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1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3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6 篇 历史学
    • 65 篇 考古学
    • 14 篇 中国史
  • 11 篇 文学
    • 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1 篇 艺术学
    • 9 篇 美术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0 篇 法学
    • 8 篇 社会学
    • 3 篇 民族学
  • 9 篇 教育学
  • 8 篇 工学
    • 3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水产

主题

  • 133 篇 族徽
  • 11 篇 图腾
  • 11 篇 青铜器
  • 10 篇 金文
  • 7 篇 商周
  • 6 篇 郭沫若
  • 5 篇 殷周金文
  • 5 篇 甲骨文
  • 5 篇 文字
  • 5 篇 青铜器铭文
  • 5 篇 铜器铭文
  • 4 篇 家族
  • 4 篇 图腾崇拜
  • 4 篇 商周时期
  • 4 篇 殷周
  • 4 篇 商周青铜器
  • 3 篇 墓主
  • 3 篇 苗族
  • 3 篇 殷墟
  • 3 篇 家族墓地

机构

  • 5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3 篇 淮北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 2 篇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乐山师专科研处
  • 2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肇庆学院
  • 1 篇 宝鸡市渭滨区博物...
  • 1 篇 河北大学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
  • 1 篇 武汉理工大学
  • 1 篇 襄樊学院
  • 1 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安徽大学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重庆师范大学
  • 1 篇 湖南省浏阳一中高...

作者

  • 5 篇 李伯谦
  • 5 篇 雒有仓
  • 3 篇 王长丰
  • 2 篇 张彦修
  • 2 篇 罗建中
  • 2 篇 王辉
  • 2 篇 张振林
  • 2 篇 刘桓
  • 2 篇 罗义群
  • 2 篇 刘民钢
  • 2 篇 曹建敦
  • 2 篇 韩雪
  • 1 篇 顾乃武
  • 1 篇 孙合肥
  • 1 篇 张敏
  • 1 篇 赵芳
  • 1 篇 李宏飞
  • 1 篇 姜亮夫
  • 1 篇 王光尧
  • 1 篇 张光明

语言

  • 13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族徽"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氏符号和短铭的理解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 第3期36卷 66-76页
作者: 张振林
本文不同意把青铜器铭文看成全是祭祀祷告文,不同意把“族徽”看作是祭名。作者认为氏符号的性质内涵是比较复杂的:有氏图腾意义;有象形化美术化的表氏的文字;有通用文宇;还有一些是抽象的氏或家的标记,它不属于文字。...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湘西婚俗二题
收藏 引用
论坛 1992年 第3期 72-74页
作者: 杨昌鑫
嫁奁与彩礼土家嫁女,送嫁奁陪嫁与收纳彩礼,成为全不成文的“规”。有人认为,这起于封建婚姻礼俗,嫁奁与彩礼被作为门第的标志,衡量女方身份的尺度。但是,若对其源流作番考究,则会发现这并非为封建婚姻礼俗,而是作为氏族徽的象...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集形短句”——汉字形成过程中由萌芽到成熟的重要形态
收藏 引用
北方论丛 2005年 第5期 60-63页
作者: 王立民 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汉字由陶文符号和图形发展到成熟的文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的文字,但从金文中保存下来的族徽和“集形短句”看,可以推测出在陶文符号、图形与甲骨、金文之间的文字应是与族徽和“集形短句”相同的形态。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对大汶口文化“日·月·山”图像含义的新解读
收藏 引用
装饰 2019年 第4期 124-125页
作者: 许边疆 肇庆学院
■与■是大汶口文化代表性图像。笔者认为,这两类图像既不属于图形文字范畴,也不是"族徽",它们是古人太阳崇拜,信奉生命循环的结果。通过对历史图像的比较及神话传说的印证,笔者确认其是由"太阳""神鸟""昆仑之虚"等概念构成的。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陶器上的朱书文字略探
收藏 引用
中原文物 2006年 第4期 35-38页
作者: 曹建敦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 北京100084
小双桥遗址出土陶器上朱书文字中,有一部分和青铜器上面的族徽属于同一性质,为氏的标记。朱书数字和祭祀礼仪有关,极可能是祭祀活动时用以表示祭器陈列位序。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上下求索巧辟奇径──读《中国上古文化的新大陆》
收藏 引用
学习与探索 1994年 第2期 140-,135页
作者: 王士俊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上下求索巧辟奇径──读《中国上古文化的新大陆》王士俊青年学者喻权中洋洋40万言的学术新著《中国上古文化的新大陆;<山海经·海外经考>》出版了。远至巴蜀的《山海经》研究专家袁何先生称赞他“为《山海经》研究开了一个新境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西周铭文中的“■”为“妘”姓考
收藏 引用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4期12卷 105-108页
作者: 刘晓晖 张振林 中山大学中文系 广东广州510275
见于西周中晚期铜器铭文中的族徽符号"■(周)",根据周人不用族徽的通例,可知铸器者必不为姬姓周人。铭文末尾署''■(周)"的铜铭,根据其铭文内容可知,其作器者都为周氏,器主之氏与器铭末所署的识如此契合,应该不是巧合。通过考察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河姆渡人的宗教观念和“凤”的起源
收藏 引用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2期18卷 65-68页
作者: 周庆基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是我国考古学领域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为研究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补充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同时也为探讨华夏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线索。本文就河姆渡人的宗教观念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兼论及古代传说中“凤”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释“昊”
收藏 引用
华夏考古 2003年 第2期 88-93页
作者: 陈五云 刘民钢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海市200234
本文根据对大汶口文化陶文的研究,认为大汶口文化陶文中的就是后代的“昊”字及“皞”字,并认为这个符号是一个族徽标志,代表的就是历史上的太昊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碉房的室内空间文化剖析
收藏 引用
艺术研究 2011年 第1期24卷 109-111页
作者: 刘伟 刘春燕 刘斌 青岛大学美术学院 西南民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室内空间文化在民建筑文化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民内涵。文章在挖掘羌碉房的室内空间文化时,简要地介绍了碉房的形式与垂直空间的分布,剖析了火塘文化影响碉房室内空间布局的缘由,论述了羌建筑室内外环境艺术与他们文化的紧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