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文学
    • 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主题

  • 8 篇 拗体诗
  • 3 篇 杜甫
  • 1 篇 江西诗派
  • 1 篇 杜甫绝句
  • 1 篇 《江畔独步寻花》
  • 1 篇 戏题
  • 1 篇 七律
  • 1 篇 创新精神
  • 1 篇 戏为六绝句
  • 1 篇 王嗣奭
  • 1 篇 郑知常
  • 1 篇 异径
  • 1 篇 格律
  • 1 篇 题画诗
  • 1 篇 杜甫诗
  • 1 篇 人生之路
  • 1 篇 本句自救
  • 1 篇 楼钥
  • 1 篇 《诗词曲语辞汇释》
  • 1 篇 拗救

机构

  • 2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西藏民族大学
  • 1 篇 西省古籍整理规划...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江西省景德镇高专
  • 1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山西古籍出版社
  • 1 篇 长春大学

作者

  • 2 篇 牛睿
  • 1 篇 查金萍
  • 1 篇 韩晓光
  • 1 篇 刘彦
  • 1 篇 孙安邦
  • 1 篇 魏红星
  • 1 篇 王杨
  • 1 篇 尹允镇

语言

  • 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拗体诗"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杜甫拗体诗研究
杜甫拗体诗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牛睿 西藏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杜甫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七言律人,对七律这一体式的形成和演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就斐然。拗体诗是杜甫七言律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杜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领域。杜甫的拗律以拗折之笔,写艰涩之情,夐然有独往之致,形成了杜甫七律...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杜甫七律拗体诗的规律探究
收藏 引用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 第2期 75-80页
作者: 牛睿 西藏民族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712000
杜甫的七言律有正格和拗体之分。七律拗体诗打破了格律的束缚,没有按照律的平仄格式进行创作,致使平仄错杂,声调奇崛。但其在声律和创作上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即有拗必救,有突兀必有平缓相对,整体音调浑融和谐。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小议杜甫晚期的七律拗体诗
收藏 引用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1期2卷 67-70页
作者: 魏红星 武汉大学 湖北武汉430072
杜甫在关心社会政治生活的同时 ,毕生致力于歌艺术的探索。他晚期的拗体诗 ,特别是七律拗体诗的创作 ,一改先前的风 ,正是他致力于这种探索所取得的硕果。本文将试图说明杜甫晚期七律拗体诗的表现、特点、大致成因及对后人的重要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高丽时期韩国汉与中国文学的关联--以郑知常的汉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18年 第8期 180-184页
作者: 王杨 尹允镇 吉林大学文学院 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郑知常,本名为郑之元,号南湖,生性豪放豁达,综观他的生平他不仅擅长文学,而且对易学和佛学也有很高的造诣,也擅长书法、美术等,对老庄哲学也有了浓厚的兴趣。但自始至终和金富轼关系不是很好,据《高丽史节要》,受命平息叛军任务的金富轼...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意兴不衰颓风味不干瘪——略论杜中的诙谐
收藏 引用
古籍研究 2006年 第2期 227-233页
作者: 查金萍 南京大学中文系
在历代大多数读者的心中,杜甫是一个戴着"圣"桂冠,步履沉重,神色沮丧,内心痛苦的忧国忧民的人,他仿佛总是迎风洒泪,对月伤怀。在这种心理暗示的前提下,轻松诙谐的风格好像与他格格不入,然而当我们读到"晓妆随手抹","狼藉画眉阔"、"...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杜甫绝句“别开异径”管窥
收藏 引用
杜甫研究学刊 1999年 第2期 18-22页
作者: 韩晓光 江西省景德镇高专 333000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楼钥近体拗救初探
收藏 引用
汉字文化 2015年 第5期 81-84页
作者: 刘彦 武汉大学 枫园五舍113室430072
近体在齐梁时开始萌芽,到了唐初的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形成。创作近体必须遵循一定的平仄规则,但在实际的创作中,还有所谓的"拗救"。王力先生认为,"拗救"即是近体中出现拗句,而人有补救的方法。也就是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对联三忌
收藏 引用
对联 2008年 第1期 34-35页
作者: 孙安邦 山西古籍出版社 总编辑、编审山 西省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秘书长
对联声律要求颇严,比律、绝句的还要严格。忌讳很多,主要谈『三忌』。一、忌孤平、三平尾孤平乃家之大忌。什么是『孤平』?首先须弄清什么叫近体、什么叫古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