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3 篇 艺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7 篇 戏头
  • 4 篇 引戏
  • 3 篇 宋杂剧
  • 2 篇 引舞
  • 2 篇 脚色
  • 2 篇 末泥
  • 2 篇 宋金杂剧
  • 2 篇 舞头
  • 1 篇 梵语
  • 1 篇 小戏
  • 1 篇 农村
  • 1 篇 参军色
  • 1 篇 剧种
  • 1 篇 商品
  • 1 篇 湿婆神
  • 1 篇 剧团
  • 1 篇 家庭戏
  • 1 篇 课诵
  • 1 篇 末尼教
  • 1 篇 杂剧三甲

机构

  • 2 篇 中山大学
  • 1 篇 山西师范大学
  • 1 篇 湖南工业大学
  • 1 篇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 1 篇 兰州大学
  • 1 篇 西安财经大学
  • 1 篇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

作者

  • 1 篇 韦强
  • 1 篇 张璐
  • 1 篇 曹飞
  • 1 篇 朱彦雷
  • 1 篇 黎国韬
  • 1 篇 黄天骥
  • 1 篇 鲁桂云
  • 1 篇 任彤
  • 1 篇 王小梅

语言

  • 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戏头"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宋杂剧“戏头”新考
收藏 引用
曲艺术 2023年 第4期44卷 8-14页
作者: 韦强 湖南工业大学
宋杂剧的“戏头”一直是学界有争议的问题。对于“戏头”的解释,此前学界主要有“脚色说”“班主说”等不同观点,其实都是错误的;有学者认为“戏头”即“引”,也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戏头”产生于南宋,并不是宋杂剧的常规职司。它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戏头”辨
收藏 引用
剧(中央剧学院学报) 2018年 第2期 128-133页
作者: 任彤 曹飞 山西师范大学剧与影视学院2016级 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戏头"一词出自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四"乾淳教坊乐部"中的"杂剧三甲"。明人胡应麟认为"戏头"即生也,王国维及后世学者认为"戏头"或即末泥,也有学者认为"戏头"乃引。本文认为,"戏头"并非宋金杂剧脚色,而是曲演出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戏头”述考
收藏 引用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2期38卷 19-24页
作者: 鲁桂云 兰州大学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30
综观文献记载和相关研究成果,"戏头"的含义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从曲文物角度出发,"戏头"是面具的一种;从脚色制角度出发,"戏头"与生、末泥存在关联;从曲与舞蹈关系探究,"戏头"可能是宫廷歌舞中"舞"的遗响;从演出实际来看,"戏头"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宋杂剧的结构演变及“引”“戏头”的来源分析
收藏 引用
当代 2020年 第4期 30-32页
作者: 张璐 朱彦雷 西安财经大学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流行于民间的宋杂剧在多种演出结构基础上逐渐形成相对规范的"一场两段"以及之后的"一场三段"结构。演出结构的变化,导致杂剧脚色数量和分工变化,由一个班组负责几种不同技艺的表演使得演出段落之间组织和逻辑衔接成为其结构本身内含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曲、商品、宗教仪礼的三重逻辑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 2013年 第4期 35-40页
作者: 王小梅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曲大呼危机的当下,福建沿海地区的地方演剧市场主要是农村市场却风景独好,作为福建五大剧种之首的闽剧颇具代表性,2010年演出量近5万场,创造超过2亿元的产值,其中"民间闽剧艺术之乡"的福清地区总演出量超过3万场,演出收入达到亿...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旦”、“末”与外来文化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1986年 第5期 63-69页
作者: 黄天骥 中山大学中文系
黄天骥《'旦'、'末'与外来文化》一文,从旦、末两个角色着手,研究了古代中外文化的交流,别具只眼,有相当的说服力。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与引舞补说
收藏 引用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1期12卷 43-46,64页
作者: 黎国韬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275
对唐宋宫廷队舞中的舞、引舞、戏头、引等进行辨析可以发现,引舞与舞、引戏头均是不同的概念,而引舞、舞在功能上的部分重叠是造成二者被混淆的主要原因;引舞之出现并不始于唐代,至迟隋代已有之。以上观点对王国维先生《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