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民族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8 篇 族群认知
  • 2 篇 元代
  • 2 篇 色目人
  • 1 篇 新媒体
  • 1 篇 实践升华
  • 1 篇 科技进步
  • 1 篇 融通中外
  • 1 篇 文化记忆
  • 1 篇 巫术
  • 1 篇 口传文学
  • 1 篇 中国话语
  • 1 篇 印度尼西亚
  • 1 篇 满族神话
  • 1 篇 华裔留学生
  • 1 篇 傩舞
  • 1 篇 族群边界
  • 1 篇 影像表述
  • 1 篇 乌托邦形态
  • 1 篇 文化图腾
  • 1 篇 汉语方言

机构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河南大学
  • 1 篇 辽东学院
  • 1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 篇 广西河池学院
  • 1 篇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
  • 1 篇 新疆职业大学
  • 1 篇 河池学院

作者

  • 2 篇 胡小鹏
  • 1 篇 张小林
  • 1 篇 韦海燕
  • 1 篇 王艺涵
  • 1 篇 代娜新
  • 1 篇 高云球
  • 1 篇 宋朝丽
  • 1 篇 张美玲
  • 1 篇 李朝昕

语言

  • 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族群认知"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原地区的族群认知与文化记忆
收藏 引用
党的生活(河南) 2024年 第11期 49-50页
作者: 宋朝丽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正在驱动文化研究叙事方式发生颠覆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元代族群认知的演变——以“色目人”为中心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 第6期59卷 109-118页
作者: 胡小鹏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蒙古国前四汗时期,用蒙古语“合里”(qari irgen)指称蒙古帝国治下的所有非蒙古人,反映的是蒙古人我族与他者两分的族群认知。在汉地,该词被译写为“色目”。元世祖至元以后,由于“各依本俗”治理原则下的统治对象主要是汉地的汉语人群...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满族神话中的族群认知与精神建构
收藏 引用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3期42卷 114-119页
作者: 高云球 代娜新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100081 辽东学院 丹东118001
满族神话以其特殊的民族文化特质伴随并参与了民族的历史发展与族群建构。通过对满族神话发生学与叙事学视阈的追根溯源,在历史碎片中可以努力寻找满族神话的叙事内涵与历史踪迹。在满族神话中,不论是口传神话还是文本神话,都影响着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方言面貌在印尼华裔留学生族群认知中的作用研究
方言面貌在印尼华裔留学生族群认知中的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张小林 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族群认知族群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个族群文化的载体,语言在族群认知、传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据周有光先生统计,我国的56个民族共有80多种彼此不能通话的语言和地区方言;在海外,...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基于族群认知理论谈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
收藏 引用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1年 第2期19卷 40-42页
作者: 张美玲 新疆职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13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族群之间的认知方式对传播效果影响很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尤其使得跨文化传播的载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跨文化交流的形式也在演化,少数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元代族群认知的演变
收藏 引用
宋辽金元史 2023年 第3期
作者: 胡小鹏
蒙古国前四汗时期,用蒙古语“合里”(qari irgen)指称蒙古帝国治下的所有非蒙古人,反映的是蒙古人我族与他者两分的族群认知。在汉地,该词被译写为“色目”。元世祖至元以后,由于“各依本俗”治理原则下的统治对象主要是汉地的汉语...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族群边界与文学/影像表述——以叶尔克西、万玛才旦、哈斯朝鲁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 2019年 第4期37卷 77-84页
作者: 王艺涵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艺术研究所
族群族群认知族群边界等相关问题的关注,表现出在多族群国家,族群问题既是一个理论与批评命题,也是一个经验性课题。文章以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藏族作家及导演万玛才旦和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等人的文学、影像作品为例,阐释文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仫佬族傩舞的文化解读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 2017年 第5期 96-100页
作者: 韦海燕 李朝昕 河池学院艺术学院 广西河池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傩舞在漫长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了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舞蹈学、美学等多元化内容,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仫佬族傩舞源远流长,不断吸收儒、道、释传统文化的因子、神话传说、民俗文化等,构成仫佬族傩舞自身独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