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8 篇 期刊文献
  • 27 篇 学位论文
  • 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7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3 篇 教育学
    • 79 篇 教育学
    • 7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8 篇 体育学
  • 40 篇 法学
    • 20 篇 社会学
    • 1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 篇 法学
    • 3 篇 政治学
    • 1 篇 民族学
  • 27 篇 文学
    • 1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0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25 篇 管理学
    • 15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4 篇 哲学
    • 13 篇 哲学
  • 12 篇 艺术学
    • 6 篇 美术学
    • 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8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8 篇 工学
    • 3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6 篇 医学
    • 3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理学
    • 2 篇 数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3 篇 历史学
    • 2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农学

主题

  • 272 篇 外显
  • 98 篇 内隐
  • 21 篇 内化
  • 8 篇 功能
  • 5 篇 刻板印象
  • 5 篇 内隐联想测验
  • 5 篇 隐喻
  • 4 篇 内隐自尊
  • 4 篇 内蕴
  • 4 篇 价值
  • 4 篇 心理学家
  • 4 篇 语用
  • 3 篇 数学思维
  • 3 篇 存在
  • 3 篇 erp
  • 3 篇 少数民族
  • 3 篇 自尊
  • 3 篇 性别刻板印象
  • 3 篇 民族自我参照效应
  • 3 篇 遗忘

机构

  • 8 篇 西南大学
  • 8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5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4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4 篇 天津工业大学
  • 4 篇 河南大学
  • 4 篇 苏州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3 篇 黑龙江大学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2 篇 江苏南京市浦口区...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浙江工商大学
  • 2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2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2 篇 上杭县第一中学

作者

  • 4 篇 田学军
  • 3 篇 王锡爱
  • 3 篇 张庆林
  • 2 篇 李海青
  • 2 篇 陈世琦
  • 2 篇 陆友娉
  • 2 篇 容丽卓
  • 2 篇 张红
  • 2 篇 钟毅平
  • 2 篇 耿柳娜
  • 2 篇 聂胜昀
  • 2 篇 刘永芳
  • 2 篇 刘翔平
  • 2 篇 庄迎春
  • 2 篇 陈欣银
  • 2 篇 谭永平
  • 2 篇 吴国珍
  • 2 篇 周雅
  • 2 篇 王大伟
  • 2 篇 吕勇

语言

  • 27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外显"
27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大学生恋爱决策中内隐与外显线索偏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 2014年 第4期37卷 902-906页
作者: 邹红 杨骏 陈世琦 廖文晨 陈蓉蓉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北京100875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0062
本研究旨在探索大学生恋爱决策中的内隐和外显线索的偏好差异。研究一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大学生在恋爱决策中关注的十四条线索,并让38名男性和52名女性大学生对这些线索进行重要性评分,从而比较不同性别的被试在线索`重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态度强度对内隐—外显态度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 2005年 第2期28卷 388-391页
作者: 吴明证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杭州310028
本研究探讨了态度强度对个体的内隐—外显年龄态度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随着态度强度的增强,内隐———外显态度间一致性随之增大,随着态度强度的减弱,内隐———外显态度间一致性随之减少,支持了态度强度的调节作用。这一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视知觉神经心理障碍的内隐和外显加工分离及其神经基础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 第5期12卷 765-773页
作者: 韩玉昌 陈寒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绵阳师范学院心理学系 绵阳621000
外显和内隐认知功能区别的关键是有无意识觉察的出现,脑损伤神经心理障碍为探讨内隐/外显加工的“纯净”分离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典型的视知觉神经障碍中的盲视、认识不能、单侧忽视的内隐和外显加工分离的实验证据及其神经基础的探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的定向遗忘效应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 2005年 第2期28卷 324-328页
作者: 王大伟 刘永芳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上海200062
定向遗忘效应已为许多研究所证实,但多数研究都是使用传统的记忆任务(外显记忆测验) ,采用内隐记忆测验进行的研究还非常少,而且研究结果也不尽一致。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操作指示符变量(记住/遗忘) ,考察再认和偏好测验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女大学生内隐与外显情绪调节效果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体育科技 2015年 第4期51卷 69-78页
作者: 杜吟 殷恒婵 李卫东 郭建富 陈爱国 王畅 崔蕾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北京100875 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225009
目的:旨在探究内隐与外显层面,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运用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积极和消极情绪进行调节时的调节效果。方法:以58名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女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阈下词语启动、句子整理任务、外显指导语的方法,分别启动其内隐、...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隐喻外显、内隐和模糊功能的语用运作机制
收藏 引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5期 149-154页
作者: 田学军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300160
隐喻功能的探究局限于隐喻外显功能的分类和简论,隐喻内隐和模糊功能(包括外显功能)的语用运作机制还没有得到开发。隐喻的外显功能和内隐功能分别指隐喻意义和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趋同和趋异;在隐喻的模糊功能...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搏击运动员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发展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体育科学 2006年 第9期26卷 59-62页
作者: 翟群 萧自康 澳门理工学院体育暨运动高等学校
应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实验方法——内隐联想测验(IAT)和罗森博格的SES自尊量表为研究工具,对62名搏击运动员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搏击运动员内隐自尊的实验效应非常显著,被试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对内...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大学生内隐死亡态度与外显死亡态度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年 第5期31卷 389-394页
作者: 胡媛艳 李成霞 谭东超 张娟娟 张珊珊 重庆文理学院情绪与心理健康实验室 重庆402160 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重庆402160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300222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死亡态度、外显死亡态度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选取在读大学生65名,采用单类内隐联系测验(SC-IAT,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维度)测量其内隐死亡态度、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AP-R,分为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内敛与外显: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中国南传佛教
收藏 引用
佛学研究 2010年 第1期 379-386页
作者: 郑筱筠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世界宗教文化>
南传上座部佛教自东南亚传入我国云南地区后,在充满冲突、对立、适应和融合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体系,有着不同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乃至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地方性"特征。在现代...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人生能力及其内潜与外显
收藏 引用
学术交流 1993年 第6期 77-82+5页
作者: 杨屹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系
人之所以能够生活在世界上、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以及人和人的社会所以能够前进发展,都是由于人具有能力。能力是人生的基本条件,一个人如果自己不具备必要的能力即不具备起码的体力和智力(如婴儿和丧失体力智力的病人老人),也要借助于别...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