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哲学
    • 8 篇 哲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3 篇 斐多篇
  • 5 篇 柏拉图
  • 4 篇 柏拉图哲学
  • 3 篇 《理想国》
  • 3 篇 灵魂
  • 3 篇 亚里士多德
  • 2 篇 主题
  • 2 篇 理念论
  • 2 篇 《国家篇》
  • 2 篇 结构
  • 1 篇 阿那克萨哥拉
  • 1 篇 戏剧因素
  • 1 篇 释迦摩尼
  • 1 篇 禁欲主义
  • 1 篇 互助合作
  • 1 篇 意识哲学
  • 1 篇 九十岁
  • 1 篇 令人
  • 1 篇 作品研讨会
  • 1 篇 蒂迈欧篇

机构

  • 1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
  • 1 篇 南昌大学
  • 1 篇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1 篇 云南民族大学
  • 1 篇 庆阳师范高等专科...
  • 1 篇 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 篇 凤凰
  • 1 篇 第欧根尼·艾伦
  • 1 篇 苏盈盈
  • 1 篇 易人
  • 1 篇 余正木
  • 1 篇 天易
  • 1 篇 王博闻
  • 1 篇 郑思莹
  • 1 篇 陈中梅
  • 1 篇 克劳德.安贝尔
  • 1 篇 宋洁人
  • 1 篇 李伟
  • 1 篇 张文举
  • 1 篇 方馨

语言

  • 1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斐多篇"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论柏拉图《斐多篇》中的灵魂与理念
论柏拉图《斐多篇》中的灵魂与理念
收藏 引用
作者: 余正木 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一般认为,《斐多篇》的主题是灵魂不朽,但实际上,灵魂不朽的证明是在理念论的框架中进行的。灵魂和理念是《斐多篇》中的两大主题:一方面,灵魂不朽的论证需要借助于理念论的框架;另一方面,对理念的阐明和认识也离不开灵魂概念的支持。...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从《斐多篇》与《圆觉经》浅谈柏拉图与释迦牟尼灵肉观之共性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 第4期 41-43页
作者: 方馨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斐多篇》是古希腊哲学家、伦理学家柏拉图早期重要著作之一,而《圆觉经》则是大乘佛教的经典著作。两部作品虽然在时间、空间上都相距甚远,但在理念上也颇有一些共通之处。《斐多篇》讲述了亲历苏格拉底之死的,向厄刻克拉底讲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斐多篇》的逻辑结构及主题分析
收藏 引用
甘肃高师学报 2000年 第6期 6-9页
作者: 张文举 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745000
分析和研究柏拉图中期重要对话《斐多篇》的逻辑结构,就会看出对话中涉及到的三个重要题旨:死亡、灵魂、相以及它们在全对话中相互间的关系。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斐多篇》主题及逻辑结构
收藏 引用
青年与社会(中) 2014年 第12期 345-345页
作者: 郑思莹 云南民族大学哲政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分析和研究柏拉图中期重要对话《斐多篇》的逻辑结构,就会看出对话中涉及到的三个重要题旨:死亡、灵魂、理念,它们在全对话中相互间的关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对杨绛译注《》的一个“戏剧似的”解释
收藏 引用
读书 2017年 第2期 133-139页
作者: 王博闻
》是杨绛先生寄予哀思的一部译著。虽然杨绛并未题词将此译著献与钱锺书先生,但此书《译后记》"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八日"的日期落款和嗣后《杨绛生平与创作大事记》(《杨绛文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二○○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柏拉图哲学的文学基础(二)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评论 1997年 第2期 30-40页
作者: 陈中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论柏拉图哲学的文学基础(二)陈中梅三在讨论柏拉图以前的哲人们的构思习惯和写作风格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古希腊词philosophia的含义。Philosophia由philo(爱)和sophia(智慧)组成,意为“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柏拉图──世界之镜与书籍
收藏 引用
第欧根尼 1998年 第2期 97-109页
作者: 克劳德.安贝尔
从引证柏拉图的对话着手,揭开这一组论述古代知识整合化程序的文章,这少有点荒谬。[1]除了批判智者派的驳杂,除了苏格拉底的反对博学及其插话和把插话剪裁成长大论的方式,除了令人困惑地插入种种先决问题及那些问难式的结尾...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重估“柏拉图未成文学说”的范式意义——评点先刚博士的《柏拉图的本原学说》
收藏 引用
哲学分析 2016年 第5期7卷 189-195页
作者: 李伟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在写出以下的评论和拙见之前,得先提及先刚君关于学术创新和批评的一个重要“表态”:真正的“创新”毋宁在于潜心领会哲学家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把哲学家的认识消化为自己的认识……当“柏拉图的”认识成为“我的”认识,它就已经是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柏拉图“善”的理念试析
收藏 引用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 第3期14卷 3-8页
作者: 宋洁人
为挽救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危机,柏拉图构思一理想的国家.他指出,这一理想的国家应当由三部分人组成:治国者、辅助者(军人、武士)和工农业生产者,并认为这三部分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互助合作,和谐相处,国家就达到了“正义”,可以保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柏拉图:世界是一思想所创造
收藏 引用
金陵神学志 2013年 第2期 31-45页
作者: 第欧根尼·艾伦 天易
对柏拉图而言,也如对基督徒而言一样,世界有一开端。我在绪论中说过,世界是被造的这一理念是基督教神学的基本信仰。护教士和教父们在《蒂迈欧》中看见柏拉图的创世故事时,他们说柏拉图或是读过摩西的书,(他们认为《创世记》是摩西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