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3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2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7 篇 文学
    • 13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35 篇 法学
    • 26 篇 社会学
    • 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政治学
    • 2 篇 民族学
  • 29 篇 教育学
    • 28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20 篇 历史学
    • 17 篇 中国史
    • 7 篇 考古学
  • 6 篇 艺术学
    • 3 篇 美术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理学
    • 2 篇 地理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工学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16 篇 李攀龙
  • 44 篇 王世贞
  • 36 篇 后七子
  • 18 篇 谢榛
  • 14 篇 《唐诗选》
  • 12 篇 诗歌创作
  • 10 篇 白雪楼
  • 10 篇 李梦阳
  • 10 篇 吴国伦
  • 10 篇 嘉靖
  • 9 篇 诗歌
  • 9 篇 前后七子
  • 9 篇 徐中行
  • 8 篇 七子派
  • 8 篇 前七子
  • 8 篇 毛泽东
  • 7 篇 何景明
  • 7 篇 明代
  • 7 篇 复古派
  • 6 篇 宗臣

机构

  • 9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7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青岛大学
  • 4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3 篇 山东大学
  • 3 篇 四川大学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兰州大学
  • 2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2 篇 安徽科技学院
  • 2 篇 南昌大学
  • 2 篇 南通大学
  • 2 篇 香港教育学院
  • 1 篇 山东师大文学院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1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文艺研究>杂志社
  • 1 篇 中央文史研究馆

作者

  • 8 篇 李庆立
  • 7 篇 蒋鹏举
  • 4 篇 张君燕
  • 4 篇 罗仲鼎
  • 4 篇 许建业
  • 3 篇 赵永纪
  • 3 篇 陈昌云
  • 3 篇 周潇
  • 3 篇 陈国球
  • 3 篇 赵伯陶
  • 2 篇 孙学堂
  • 2 篇 薛宝生
  • 2 篇 郭英德
  • 2 篇 贾飞
  • 2 篇 唐嗣德
  • 2 篇 吴美潮
  • 2 篇 张继平
  • 2 篇 许保增
  • 2 篇 韩东
  • 2 篇 刘权

语言

  • 2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李攀龙"
2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李攀龙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 第4期40卷 F0002-F0002页
李攀龙(1514-1570年),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王世贞、谢榛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诗歌以七律、七绝见长。其七律声调清亮、词采俊...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李攀龙“诗可以怨”说探论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2018年 第1期 133-143页
作者: 孙学堂 山东大学文学院
嘉靖后期李攀龙论诗一再强调怨情抒写,主张把厌弃污浊世俗的高洁情操表现得慷慨激烈,甚至将其提高到"诗教"高度,为"诗可以怨"这一传统命题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在李攀龙的诗论中,"诗可以怨"说具有本体论意义,能够代表严嵩当国时期后七...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李攀龙唐诗选本考论
收藏 引用
文献 2012年 第3期 177-191页
作者: 金生奎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作为明中期著名文学复古派“后七子”的领袖人物,李攀龙“操海内文章之柄垂二十年”①,其影响力不仅体现于诗歌创作层面,也反映在诗学批评领域。不过,李攀龙并无专门的诗学论著②,“评诗少见笔札”③,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李攀龙的文坛盟主意识与嘉万时期的文风演化考论
收藏 引用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3期33卷 56-63页
作者: 孙源鸿 薛泉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海南海口571158
李攀龙具有强烈的盟主意识,主要体现于吸引聚集追随者、树立个人权威、组建文学社团、重申并传播“文必先秦、两汉,诗必汉魏、盛唐”的文学主张等层面。李攀龙盟主意识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既有个人因素作为内在动力,亦有时代因素提供外...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李攀龙《古今诗删》删诗标准与其理论主张的偏离
收藏 引用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4期20卷 51-54页
作者: 景献力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李攀龙编选的《古今诗删》,历来都因其反映了复古派“古体尊汉魏,近体宗盛唐”的诗学主张而受到重视,但在文学上还经常会看到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差异的现象。作为复古派以口号相号召的推尊汉魏盛唐,从某种程度上说,就与《古今诗删》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李攀龙唐诗选研究
李攀龙唐诗选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毕伟玉 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明代唐诗选本的大量出现,使唐诗学出现了一个繁荣期。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格调派唐诗观成为明代唐诗学的主流思想,在“诗必盛唐”的复古风气下,产生了代表格调派诗学思想的唐诗选本--《唐诗选》。《唐诗选》问世后,流布海内,为后...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李攀龙传记文的说理方式
收藏 引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6期40卷 145-152页
作者: 李慈瑶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李攀龙的传记文书写,反映了作者清晰的立意诉求,并呈现出某些特定的体式特征。夫妇墓志的合传化处理,反映了修辞对主题的自觉配合;论赞的稳定结构,有助于文章意旨的补充明确,并满足作者抒发己见的需要;以古洁风貌改造经义语体,则提升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李攀龙《唐诗选》在晚明与江户时期的文本流衍
收藏 引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 第4期 131-146页
作者: 许建业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200433
署名李攀龙编《唐诗选》先大盛于晚明清初,其间东传日本,又成为江户时代非常流行的唐诗读物,影响至今。过去相关研究大多聚焦一国情况,即便同时兼顾,也只属版本的个案讨论,并没有在更为宏观的视野下,梳辨和比照这部诗选在晚明和江户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旧题李攀龙《唐诗选》真伪问题再考辨
收藏 引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1期40卷 119-123页
作者: 殷祝胜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关于旧题李攀龙《唐诗选》一书真伪问题,国内学界大体认可《四库提要》的说法,以此书为明末坊贾所伪托;日本学界则大体接受森濑寿三的说法,以此书确出李攀龙之手。然而此二说均非有可靠的史实作为依据,难以对《唐诗选》的内容作出圆满...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李攀龙诗歌艺术散论
收藏 引用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3期 348-352页
作者: 吴微 241000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
李攀龙为后七子之首,标举复古旗帜,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其人简倨、正直、爱国。其诗雄浑峻洁、沉著意真、规模典范;具有高蹈的爱国情怀,浓烈的美刺精神和孤傲的人生态度。他在明清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