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法学
    • 7 篇 法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8 篇 宪法劳动权
  • 1 篇 平等
  • 1 篇 不同层次
  • 1 篇 社会保障权
  • 1 篇 影响
  • 1 篇 原权利
  • 1 篇 从业禁止
  • 1 篇 计划经济
  • 1 篇 国家义务
  • 1 篇 资格处罚
  • 1 篇 劳动义务
  • 1 篇 劳动者
  • 1 篇 教师资格
  • 1 篇 劳动机会
  • 1 篇 苏联
  • 1 篇 司法适用
  • 1 篇 劳动职业自由
  • 1 篇 营业自由
  • 1 篇 财产权
  • 1 篇 工伤制度

机构

  • 2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黑龙江大学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苏州大学
  • 1 篇 湘潭大学
  • 1 篇 北方工业大学

作者

  • 3 篇 郭思源
  • 1 篇 管祥润
  • 1 篇 王德志
  • 1 篇 李瑶
  • 1 篇 张文国
  • 1 篇 罗晗

语言

  • 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宪法劳动权"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教师从业禁止与资格处罚制度:宪法劳动权视角的审视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3年 第4期21卷 13-25,185页
作者: 张文国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上海200062
我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完善教师从业禁止与资格处罚制度的过程中,大大扩展了该制度的适用范围。教师从业禁止与资格处罚制度是对从业者选择教师职业之自由的限制,教师的职业自由体现了宪法劳动权的自由属性,属于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我国宪法劳动权的理论建构
收藏 引用
中国法学 2014年 第3期 72-90页
作者: 王德志 山东大学法学院
目前,法学界对于劳动权的研究大多是从劳动法的角度展开的,从宪法角度所进行的劳动权研究大多也是在用我国劳动法第3条的内容解读我国宪法第42条劳动权的含义,陷入了"以劳动法解释宪法"的方法论误区。笔者认为,对于宪法劳动权的理论建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宪法劳动权的司法适用 ——以工伤行政诉讼为视角
论宪法劳动权的司法适用 ——以工伤行...
收藏 引用
作者: 郭思源 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我国宪法劳动权历史上糅合了政治利、一般社会与公民义务。早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劳动权与民主利绑定在一起,国家为劳动者提供直接的物质保障,同时国家通过法律间接强制全民参与劳动。而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如今应视为社会与自由...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管窥我国宪法劳动权与财产、社会保障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山东工会论坛 2019年 第2期25卷 49-55页
作者: 郭思源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北京100088
在1982年《宪法》以前的基本利体系中,财产的地位并不重要。计划经济条件下,财产的种类和收益功能被严格限制,使其成为劳动权的附属利,是劳动权实现的若干收益之一,关于农民劳动权的争议更是凸显了这样一种基本利位阶关系。...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劳动权宪法分析
劳动权之宪法分析
收藏 引用
作者: 罗晗 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常常被搁置于空中楼阁中,较少被运用到生活中。预拉近宪法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必然需要将宪法和关系民生的基本利维系起来。纵观社会,劳动问题是近代社会日益频发的问题,劳动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手段,劳动...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论我国宪法劳动权的义务性特征——以劳动权宪法文本的历史演进为线索
收藏 引用
南方论刊 2018年 第7期 69-72页
作者: 郭思源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100088
八二宪法写入劳动义务,给理解我国宪法劳动权带来了困扰。学界既往讨论多以现世眼光来解读劳动义务条款,认为其无实际意义乃至应予删除。这种解读纵然没错,但并没有深入挖掘劳动义务引入宪法背后的原因。回顾历史上宪法劳动权的变迁,劳...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关于宪法劳动权的法理分析
收藏 引用
消费导刊 2006年 第11期 338-339页
作者: 管祥润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北京100041
本文认为应对宪法劳动权中的原利和延伸利加以区分,将宪法劳动权的概念限定为平等地获得劳动机会的利,其内容表现为平等就业,我国宪法中的劳动权条款应体现原利和延伸利的不同层次的关系,以使我国宪法劳动权规范更加合理。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苏联模式下的劳动权宪法体现
收藏 引用
法制博览 2016年 第15期 217-217页
作者: 李瑶 黑龙江大学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
多年来,从苏联时期到现今的俄罗斯积极探讨公民劳动权保障的问题,基本形成了苏联模式宪法劳动权保障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法律措施,试图实现劳动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就一直借鉴苏联的经验,探索自...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