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8 篇 期刊文献
  • 13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9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5 篇 文学
    • 18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4 篇 教育学
    • 34 篇 教育学
  • 26 篇 法学
    • 22 篇 社会学
    • 2 篇 政治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民族学
  • 20 篇 历史学
    • 18 篇 中国史
    • 6 篇 考古学
  • 11 篇 哲学
    • 11 篇 哲学
  • 3 篇 艺术学
    • 2 篇 美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主题

  • 294 篇 宗经
  • 74 篇 《文心雕龙》
  • 52 篇 征圣
  • 48 篇 刘勰
  • 34 篇 文心雕龙
  • 32 篇 通变
  • 24 篇 《原道》
  • 22 篇 自然之道
  • 21 篇 文之枢纽
  • 19 篇 原道
  • 17 篇 《辨骚》
  • 12 篇 文体论
  • 12 篇 儒家经典
  • 11 篇 文学观
  • 10 篇 理论体系
  • 10 篇 《序志》
  • 10 篇 情采
  • 10 篇 神理
  • 9 篇 圣人
  • 9 篇 创作论

机构

  • 9 篇 山西大学
  • 6 篇 复旦大学
  • 5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5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武汉大学
  • 5 篇 南开大学
  • 5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4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4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4 篇 上海大学
  • 4 篇 辽宁大学
  • 3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3 篇 暨南大学
  • 3 篇 四川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3 篇 贵州大学
  • 2 篇 西南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2 篇 宁夏大学

作者

  • 6 篇 卓支中
  • 4 篇 贾树新
  • 3 篇 阎步克
  • 3 篇 吕永
  • 3 篇 于维璋
  • 3 篇 孙蓉蓉
  • 2 篇 穆克宏
  • 2 篇 滕福海
  • 2 篇 汪春泓
  • 2 篇 邬国平
  • 2 篇 王思豪
  • 2 篇 马宏山
  • 2 篇 李金泉
  • 2 篇 刘金波
  • 2 篇 萧华荣
  • 2 篇 魏伯河
  • 2 篇 潘世秀
  • 2 篇 王少良
  • 2 篇 张利群
  • 2 篇 王运熙

语言

  • 29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宗經"
294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文心雕龙·》的文论意义
收藏 引用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3期34卷 8-9页
作者: 包小骞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福州350007
》篇是《征圣》的承接,刘勰提出了学习圣人的具体途径,也就是学习典。后人在评价《》的内容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认为它是刘勰盲目崇尚典的表现。这主要是基于刘勰所推崇的上古典存在的许多糟粕。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辨骚》看刘勰“”与“逆”思想的矛盾与超越
收藏 引用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3期28卷 40-42页
作者: 王元贞 三峡大学文学院 湖北宜昌443002
《辨骚》篇中刘勰基于思想认为楚辞不如《诗》雅正,但对楚辞自身文学成就进行评价时却认为楚辞内容与形式的新变超越了《诗》,从而出现了“”而又“逆”的矛盾现象,本文认为这种矛盾现象并非刘勰思想的缺陷恰恰是他超越...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刘勰“”路上的困惑与通变
收藏 引用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 第2期14卷 18-21页
作者: 邓玲 四川政协报 记者硕士610012
中国古代文学有重现实“质实”和追求理想“尚虚”的两面,它们反映着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本文从此着手,就刘勰《文心雕龙》关于神话问题的评判,探讨他在“”与神话问题上,以单一务实的文学观对待文学所反映人类多元化世界观所产生...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往者虽旧,余味日新——以《》篇为例论《文心雕龙》在大学教学上的意义
往者虽旧,余味日新——以《宗经》篇为例论《文心雕龙》在大学教...
收藏 引用
《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届年会
作者: 郝永 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
《文心雕龙》作为一部熔铸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论文著作,它在当下大学教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依其《》篇为例来看:在知识性上,它能让大学生了解儒家五的本质及构成、主要内容、文体源头意义等;在文章写作上,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 详细信息
来源: cnki会议 评论
刘勰“”观念下的文学“通变”论
收藏 引用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5年 第1期 109-112页
作者: 王少良 大连大学人文学院 辽宁大连116622
《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具有严密的体系性,“通变”论是全书的一条论文主线。刘勰从文体规格立论,提出了遵循文体名理和驰骋文变之术的原则和方法,同时他站在尊崇儒家典的立场上,以书为“群言之祖”,故以“”言“通变”,本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略谈刘勰的复古的文学观及其局限性
收藏 引用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9年 第1期 21-24页
作者: 徐祥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
《文心雕龙》是1400年前产生于我国的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著作。它总结了宋齐以前各家文论的积极成果,在许多问题上发前人所未发,思精虑周,体系完备,开创了我国文学批评的新纪元,其成就是不容忽视的。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文心雕龙·》看刘勰的典观
收藏 引用
学周刊 2011年 第24期 191-191页
作者: 郭敏艳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最杰出的重要著作,它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篇属于枢纽篇,刘勰在此篇中建构了自己的典观。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文心雕龙·》札记
收藏 引用
应用写作 2003年 第5期 62-62页
作者: 陈雨思 张恩普
》篇所谈的是文章以什么为正的问题。所谓"",就是以""为文章的正,刘勰的意思是人们写文章、搞创作都以五为本,为什么呢?首先,因为"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在刘勰看来,五是百代不衰的最深刻的真理。这当...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刘向到刘勰:在时空动态中认识刘勰之“”观
收藏 引用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23年 第4期
作者: 汪春泓
从比较向、歆目录文献学与刘勰文章学入手,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种种渊源关系。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原道》之道所具有的开放性质和恢弘气度,与《汉志》具有一致性,并非儒家一端可限。而《》也源出于向、歆所推崇的儒家“于道最...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文心雕龙》'征圣'''篇对申论写作的启示
收藏 引用
长江丛刊 2018年 第3期 62-62页
作者: 周葵葵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心雕龙》'征圣'''篇强调论文明道要向圣人学习,向典学习,'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强调文章为政教服务.主要推崇儒家学说.申论,作为政治录用考试科目,渗透着传统的'征圣'''思想.本文结合申论试题,试分析《文心雕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