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0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6 篇 教育学
    • 104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66 篇 法学
    • 6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8 篇 哲学
    • 8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73 篇 品德与社会课程
  • 31 篇 社会性发展
  • 28 篇 小学
  • 24 篇 社会生活
  • 16 篇 品德形成
  • 15 篇 小学中高年级
  • 14 篇 小学生
  • 12 篇 品德与生活
  • 10 篇 综合课程
  • 10 篇 《品德与社会》
  • 9 篇 引导学生
  • 9 篇 学生生活
  • 9 篇 课程资源
  • 8 篇 课程标准
  • 8 篇 课堂教学
  • 7 篇 社会课堂
  • 7 篇 学生
  • 6 篇 社会教学
  • 6 篇 生活化教学
  • 6 篇 良好品德

机构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江苏睢宁县睢城镇...
  • 2 篇 厦门市海沧区育才...
  • 1 篇 惠安实验小学
  • 1 篇 浙江嘉兴教育学院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福建仙游县教师进...
  • 1 篇 江苏扬州市梅岭小...
  • 1 篇 吉林省德惠市万宝...
  • 1 篇 浙江象山县石浦镇...
  • 1 篇 上海市青浦区实验...
  • 1 篇 安徽省长丰县教育...
  • 1 篇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
  • 1 篇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
  • 1 篇 江苏省徐州市刘湾...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安徽铜陵市杨家山...
  • 1 篇 浙江省永嘉县峙口...
  • 1 篇 石狮第二实验小学
  • 1 篇 南京市上元小学

作者

  • 3 篇 谭苗苗
  • 3 篇 王双莲
  • 2 篇 张征红
  • 2 篇 张茂聪
  • 2 篇 刘学武
  • 2 篇 杨文娟
  • 1 篇 上海市小学品德与...
  • 1 篇 包智强
  • 1 篇 韩朝霞
  • 1 篇 杨莹莹
  • 1 篇 陈雷
  • 1 篇 陈惠健
  • 1 篇 伍才英
  • 1 篇 张英
  • 1 篇 陈于福
  • 1 篇 陈剑科
  • 1 篇 吴欢巧
  • 1 篇 关月梅
  • 1 篇 王雁
  • 1 篇 黄武

语言

  • 17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品德与社会课程"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品德与社会课程社会化教育功能弱化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教育学刊 2012年 第5期 62-65页
作者: 杨今宁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河北石家庄05006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总体目标应该包括品德教育和社会化适应两大方面,当然后者是需要加以限定的。两类课程目标具有交叉重叠性,但不能相互取代。其现实表现是两者之中前者更被强调,甚至掩盖了后者。其原因有来自课程设计方面的,也有来自...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教学策略
收藏 引用
当代教育科学 2005年 第24期 39-40页
作者: 张茂聪 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价值教学的价值是伦理学范畴内的价值体系,是指人类判断行为是非好坏的能力,即所谓的道德价值”。当然,价值的获得不是外在灌输的结果,必须经由学生的感知、选择、加工、内化和行动等一系列的过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价值更多...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微写作教学研究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微写作教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杨莹莹 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2014年关于北京高考的《考试说明》,使微写作进入了教育视野。由此,人们发现了一个写作教学的新方向——微写作教学。微写作因其篇幅短小,类型多样,形式灵活等特点,使其教学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本文突破了将写作教学一直作为语文教学...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品德与社会课程历史教育的理路
收藏 引用
小学德育 2009年 第9期 18-20页
作者: 武宜娟 江苏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研究中心
自20世纪初我国出现统一的学制课程以来,历史教育就在小学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也包含着许多历史教育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初探
收藏 引用
小学德育 2003年 第15期 8-10页
作者: 陶元红 重庆市教科院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研究 2007年 第11期 55-57页
作者: 张征红 吴江市七都中心小学 215234
与成人一样,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也是在生活中实现的。儿童社会性的培植场域不是脱离社会生活的“真空”地带.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鲜活的社会生活世界。为此,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白.让“教材中的儿童”、“教室中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刍议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活动化作业设计原则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 第1期16卷 57-58页
作者: 陈龙炜 龙岩漳平市和平中心小学
开放性、引导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两大特点,一方面,有些课程观点教师不可能强制学生接受,而应该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应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开展法治教育——以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
收藏 引用
基础教育课程 2016年 第16期 63-65页
作者: 谭苗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
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就是全民守法,要让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遵守者和捍卫者。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动全民守法,必须从娃娃抓起,应当在义务教育阶段将法治教育有机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基于学生生活≠重复学生生活——谈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性教学策略
收藏 引用
教育艺术 2014年 第9期 35-35,33页
作者: 伍才英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实验小学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阐述中开宗明义地说:"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运用
收藏 引用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 第22期8卷 45-47页
作者: 田冬梅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应用信息化教学,可突显课程的三大特点:综合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结合具体课例,从三维立体的情境、网络环境的课堂、信息技术的呈现、教学方法的多样等四个方面,讨论了信息化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运用。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