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8 篇 学理背景
  • 2 篇 中国
  • 2 篇 杜赞奇
  • 1 篇 民族主义研究
  • 1 篇 形式理性
  • 1 篇 清华简《赤鹄篇》“烹...
  • 1 篇 艺术家
  • 1 篇 相互关联
  • 1 篇 中国民族主义研究
  • 1 篇 公共领域
  • 1 篇 价值理性
  • 1 篇 新诗“公共性”
  • 1 篇 审美意象
  • 1 篇
  • 1 篇 概念内涵
  • 1 篇 思维方式
  • 1 篇 法典化
  • 1 篇 中国教育现代化
  • 1 篇 重大事件
  • 1 篇 罗马法

机构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井岗山大学
  • 1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 篇 韦磊
  • 1 篇 汪建伟
  • 1 篇 肖厚国
  • 1 篇 黄专
  • 1 篇 王怀义
  • 1 篇 陈绪平
  • 1 篇 皇甫科杰
  • 1 篇 向天渊

语言

  • 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学理背景"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杜赞奇中国民族主义研究的学理背景分析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 2006年 第4期 27-33页
作者: 韦磊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杜赞奇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以及研究中构建的复线历史范式有着深刻的学理背景: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国际学术界兴起了民族主义的理论研究;中国民族主义问题是美国中国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兴起,...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杜赞奇中国民族主义研究的学理背景分析
收藏 引用
社会 2007年 第4期27卷 107-122页
作者: 韦磊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杜赞奇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学理背景:首先他的研究体现了对民族主义运动和全球化交相辉映的现实关怀;其次,他的研究受到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国际学术界兴起的民族主义理论研究的影响;再次,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思潮...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新诗“公共性”问题的学理背景
收藏 引用
广东社会科学 2014年 第1期 173-178页
作者: 向天渊 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2008年出现的一系列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社会事件,改变了新诗的创作趋势,新诗"公共性"问题也由此被明确提出;不过,此一问题的学术资源可以追溯到70多年前阿奇保德·麦克里希、T.S.艾略特、朱自清等人的相关阐释;但直接触发此一话题的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学理背景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 第2期3卷 126-133页
作者: 皇甫科杰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中国教育现代化"既是当下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焦点,这种"热度"体现在政策文件、文献数量、教育实践改革等多个方面。中国教育现代化有着百余年发展的时代背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传统教育的危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法法典化的价值、模式与学理
收藏 引用
现代法学 2001年 第2期23卷 7-16页
作者: 肖厚国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400031
文章首先回答中国为什么需要民法典,民法典的价值理性和形式理性为其提供了存在上的正当性;其次探讨了中国民法法典化的模式,指出应以德国五编制为基础;最后提出了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学术条件,成熟的学理研究是法典化的理论背景;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说“宰”兼及《老子》“烹小鲜”说的背景——以清华简《赤鹄篇》为契机的讨论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论坛 2017年 第12期12卷 55-61页
作者: 陈绪平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井岗山大学人文学院
清华简《赤鹄篇》资料的公布,坐实了"伊尹故事"的可靠。《伊尹说》之类的典册,见诸《汉志·小说》,亦不是虚造。根据这些文献线索,可以勾勒出老子"烹小鲜"说的学理背景,即在上古中国,"宰"出现了从"治肉"(诸侯之家宰)到"治国"(君王之宰相...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朱志荣意象创构论美学析疑
收藏 引用
艺术探索 2011年 第5期25卷 67-72,144页
作者: 王怀义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海200241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朱志荣教授初步建构了以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为基础,以主体情意为核心,以"神合体道"为统摄,以主体创造性为旨归,"言""象""神""道"为一体的意象创构论美学观。囿于学理思考等原因,朱志荣审美意象观还存在概念内涵不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汪建伟访谈
收藏 引用
当代美术家 2009年 第5期 44-51,I0015页
作者: 汪建伟 黄专 不详
我对事物的看法来自于不同的知识领域,他们之间既提供了相互关联的认识基础,同时,又可以形成一种相互“语难”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观念艺术的历程中,汪建伟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艺术家,首先他是一个具有系统方法论和学理背景的艺术家;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