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5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0 篇 哲学
    • 50 篇 哲学
  • 4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艺术学
    • 2 篇 美术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58 篇 念佛三昧
  • 11 篇 阿弥陀佛
  • 10 篇 净土宗
  • 9 篇 往生
  • 8 篇 慧远
  • 8 篇 天台宗
  • 5 篇 《般舟三昧经》
  • 4 篇 净土信仰
  • 4 篇 《大智度论》
  • 4 篇 观想念佛
  • 4 篇 善导
  • 4 篇 称名念佛
  • 4 篇 都摄六根
  • 3 篇 南无阿弥陀佛
  • 3 篇 弥陀净土
  • 3 篇 禅法
  • 3 篇 《佛祖统纪》
  • 3 篇 奢摩他
  • 3 篇 《大正藏》
  • 3 篇 往生净土

机构

  • 2 篇 中国佛教协会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苏州西园寺戒幢佛...
  • 1 篇 天津大学
  • 1 篇 石家庄学院
  • 1 篇 兰州大学
  • 1 篇 江西省省志编辑室
  • 1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1 篇 台州学院
  • 1 篇 宁波七塔禅寺
  • 1 篇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
  • 1 篇 日本佛教大学
  • 1 篇 成都体育学院
  • 1 篇 东洋大学
  • 1 篇 河南工业大学
  • 1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南开大学文学院
  • 1 篇 德国慕尼黑大学
  • 1 篇 北京大学

作者

  • 3 篇 普慧
  • 2 篇 曾其海
  • 2 篇 佛日
  • 2 篇 传印
  • 1 篇 释学诚
  • 1 篇 王月清
  • 1 篇 何明栋
  • 1 篇 赵文
  • 1 篇 赖文英
  • 1 篇 周叔迦
  • 1 篇 杨笑天
  • 1 篇 陈士强
  • 1 篇 何松
  • 1 篇 大智
  • 1 篇 闻中
  • 1 篇 福原隆善
  • 1 篇 范崇高
  • 1 篇 赵俊勇
  • 1 篇 池田鲁参
  • 1 篇 白冰

语言

  • 5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念佛三昧"
5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鸠摩罗什所传“念佛三昧”之丝路源流
收藏 引用
世界宗教文化 2017年 第4期 21-27页
作者: 赵文 德国慕尼黑大学
鸠摩罗什《坐禅三昧经》采取了特殊的五门禅组织方式,将有部传统内五种入门禅法的界差别观替换为念佛三昧。本文从《大智度论》的相关讨论入手,通过比较其与《般舟三昧经》的相关之处,指出鸠摩罗什所传的"菩萨念佛三昧",很有可能受到当...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净土十要》的念佛三昧思想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4期29卷 169-172页
作者: 何松 成都体育学院
明代高僧智旭编撰的《净土十要》中的念佛三昧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论证了其中具代表性的念佛三昧思想以后,作者认为,蕅益的念佛眛思想与飞锡、妙叶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其核心仍可用天台教理相互融通。而他将天台教观融入念佛眛的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鸠摩罗什所倡“念佛三昧”与道信“一行三昧”之比较
收藏 引用
普陀学刊 2015年 第1期 149-163页
作者: 白冰 西北大学
鸠摩罗什所倡五禅观之'念佛三昧'取代了小乘的界分别观,从观想十方诸佛入手,以大悲心拯济一切众生,从而求得佛道,体现了大乘佛教的精神。道信'一行三昧'为念佛法门,是早期禅宗的主要禅法,鸠摩罗什所倡'念佛三昧'尚未达到'一行三昧'直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东晋慧远“念佛三昧”禅法论析
收藏 引用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4期30卷 31-34,38页
作者: 霍贵高 石家庄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35
东晋慧远修习"念佛三昧"禅法的具体法门是"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此禅法在实践中融合了老庄的思想观念与方法:思想观念上,慧远追求的佛家终极境界与《老子》的"道"同实而异名;其禅定方法接近于《庄子》的"心斋"、"坐忘",强调然忘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释“三昧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 1990年 第10期 110-112页
作者: 伍皓 北京大学中文系88级
我们读报看书,经常可以看到'个中味'一语。其实,'味'应是'三昧'的误写。'三昧'一词,本身就蕴含着很丰富的文史知识。宋人叶适在《法明寺教藏序》中说:'(妙真、普济)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佛陀跋陀罗于中国华严宗、禅宗、净土宗贡献新探
收藏 引用
宗教学研究 2015年 第3期 126-131页
作者: 周晓微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武警警官学院
佛陀跋陀罗作为60卷本《华严经》的翻译者,娴于禅定功夫,且曾居庐山两年,向慧远传授佛法,尤其是"念佛三昧",其对中国华严宗、禅宗与净土宗大宗派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但目前学界对他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比较分析大正藏及元以前经典记载...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钱钟书的“禅境”说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1991年 第1期 48-54页
作者: 郑淑慧
禅,是印度的“禅那”这个词的音译,是“禅那”的简称,意指“思维修”或“静虑”。静虑,即“静其思虑”,“静中思虑”。禅,作为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它起源于古印度的瑜伽,是人与宇宙冥合的智慧。由于它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曾对我国的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克孜尔石窟须摩提女故事画的图像意涵
收藏 引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5期35卷 58-65页
作者: 赖文英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20
须摩提女故事画在龟兹石窟壁画中是一个特殊的题材,绘于中心柱窟主室券顶的中脊位置,取代传统的"天相图"。画面着重描绘佛弟子们禅定神通的表现,这是在念佛思想的背景下产生,将念佛法身功德的内涵往神通开展,彰显如来不共于二乘的殊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慧远的禅智论与东晋南北朝的审美虚静说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1998年 第5期 28-35页
作者: 普慧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文系
本文指出,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虚静说的真正确立和形成,是与佛教分不开的。慧远的禅智论在思维与心理活动等方面,为审美虚静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慧远提出的"幽人玄览"与"冥神绝境"的审美虚静说,揭示了艺术审美的心理特征。宗炳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庐山净土法门与晋宋之际的山水诗画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1996年 第6期16卷 66-69,72+71-72页
作者: 李炳海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庐山净土法门与晋宋之际的山水诗画李炳海东晋后期到南朝刘宋初年,我国宗教界和文学界相继出现两个引入注目的潮流:先是庐山高僧慧远(334─416)大力弘扬净土法门,继而是以谢灵运(385─433)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大量创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