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 篇 哲学
    • 16 篇 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18 篇 四念处
  • 3 篇 安世高
  • 3 篇 四念住
  • 3 篇 僧稠
  • 3 篇 四神足
  • 2 篇 四如意足
  • 2 篇 佛教经典
  • 2 篇 三十七道品
  • 2 篇 身念处
  • 2 篇 止观
  • 1 篇 七品
  • 1 篇 壁观
  • 1 篇 毗奈耶
  • 1 篇 助道
  • 1 篇 万物之灵
  • 1 篇 金陵刻经处
  • 1 篇 生命实践
  • 1 篇 吉藏
  • 1 篇 《六妙门》
  • 1 篇 四禅定

机构

  • 1 篇 华侨大学
  • 1 篇 玉溪师范学院
  • 1 篇 苏州大学
  • 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peking universit...
  • 1 篇 西北大学
  • 1 篇 浙江大学
  • 1 篇 辽宁大学
  • 1 篇 山西师范大学
  • 1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1 篇 中国佛学院
  • 1 篇 武昌水果湖中学

作者

  • 2 篇 潘小溪
  • 1 篇 望云
  • 1 篇 周叔迦
  • 1 篇 李颍
  • 1 篇 李清清
  • 1 篇 白冰
  • 1 篇 杨合林
  • 1 篇 吴正荣
  • 1 篇 李武兵
  • 1 篇 陈丽珍
  • 1 篇 传印
  • 1 篇 王欣
  • 1 篇 吴悦
  • 1 篇 黄敏
  • 1 篇 邓殿臣
  • 1 篇 方广锠
  • 1 篇 慧智
  • 1 篇 赵桐
  • 1 篇 石明

语言

  • 1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四念处"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佛教“四念处”理论的心理学解读与实证研究
佛教“四念处”理论的心理学解读与实证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清清 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佛教“四念处”理论诞生于原始佛教时期,是佛教禅修体系中的重要指导理论,包括身、受、心与法个部分。现代心理学中的正训练便是起源于佛教的“四念处”理论,且大量实证研究证明正训练确实对个体的心理有积极影...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五停:僧稠禅法的结构特色与四念处修行实践
收藏 引用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 第1期31卷 52-60页
作者: 吴正荣 杨合林 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 云南玉溪653100 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64
"四念处"是佛教借以舍离烦恼的重要修行法门,但在南、北传佛教发展中却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北传佛教常把"四念处"判为小乘禅法,冷落对待,但在20世纪的南传佛教中,"四念处"禅法却在许多内观禅师的推动下而大放异彩。僧稠和马哈希分属...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僧稠、昙询四念处、十六特胜法
收藏 引用
云梦学刊 2016年 第5期37卷 62-66页
作者: 白冰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陕西西安710069
四念处、十六特胜法为南北朝时期流行的小乘禅法。小乘四念处,于此身、受、心、法境起不净、苦、无常、无我等观慧时,能令止住于其境。大乘四念处,观身如虚空、观受内外空、观心但名字、观法善恶俱不可得。十六特胜法将四念处纳入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僧稠四念处禅法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交际 2018年 第9期 89-90页
作者: 王欣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僧稠是6世纪北方最具影响力的禅师之一,以四念处为主的禅学思想享誉北方。对僧稠的四念处进行考释,除了利用有关四念处的著作外,还利用敦煌文献中记载的三篇相关文章对四念处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见,僧稠的四念处主要突出不净观和无我...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佛教名相
收藏 引用
法音 1991年 第5期 8-,23+40页
作者: 石明
五根 (一)指三十七道品之第五行法。五根的内容包括:一信根,指信三宝等道理者;二精进根,又称进根、勤根,指勇猛修善法者,如“正断”;三根,指忆正法者,如“四念处”;定根,指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如“禅”;五慧根,由观中所起...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佛教的僧团组织
收藏 引用
法音 1989年 第1期 18-20页
作者: 传印
一、宗旨——精神 1.六和佛教教团,名曰“僧伽”(Sangha)。梵语僧伽,此云“和合众”。“和合”有事理之别。事和有六,即:身和同居,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乔·卡巴金的“正修行”心理治疗探析
乔·卡巴金的“正念修行”心理治疗探析
收藏 引用
作者: 陈丽珍 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佛教作为一个流传了二千五百多年的古老的东方宗教,佛陀的教导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西方科学,能够解决人们众多的心理问题。乔·卡巴金博士创立的“正修行...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妙境长老的中观思想初探
妙境长老的中观思想初探
收藏 引用
作者: 吴悦 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本文旨在分析妙境长老的中观思想。据笔者查阅,无论在教界还是学界,迄今为止研究妙境长老佛学思想的论文和专著均寥寥无几。妙境长老的中观思想具有殊胜之,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妙境长老的《入中论颂讲记》为主要依据,同时...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三十七品经
收藏 引用
藏外佛教文献 2010年 第2期 163-190页
作者: 方廣錩
[题解]《三十七品经》,印度佛教经典,早期中国佛教译典。一卷。译者不详。三十七品,又称"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等,指三十七种引导佛教修行者追求般若,得到解脱的修行方法。一般...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身”看部派佛学禅修方法的演变
收藏 引用
普陀学刊 2017年 第3期 41-66页
作者: 慧智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身”是原始佛学中为数不多的可明确用于指导实践的禅修方法,在阿毗达磨中被视为“唯一的道路”(一支道)。部派分裂后各部对佛学的若干基本观点理解不一,由于不同的传承,在实践方法上也逐渐发生了分歧。从记录原始佛说的阿含经开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