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历史学
    • 4 篇 中国史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7 篇 徐寿朋
  • 5 篇 《中韩通商条约》
  • 2 篇 李熙
  • 2 篇 宗藩关系
  • 2 篇 大韩帝国
  • 2 篇 邦交关系
  • 2 篇 《洪范十四条》
  • 1 篇 唐绍仪
  • 1 篇 左侍郎
  • 1 篇 中韩通商条约
  • 1 篇 总目
  • 1 篇 联芳
  • 1 篇 汉城撤栈
  • 1 篇 光绪二十九年
  • 1 篇 外务部
  • 1 篇 治外法权
  • 1 篇 《马关条约》
  • 1 篇 访谈录
  • 1 篇 右侍郎
  • 1 篇 外交部

机构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聊城大学
  • 1 篇 浙江大学
  • 1 篇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
  • 1 篇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

作者

  • 2 篇 尤淑君
  • 2 篇 陈尚胜
  • 1 篇 郭琪
  • 1 篇 张礼恒
  • 1 篇 谭春玲

语言

  • 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徐寿朋"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徐寿朋与近代中韩关系转型
收藏 引用
历史研究 2013年 第3期 55-70,190页
作者: 陈尚胜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济南250100
1899年清政府与大韩帝国之间达成的《中韩通商条约》,奠定了两国政治关系的新模式。作为中方全权订约代表及首任驻韩公使,徐寿朋以国际法及中韩两国现实需要为依据,推动《中韩通商条约》的达成,在处理中韩民事与边务纠纷时擅长运用条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徐寿朋与近代中韩关系转型
收藏 引用
中国近代史 2013年 第9期 55-70页
作者: 陈尚胜
1899年清政府与大韩帝国之间达成的《中韩通商条约》,奠定了两国政治关系的新模式。作为中方全权订约代表及首任驻韩公使,徐寿朋以国际法及中韩两国现实需要为依据,推动《中韩通商条约》的达成,在处理中韩民事与边务纠纷时擅长运用...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中韩通商条约》的议定、缔结及影响
收藏 引用
历史档案 2024年 第3期 121-131页
作者: 谭春玲 郭琪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0004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处 100062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中朝间传统的封贡关系自此终结。为宣示独立自主地位,朝鲜积极谋求与清政府建立对等的国际外交关系。清政府最初只愿缔结商约,后迫于俄国、日本、英国的压力,最终同意派使订约。徐寿朋作为清政府的全权议约代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被动中的抉择——清政府同意中韩建交的原因探析
收藏 引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 第1期66卷 109-121页
作者: 张礼恒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山东聊城252000
1900年中韩重建邦交是合力促成的结果,既有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也有中韩两国各自需求的内在驱动。但就整体而论,韩国是中韩建交节奏的真正操控者,清政府始终处于被动防守的境地。中韩建交开创了两国关系的新纪元,宣告了东方外交体制的寿...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甲午战争后的中朝关系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 2014年 第5期 26-35页
作者: 尤淑君 浙江大学历史系 浙江杭州310028
甲午战争期间,朝鲜在日本的压力下,正式切断与中国的宗藩关系。甲午战后,清帝国一直没有遣使缔约,也未与朝鲜建立外交关系,回避"是否承认朝鲜独立"的问题。韩国虽切断宗藩关系,但"乙未事变"、"俄馆播迁"等事件突显了朝鲜无法自立的危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晋阳学刊》2008年1-6期总目
收藏 引用
晋阳学刊 2008年 第6期 127-129页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甲午战争后的中朝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近代史 2014年 第7期 26-35页
作者: 尤淑君
甲午战争期间,朝鲜在日本的压力下,正式切断与中国的宗藩关系。甲午战后,清帝国一直没有遣使缔约,也未与朝鲜建立外交关系,回避“是否承认朝鲜独立”的问题。韩国虽切断宗藩关系,但“乙未事变”、“俄馆播迁”等事件突显了朝鲜无...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