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1 篇 世界史
  • 3 篇 法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8 篇 政治救国
  • 2 篇 教育救国
  • 2 篇 科学救国
  • 2 篇 黄炎培
  • 1 篇 文化救国
  • 1 篇 学术独立
  • 1 篇 思想救国
  • 1 篇 立宪
  • 1 篇 丁文江
  • 1 篇 常燕生
  • 1 篇 观念上的冲击
  • 1 篇 狂飙社
  • 1 篇 《新三国》
  • 1 篇 民族复兴
  • 1 篇 实业救国
  • 1 篇 科学
  • 1 篇 革命活动
  • 1 篇 文化强国
  • 1 篇 技术救国
  • 1 篇 陆士谔

机构

  • 2 篇 吉林师范大学
  • 1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 篇 鲁东大学
  • 1 篇 浙江大学
  • 1 篇 晋中学院
  • 1 篇 陕西理工学院
  • 1 篇 武汉大学

作者

  • 2 篇 邰明玉
  • 2 篇 张潭
  • 1 篇 吴丽萍
  • 1 篇 李辉毅
  • 1 篇 刘来兵
  • 1 篇 魏晓东
  • 1 篇 许荣
  • 1 篇 薛子燕
  • 1 篇 马婷芳

语言

  • 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政治救国"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徘徊于科学救国政治救国之间—丁文江民族复兴思想述论
徘徊于科学救国与政治救国之间—丁文江民族复兴思想述论
收藏 引用
作者: 许荣 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丁文江先生是一位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双重洗礼的新型知识分子,身处在20世纪初期中国的特殊环境里,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决定了他的思想与行为也处在不停变换之中,因此一生徘徊于科学救国政治救国之间。本文立足于大量史料...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陶行知政治救国活动综论
收藏 引用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9年 第5期35卷 1-6,122页
作者: 刘来兵 吴丽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陶行知一生为寻求中华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他的救国理想经历了四次大的阶段性转变,即医药救国理想、文学救国理想、政治救国理想和教育救国理想。他既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杰出的政治活动家。陶行知在政治上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学术独立到政治救国——20世纪20年代常燕生文学活动简述
收藏 引用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 第4期31卷 86-88页
作者: 魏晓东 晋中学院文学院 山西晋中030600
20世纪20年代是常燕生文学思想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20年代之前常燕生信奉的是学术独立发展,应不受政治影响。但随着1922年大量社会团体的建立和社会运动的开展,常燕生的文化思想开始发生了转变,并于同年5月发表了《反动的思想界》。192...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科学与救国:近代中国科学观念开展的历史语境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年 第2期31卷 66-72页
作者: 薛子燕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武汉430072
近代中国人对科学的认识与接受,与救国的历史语境有很大关系,大致经历了技术救国政治救国、实业救国和文化救国几个阶段。科学在每个阶段几乎都成为各种救国主张背后的价值基础和推动力量。然而,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对于科学本质和科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新三国》:维新事业的成功之道
收藏 引用
新余学院学报 2015年 第5期20卷 43-46页
作者: 马婷芳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陕西汉中723001
陆士谔的《新三国》在一开始就表明了他的创作宗旨:悬设一立宪国模范。他在《新三国》里提出了自己对维新立宪的看法,提供了维新立宪的成功之道。他认为首先要改变的是政治制度,其次是人民思想的教育,然后是科技手段的发达。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黄炎培政治思想之嬗变
收藏 引用
新西部 2016年 第7期 86-86页
作者: 邰明玉 张潭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阐释了黄炎培的政治思想嬗变。辛亥革命之前,黄炎培主张政治救国,并积极投身到政治活动当中。辛亥革命之后,由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黄炎培的政治热情逐渐消褪,转而投向教育救国,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口号。但由于教育成效微弱及日益严...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救亡与启蒙——甲午战争后两种救国路径发轫初探
收藏 引用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 第1期1卷 54-56页
作者: 李辉毅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杭州310028
甲午战争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使中国人有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世界观。从此,中国启动了全面现代化的步伐。如何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在先进的中国人中,形成了文化强国和政治救国两种方案。随后,先进的中国人在对两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黄炎培政治思想之嬗变
收藏 引用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6年 第4期 86-86,100页
作者: 邰明玉 张潭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130000
文章阐释了黄炎培的政治思想嬗变。辛亥革命之前,黄炎培主张政治救国,并积极投身到政治活动当中。辛亥革命之后,由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黄炎培的政治热情逐渐消褪,转而投向教育救国,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口号。但由于教育成效微弱及日益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