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历史学
    • 7 篇 考古学
    • 3 篇 中国史
  • 4 篇 艺术学
    • 4 篇 美术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主题

  • 13 篇 图像配置
  • 3 篇 汉画像石
  • 2 篇 画像石
  • 1 篇 艺术价值
  • 1 篇 空间分布
  • 1 篇 形制来源
  • 1 篇 图像模态
  • 1 篇 山东
  • 1 篇 时空营造
  • 1 篇 制作
  • 1 篇 文化意蕴
  • 1 篇 辽代
  • 1 篇 汉代画像
  • 1 篇 泉州
  • 1 篇 《发展汉语·初级综...
  • 1 篇 陕北
  • 1 篇 空间透视
  • 1 篇 构图
  • 1 篇 时间
  • 1 篇 图像辨析

机构

  • 2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浙江大学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泸州市博物馆
  • 1 篇 南京工程学院
  • 1 篇 中国国家博物馆
  • 1 篇 贵州大学
  • 1 篇 西北大学
  • 1 篇 南开大学
  • 1 篇 吕梁市博物馆
  • 1 篇 中南大学

作者

  • 1 篇 赵兰
  • 1 篇 潘晓东
  • 1 篇 王音
  • 1 篇 贾玉洁
  • 1 篇 宋莉
  • 1 篇 张凯
  • 1 篇 管健鸿
  • 1 篇 刘文静
  • 1 篇 薛继珍
  • 1 篇 朱姝纯
  • 1 篇 李重蓉
  • 1 篇 李敬民
  • 1 篇 谢继胜
  • 1 篇 李沁忆

语言

  • 1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图像配置"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居庸关过街塔造像义蕴考——11至14世纪中国佛教艺术图像配置的重构
收藏 引用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4年 第5期 49-80,159页
作者: 谢继胜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自1954年村田治郎出版汇集诸大家成果的《居庸关》,1964年宿白先生撰写《居庸关过街塔考稿》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几乎没有学者涉猎居庸关研究,也没有发表对以往研究进行认真审视的专论。然而,早期的研究将居庸关过街塔形制与造像定位于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汉代建鼓形制与图像配置的汉文化意蕴
收藏 引用
艺术设计研究 2019年 第1期 90-95页
作者: 李敬民 李沁憶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在汉画中,建鼓无论在车马出行、乐舞百戏,抑或在神话仙境和鬼怪传奇等图中,无不体现出它所承载的汉代社会生活与审美旨意的密切联系。本文认为:汉画图绘的建鼓形制以及图像配置,均将天、地、人、神、鬼融入同一个场域,勾画出一幅沉雄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陕北汉画像石中墓门的图像配置
收藏 引用
装饰 2012年 第3期 74-75页
作者: 宋莉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
陕北地区汉代墓葬中的画像石在图像配置方面具有一定规律性,本文从用于墓门装饰的画像石入手,分析了画像石由于装饰位置和功能的差异,在图像配置上产生的区别。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试论辽代墓内祭奠与图像配置新特征的形成
收藏 引用
中原文物 2023年 第2期 67-75页
作者: 王音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 天津300350
本文通过将辽代的墓内祭奠与图像配置方式和先前汉唐间的主流情况进行对比,指出其新形成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祭奠空间从以象征墓主灵魂的“神位”或墓主正面像为中心,转变为以墓主遗体为中心;二是整座墓葬通过壁画图像配置等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五代、两宋十六罗汉图像配置与信仰
收藏 引用
宗教学研究 2020年 第1期 104-110页
作者: 张凯 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五代、两宋时期的十六罗汉图像呈现出较为清晰的配置演变过程,从最初与释迦佛或释迦三尊组合,到与三佛、观音组合,再以独立形式呈现,十六罗汉图像体现出了由组合向独立,由单一向多元的转换特征。究其原因,与信众对罗汉信仰诉求的侧重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审美取向与时间表征——四川宋代画像石室墓的花卉石刻
收藏 引用
四川文物 2017年 第3期 61-67页
作者: 赵兰 泸州市博物馆
四川宋代画像石室墓墓葬装饰主流题材之一的花卉图像,具有写实、图景化的形式特征,其流行原因之一源于宋代花事的兴盛,是爱花插花风尚和宋代"雅致"审美在丧葬之中的反映,同时,其在画像石室墓中承载了类似"一年景"图像的功能,以不同季节...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对外汉语教材图像模态研究 ——以《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Ⅰ、Ⅱ》为例
对外汉语教材图像模态研究 ——以《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Ⅰ、Ⅱ》...
收藏 引用
作者: 潘晓东 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看“图”与看“文字”一样成了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多模态理论认为信息的传达不只是利用语言模态,肯定了图像等非语言模态的独立性和表意价值,重视对图像意义和图文关系的研究,开创了图像研究的新视角。本...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图像研究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图像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朱姝纯 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福建泉州开元寺东西塔的双塔的形制来源。分析其与福建当地海港文化的关系,认为东西塔的建造不仅出于功德观念的驱使,也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开元寺东西塔建造的样本极有可能是位于泉州湾港口的六胜塔以及姑嫂塔,更...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山东汉画像石构图研究
山东汉画像石构图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贾玉洁 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山东地区是汉画像石最兴盛的地区,遗存丰富而精美,从西汉中晚期到东汉晚期的二百多年间,它经历了从滥觞到繁荣的过程。山东地区的汉画构图复杂多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汉代绘画的艺术形式,因此,对其构图形式的研究成为一项重要的课...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鲁北地区汉画像石艺术风格研究
鲁北地区汉画像石艺术风格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刘文静 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鲁北地区出土汉代画像石墓较为集中,沿泰沂山脉以北呈带状分布,且在整体结构和图像设计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共性,又各自表现出独创性。本文以鲁北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大量的考古报告和图像资料,对现已出土的汉画像石...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