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16 篇 大地龙
  • 3 篇 《骆驼祥子》
  • 3 篇 《茶馆》
  • 3 篇 老舍剧作
  • 3 篇 王利发
  • 2 篇 老舍先生
  • 2 篇 《老张的哲学》
  • 2 篇 文化心态
  • 2 篇 《二马》
  • 2 篇 祁瑞全
  • 2 篇 老舍研究
  • 2 篇 《四世同堂》
  • 2 篇 文化批评
  • 1 篇 赵子曰
  • 1 篇 义工
  • 1 篇 学术讨论会
  • 1 篇 作家协会
  • 1 篇 古人类研究所
  • 1 篇 四十年代
  • 1 篇 国民参政会

机构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湖北省来凤县民宗...
  • 1 篇 西宁公交
  • 1 篇 郑州大学
  • 1 篇 早稻田大学

作者

  • 2 篇 靖辉
  • 1 篇 舒乙
  • 1 篇 崔显实
  • 1 篇 王宏志
  • 1 篇 姚海雪
  • 1 篇 汪开寿
  • 1 篇 刘增林
  • 1 篇 牟凡
  • 1 篇 董炳月
  • 1 篇 董枝明
  • 1 篇 萧涤非
  • 1 篇 徐明法
  • 1 篇 杉本达夫
  • 1 篇 武萍
  • 1 篇 梅启波
  • 1 篇 石兴泽

语言

  • 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大地龙"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有声的呐喊与无声的呐喊——关于老舍对北路慰劳团的态度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3年 第2期 196-205页
作者: 杉本达夫 早稻田大学文学部
一抗战时期,国统区当然有很多作家,创作了好多作品,为抗战文学运动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这些作家当中,我对老舍有一种特殊的印象。他对抗战的态度与众不同,他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时候就下定了“要做拿笔做枪的一个兵”的决心,...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老舍著作和食文化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0年 第3期 60-74页
作者: 舒乙
一九四一年,老舍先生应梅贻琦校长的邀请曾有昆明之游。在昆明郊外乡下龙泉镇他写了一部话剧歌舞混合剧,名字叫《大地龙蛇》。这部剧从未演出过,但它对研究老舍思想来说,却是一部极为重要的作品。在序言中,他有这样的话:“一人群单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老舍抗战戏剧的人民性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5年 第6期 94-97页
作者: 梅启波 郑州大学文学院
一般认为老舍是解放后才自觉向政治和人民靠拢,创作了《龙须沟》等戏剧后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笔者认为老舍获得这一称号并非因某一部戏剧,而是作家长期为人民创作的结果。实际上,正是抗战才使老舍从一个留学归来的精英小说家转...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老舍话剧的文化批评
收藏 引用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1期13卷 46-51,57页
作者: 靖辉
话剧是人物自我表演的舞台,老舍的话剧能够“三言两语写出个人物来”,是因为人物的每一句话都联系着自己的灵魂和精神,而每个人物的灵魂和精神,都是经过特殊的文化浸泡的,他们的背后饱蕴着民族的文化的因质,这是老舍话剧的生命灵魂。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四世同堂》的文化忧思
收藏 引用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2期12卷 45-51页
作者: 董炳月
《四世同堂》这部近九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以其丰富的蕴含为多种角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切入,通过对作品文化意义的阐释,完成对作品的再评价。一老舍创作《四世同堂》的时候具有自觉的文化意识,这是无须证明的,只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老舍话剧:现实政治与历史文化的交织
收藏 引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2期25卷 72-78页
作者: 汪开寿
在中国话剧史上,宣传教育剧是居于主流地位的,气势最盛,影响最广。在中国近现代特定历史背景下,剧作家们自觉地逼近现实,摹写现实,为现实社会服务。话剧创作的这种思维定势对于老舍这样生于忧患、肩负使命的作家来说,自然不会例外。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我和老舍
收藏 引用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 第1期1卷 88-93页
作者: 萧涤非 山东大学
一提起老舍,我心里就很不是味。我和老舍相处的时间虽不长,但二人之间的交谊却可以说是相当久远的。早在二十年代末,我还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已为他的两部名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曰》所倾倒了。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奇峰梨花寄乡愁
收藏 引用
大理文化 2015年 第8期 80-83页
作者: 王宏志
奇峰,藏在深山鲜为人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源的发现,让奇峰变得神奇,成了一道奇异的人间仙景,让人倾心向往。阳春三月,奇峰揭开她往日娇羞的面纱,在世人面前大胆地展示出自己的亮丽与秀美,让整个小山寨沸腾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老舍话剧的文化批评
收藏 引用
淮阴师专学报 1993年 第1期15卷 49-52页
作者: 靖辉
老舍的话剧与他的小说一样,相承着民俗的和文化的因质。而他的话剧能够“三言两语写出个人物来”,是因为人物的每一句话都联系着自己的灵魂和精神,而每个人物的灵魂和精神都是经过特殊的文化浸泡的,他们的背后饱蕴着一种文化的因质。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倾斜·回归·转折——老舍四十年代的文学思想浅析
收藏 引用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4期 121-125页
作者: 石兴泽
如果不是爆发那场震撼全球的民族解放战争,老舍还将在隔膜时代远离革命的书斋校园里默默地耕耘,在播种与收获的间歇,不时地抛出带着感性泥土却闪烁着理性之光的理论片羽,他文学思想的大厦也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象原来那样一砖一瓦地砌下去...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