning Map of China,to embody the inhomogeneity of the spatial d...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和第四纪研究的进展及问题讨论
收藏 引用
西北地震学报 2001年 第2期23卷 199-205页
作者: 袁道阳 张培震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100029
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构造和第四纪地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 .针对在活动构造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 .认为应当加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方式、幅度和速率的研究 ,同时在研...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