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 篇 文学
    • 1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12 篇 文学争论
  • 2 篇 文学研究
  • 2 篇 中国
  • 2 篇 文学创作
  • 2 篇 文学评论
  • 2 篇 台湾省
  • 2 篇 鲁迅
  • 1 篇 网上发布
  • 1 篇 《〈黑暗的心脏〉解读...
  • 1 篇 日本
  • 1 篇 新文学运动
  • 1 篇 小说理论
  • 1 篇 移民题材
  • 1 篇 批评观念
  • 1 篇 革命文学
  • 1 篇 康拉德
  • 1 篇 文学批评
  • 1 篇 《扑空》
  • 1 篇 《突围》
  • 1 篇 群体性

机构

  • 2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
  • 1 篇 宁夏大学
  • 1 篇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 1 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
  • 1 篇 厦门大学
  • 1 篇 中山大学
  • 1 篇 加拿大研究中心

作者

  • 1 篇 朱双一
  • 1 篇 马占俊
  • 1 篇 邵建
  • 1 篇 黄伟宗
  • 1 篇 张和龙
  • 1 篇 王鹏飞
  • 1 篇 乌尔苏拉.马蒂斯-...
  • 1 篇 陆象淦
  • 1 篇 比吉特.梅茨-鲍姆...
  • 1 篇 王光明
  • 1 篇 卫公
  • 1 篇 叶子
  • 1 篇 徐庆全
  • 1 篇 张英进

语言

  • 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文学争论"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是移民文学还是移民题材文学?--一个争论中的术语
收藏 引用
第欧根尼 2016年 第2期 39-55页
作者: 乌尔苏拉.马蒂斯-莫 比吉特.梅茨-鲍姆加特纳 陆象淦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罗马语言和文学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文本和音乐档案馆 加拿大研究中心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
文学评论界承认,用于界定往往是跨文化的当代文学状态的术语遇到了某种困难。在魁北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描述这一现象,评论界运用了一整套探索场域的新概念。面对这么丰富和混乱的术语,必须做出选择。在十多年之后,这样的选择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五十年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的英文研究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16年 第4期36卷 39-60页
作者: 张英进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文学
本文为英文版《中国现代文学指南》的导言的删节版,主要关注三个项目。其一,通过分析三个关键词,以厘定中国现代文学的范围及与该名称相关的主要问题。其二,回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机制化进程,尤其是其在北美的发展。其三,勾勒《中国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批评观念的嬗变:张贤亮小说批评之争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 2018年 第3期 73-80页
作者: 马占俊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文学批评和评价中的争论文学作品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常见现象,通过一些典型的文学争论,能够看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观念和话语演变轨迹。张贤亮是新时期以来引起争论较多的作家,他的作品争论涉及婚恋伦理、政治意识形态以及文学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新时期“两个口号”论争评价的争论述实(一)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 2003年 第8期 46-54页
作者: 徐庆全
一"两个口号"论争评价的几个阶段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纽约客》华语小说译介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 2013年 第6期 44-50页
作者: 叶子 南京大学文学
今年夏天,几乎每个与文学沾边的人都在讨论余华的《第七天》。8月底,《纽约客》(TheNewYorker)杂志也为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学争论添了一把火。“小说”栏目直接刊载了余华短篇《胜利》(“Victory”)。的译文,并在官网上发布了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理论与批评的是是非非——《黑暗的心脏》争鸣之管见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 2003年 第1期 99-105页
作者: 张和龙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上海200083
一殷企平先生在2001年第二期上发表(以下简称)一文,引起王丽亚女士的'商榷',殷先生随后对王女士的'质疑'进行了答复.①这场争鸣是近年来外国文学研究界不可多得的亮点之一.两位学者出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围绕康拉德的杰作所引发的话题,...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鲁迅与创造社关于“革命文学”论争始末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 2000年 第2期 51-58页
作者: 卫公 中山大学·中文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据末期《风月报》新旧文学论争述评——关于“台湾诗人七大毛病”的论战
收藏 引用
台湾研究集刊 2004年 第2期 89-98页
作者: 朱双一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1941年前后台湾《风月报》上爆发的“台湾诗人七大毛病”的论争,是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的延续。“新文学”一方强调文学要有社会性、时代性以及表现真情实感,反对摹仿、做作;“旧文学”一方则更注重于艺术形式的完美和文学的消遣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邵建专栏:文坛内外之三十 施鲁之争(续)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 2003年 第5期 18-22页
作者: 邵建
在与>中,施蛰存不知道丰之余是谁,举了鲁迅的例子.丰之余当然知道鲁迅是谁,但他并不说破,而是继续迷踪.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欧阳山在三十年代初的重要转变
收藏 引用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1期11卷 99-106页
作者: 黄伟宗
欧阳山是二十年代初步人文坛的作家,当时他以“罗西”之名,发表了大量像《玫瑰残了》之类小说,被认为是中国“象微主义的代表”和小资产阶级作家。由此使人认为他在四十年代到延安后创作的著名小说《高干大》而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作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