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72 篇 期刊文献
  • 99 篇 学位论文
  • 1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8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5 篇 哲学
    • 335 篇 哲学
  • 183 篇 文学
    • 11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71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91 篇 艺术学
    • 2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7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5 篇 美术学
    • 24 篇 艺术学理论
    • 3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30 篇 管理学
    • 19 篇 公共管理
    • 8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8 篇 教育学
    • 26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24 篇 法学
    • 19 篇 社会学
    • 2 篇 民族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2 篇 工学
    • 4 篇 建筑学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1 篇 历史学
    • 9 篇 中国史
    • 3 篇 考古学
  • 10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684 篇 日常生活审美化
  • 33 篇 大众文化
  • 31 篇 消费文化
  • 30 篇 生活美学
  • 26 篇 消费社会
  • 25 篇 文艺学
  • 21 篇 文化研究
  • 19 篇 日常生活
  • 19 篇 审美日常生活化
  • 18 篇 艺术
  • 18 篇 审美文化
  • 17 篇 审美
  • 16 篇 美学
  • 16 篇 审美泛化
  • 15 篇 消费主义
  • 10 篇 审美价值
  • 10 篇 现代性
  • 10 篇 身体美学
  • 10 篇 后现代主义
  • 9 篇 批判

机构

  • 19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17 篇 复旦大学
  • 1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5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5 篇 山东大学
  • 15 篇 四川大学
  • 13 篇 暨南大学
  • 13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1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1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10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9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8 篇 广西民族大学
  • 7 篇 广州大学
  • 7 篇 西南大学
  • 7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7 篇 北京大学
  • 7 篇 山东理工大学
  • 7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7 篇 南京艺术学院

作者

  • 19 篇 陆扬
  • 7 篇 陶东风
  • 6 篇 赵勇
  • 5 篇 高建平
  • 5 篇 彭锋
  • 5 篇 李雷
  • 4 篇 王焱
  • 4 篇 李春青
  • 4 篇 周宪
  • 4 篇 肖建华
  • 4 篇 张冰
  • 4 篇 张晶
  • 4 篇 韩德信
  • 4 篇 金惠敏
  • 3 篇 王德胜
  • 3 篇 姚文放
  • 3 篇 唐善林
  • 3 篇 肖琼
  • 3 篇 刘悦笛
  • 3 篇 刘黎黎

语言

  • 68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日常生活审美化"
68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日常生活审美化视野中短微影像审美的“生成症候”探赜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下) 2025年 第03期 45-49页
作者: 刘凡 任华东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短微影像的兴起和流行解构了由主流审美观加持的“宏大叙事”,让无数日常生活的切片涌入大众视野中,显现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征。短微影像虽然造就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媒介景观,更新了传统审美的方式和意义,但是又出现了一种审美...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复兴
收藏 引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6期30卷 34-44页
作者: 高建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教育部北京大学美学美育中心 国际美学学会 中华美学学会 中外文论学会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现在,中国经历了三次美学热潮。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的"美学大讨论",以"美的本质"和"形象思维"为讨论话题,以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心任务。第二次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唯美主义渊源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 2009年 第12期 108-113页
作者: 陆扬 复旦大学中文系
假如认可费瑟斯通日常生活审美化三个层面的说法,唯美主义倡导向艺术看齐的生活观念,便可视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值得考究的另一种先驱。这无论是学界多有议及的佩特、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生活观,还是布卢姆斯伯里集团,特别是G.E.摩尔的以美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视域下的艺术设计与文化认同
收藏 引用
浙江社会科学 2017年 第12期 146-151页
作者: 吴剑锋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日常生活产品经由当代设计艺术的包装源源不断地成为大众的主要审美资源,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我们所关注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实则就是日常生活用品的审美化,是一种经过"设计"的图像符号系统。形而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的危机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12年 第7期 18-23页
作者: 刘春阳 武汉大学文学院文艺生产与消费调查评估研究中心
自希利斯·米勒(***粥‘(文学终绪’的观念抛出后,在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关文学终结、文学危机的话题不断地被涉及、讨论。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个讨论——兼及当前文艺学的变革与出路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03年 第6期 28-33页
作者: 陶东风 王瑾 和磊 喻书琴 陈晓华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主持人 研究生、博士生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陶东风: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新媒介人阶层的兴起以及美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等问题,从西美尔、本雅明到博德里拉,西方理论界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重释与反思——从本质属性出发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2018年 第5期38卷 106-112页
作者: 韩存远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博士生山东济南250100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呈现出四个稳定的特征:双向性表征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两个内涵向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主体的人从日常生活中的诸种异化状态过渡到审美境界;商业性意味着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商业因素为主要驱动力,而商业因素对审美领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新文化媒介人的兴起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03年 第6期 9-12页
作者: 陶东风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重点学科
与西方社会相似,当今中国的社会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生活革命: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它对于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活动的最大冲击是消解了审美/文艺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审美与艺术活动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专...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4期44卷 69-73页
作者: 彭锋 北京大学哲学系
一、导论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童庆炳-陶东风之争——一个理论事件的回顾与反思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19年 第1期 68-77页
作者: 赵勇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从2003年开始,随着《文艺争鸣》《文艺研究》《河北学刊》等杂志集中刊发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文章,致使这一话题迅速升温,成为绵延数年、影响较大的理论事件。对于这一事件,陆扬教授后来总结说:'倡导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驾马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