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3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6 篇 哲学
    • 26 篇 哲学
  • 4 篇 文学
    • 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37 篇 恶业
  • 8 篇 业力
  • 8 篇 业报
  • 4 篇 禅定
  • 4 篇 一切众生
  • 4 篇 学佛
  • 3 篇 异熟果
  • 3 篇 持戒
  • 3 篇 佛陀
  • 3 篇 瑜伽师地论
  • 3 篇 善业
  • 2 篇 西方极乐世界
  • 2 篇 业因
  • 2 篇 因缘
  • 2 篇 五欲
  • 2 篇 阿修罗道
  • 2 篇 明心见性
  • 2 篇 杀业
  • 2 篇 成佛
  • 2 篇 共业

机构

  • 2 篇 辽宁社会科学院传...
  • 1 篇 中国佛教协会
  • 1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1 篇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
  • 1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厦门大学
  • 1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1 篇 北京龙泉寺

作者

  • 2 篇 张澄基
  • 2 篇 佛日
  • 2 篇 唐思鹏
  • 2 篇 毛世英
  • 2 篇 唐仲容
  • 1 篇 君冈
  • 1 篇 黄丽萍
  • 1 篇 张琴
  • 1 篇 徐飞
  • 1 篇 吕守信
  • 1 篇 张梅
  • 1 篇 见心
  • 1 篇 净慧
  • 1 篇 佛龙
  • 1 篇 子开
  • 1 篇 正果
  • 1 篇 学诚
  • 1 篇 张顺江
  • 1 篇 陈明晖
  • 1 篇 方华

语言

  • 3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恶业"
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谈谈见性开悟的微妙法门
收藏 引用
法音 1993年 第1期 5-12页
作者: 唐仲容 唐思鹏
开悟一词可用于世间善法之上,也可用于出世善法之上。若能深知十恶业是感三途苦果之因而不作;知十善业是感人天福报之因而勤修,这是人天乘人在世间善法上的开悟。若于四谛法上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而终得解脱,是为声闻乘人在出世善法上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因果业报说与社会教化
收藏 引用
法音 1990年 第10期 4-11,45页
作者: 陈明晖
陈明晖居士《因果业报说与社会教化》一文,对佛典中阐述的业力因果律,作了系统的归纳,着重说明因果理论如何解决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必然性、自由意志与因果法则的矛盾,说明它如何超胜于其它哲学宗教,因而堪为道德伦理的真正基础,并起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谈谈业报因果
收藏 引用
法音 1991年 第2期 6-12页
作者: 唐仲容 唐思鹏
根据大乘佛法的转依义,学佛者应确定彻底改造人生宇宙的雄伟目标;根据菩萨名“大士”义,学佛者应为具有堪作人天师表的高尚道德(戒),妙湛圆寂、动静如如的美好心灵(定),内外明彻、通达诸法实相的净智(慧),以广度无边众生的出类拔萃人物...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大乘根本加行论
收藏 引用
法音 1992年 第9期 3-10,47页
作者: 佛日
加行,指正式修行前的必要准备。佛法中各种修行道,都有其加行为前提。如不修加行而进入正行,由于根基不固,因缘未具,必多障难。对于初学佛的人。如欲得佛法的实益,必先修习大乘显密诸宗共同的加行,佛日在《大乘根本加行论》中归纳为坚...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禅七开示 1993年11月3日至9日讲于河北柏林禅寺禅七法会
收藏 引用
法音 1994年 第3期 27-29页
作者: 净慧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漫谈:不邪淫
收藏 引用
法音 1993年 第10期 30-32页
作者: 佛龙
报载:“打击卖淫嫖娼纪实”。街头:又见“专治淋浊梅毒”招贴。回忆昔时被称“东亚病夫”的耻辱,面对这类社会公害死灰复燃,不寒而粟!我们广大信众,应当弘扬佛陀戒淫的教导,照亮人心,转迷开悟。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业力如影随形,报应好比声响
收藏 引用
佛教文化 2005年 第4期 67-71页
作者: 释因果
一、什么是业?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他们认为因为有欲,故有种种的欲向与欲望,我们...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八大人觉经》今译
收藏 引用
法音 1989年 第1期 33-35页
原译文: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佛教的业力论
收藏 引用
法音 1989年 第8期 17-18页
作者: 张澄基
传统之业力观 (一)佛教传统相信“一因常生多果”;例如,某甲于酒后杀人,此为一业力之因。酒醒后某甲即觉其良心不安,不但无故断送了一人之性命,而且被杀者之妻眷儿女将孤苦无依。此极度之良心痛苦,是杀人业因之第一个结果。不久事发某...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佛学对宿命论等的破斥
收藏 引用
法音 1994年 第1期 10-12页
作者: 佛日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