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 篇 哲学
    • 16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19 篇 唯识无境
  • 11 篇 唯识学
  • 6 篇 阿赖耶识
  • 5 篇 认识论
  • 4 篇 三自性
  • 3 篇 《大正藏》
  • 3 篇 窥基
  • 3 篇 转识成智
  • 3 篇 唯识宗
  • 2 篇 所缘缘
  • 2 篇 《成唯识论》
  • 2 篇 禅宗
  • 2 篇 缘起论
  • 2 篇 无我
  • 2 篇 大乘佛学
  • 2 篇 方法论
  • 2 篇 本体论
  • 2 篇 真唯识量
  • 1 篇 物质非实在性
  • 1 篇 境不离识

机构

  • 1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 1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西北大学
  • 1 篇 中山大学
  • 1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1 篇 辽宁省大连市辽宁...
  • 1 篇 贵州大学
  • 1 篇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作者

  • 5 篇 胡晓光
  • 2 篇 陈鑫
  • 2 篇 魏德东
  • 1 篇 刘佳明
  • 1 篇 周叔迦
  • 1 篇 罗伟
  • 1 篇 林国良
  • 1 篇 徐绍强
  • 1 篇 石启麟
  • 1 篇 李一寒
  • 1 篇 刘洋
  • 1 篇 杨维中
  • 1 篇 张圣国

语言

  • 1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唯识无境"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心意识与唯识无境:唯识宗的心性本体论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0年 第1期 144-150页
作者: 杨维中 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3
经过识变说、种子说及四分论、唯识九难,唯识宗推出了唯识无境原理。唯识之 意有三层:其一,以“唯”而遮外,证成识有;其二,识体即唯,识相及认识功能皆不离此 识体;其三,而非有,识虽有而仍空,不可定执两边,而应取...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王阳明“心外物”与佛教“唯识无境”思想辨析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 2011年 第2期31卷 238-241页
作者: 刘洋 中山大学哲学系 广东广州510275
王阳明的"心外物"说,多被误解为来源于佛教。虽然其看上去与唯识学思想有某些相似之处,但王阳明所说的"心"与佛教所讲的"识"或"心"并不相同,他所说的"物"与佛教所讲的""或"法"也不是一个范畴,他的"心外物"说与佛教"唯识无境"等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摄大乘论》唯识无境思想探
《摄大乘论》唯识无境思想探
收藏 引用
作者: 石启麟 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弥勒开创了古代印度的瑜伽派。其思想,被著世亲,系统地解释、组织和发扬光大。这个学派的典籍是《瑜伽师地论》。简称瑜伽派或瑜伽学,或称为唯识学,又称为大乘有宗。在印度,三大师建立唯识学。并且通过后来的陈那、安慧、护法等...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唯识无境与现象学还原——佛教唯识学与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比较
收藏 引用
科学.经济.社会 2013年 第2期31卷 45-49页
作者: 陈鑫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陕西西安710069
佛教唯识学与胡塞尔现象学在诸多方面可以展开比较。比如在探讨意识和对象的关系方面,唯识学主张通过唯识无境之理来证悟唯识相和唯识性,胡塞尔主张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来描述意向性关系。唯识无境和现象学还原这两个命题具有共同的论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唯识学的真实观
收藏 引用
法音 1999年 第12期 18-20页
作者: 胡晓光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收藏 引用
法音 1999年 第7期 14-17页
作者: 胡晓光
几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有效的并且切合现代文化思维方式的佛学研究方法和解释方法。研究与解释是对"文本"的不断切近的理解与体悟。研究方法和解释方法关系到对"文本"的解读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讲,方法是否合理更关系到阐释结果是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唯识到量论——的演变
从唯识到量论——境的演变
收藏 引用
作者: 张圣国 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唯识到量论的演变,倘若以知识论观照,是从根据圣言确立信仰到根据理性确立信仰的演变。唯识和量论都需要认识论作为佛教解脱实现的基础,如是二者的差别和关系就是从佛教信众的“唯识-认识论”演变为普通大众的佛教“量论-知识论”。因...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唯识二十论》思想研究
《唯识二十论》思想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罗伟 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唯识二十论》通过“以破为立”的方式对外道、小乘的十大诘难进行了破斥,否定了心识之外有实在外的观点,从侧面成立了“唯识无境”的根本思想。《唯识二十论》作为大乘唯识学派重要的论典,还与《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等相关...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佛教唯识学中认知理论的探析与构建
佛教唯识学中认知理论的探析与构建
收藏 引用
作者: 刘佳明 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唯识学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流派之一,数千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思想文化。作为一种寻求“超越”的学问,唯识学围绕着人的心识活动规律来深入分析众生的心理结构和圣贤的界,对人类认知问题有着独特而又深刻的理解,并形成了一套完备、...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唯识的因明论证
收藏 引用
佛学研究 1998年 264-273页
作者: 魏德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唯识学派而言,“唯识”的成立是首要大事。唯识家将因明逻辑引入对“唯识”的论证,促进了唯识思想的发展。在唯识学史上,“唯识”概念大致包括三层含义,这集中体现在三个命题,即“唯有表象”、“唯识无境”和“不离识”。本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