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文学
    • 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艺术学
    • 2 篇 美术学

主题

  • 11 篇 周翼南
  • 2 篇 父亲
  • 2 篇 作家
  • 2 篇 远行
  • 2 篇 王霞宙
  • 2 篇 一周年
  • 1 篇 高处不胜寒
  • 1 篇 汇刻书
  • 1 篇 用稿原则
  • 1 篇 丛书
  • 1 篇 笔墨技法
  • 1 篇 检索工具
  • 1 篇 人民公安报
  • 1 篇 王朝闻
  • 1 篇 一本
  • 1 篇 何怀硕
  • 1 篇 风骨
  • 1 篇 湖北教育
  • 1 篇 身份地位
  • 1 篇 人民铁道

机构

  • 1 篇 长江日报《江花》

作者

  • 2 篇 包立民
  • 2 篇 周璐
  • 1 篇 丹晨
  • 1 篇 冯今松
  • 1 篇 闻章
  • 1 篇 楚奇
  • 1 篇 周树旗

语言

  • 1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周翼南"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洒向人间都是爱——作家周翼南的笔墨真情
收藏 引用
武汉文史资料 2003年 第3期 39-44页
作者: 楚奇
我和作家翼相识很久,早在1962年,我就读过他的电影剧本《杜甫传》。那时他才21岁,在武汉城区一所小学教书。我认为剧本写得很有价值也很有才气,曾向文艺界领导举荐过。领导们看了作品也很欣赏。领导曾有意将他调进文艺界搞创作。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亦文亦画周翼南
收藏 引用
今日湖北 2002年 第9期 58-59页
作者: 冯今松
主业为作家而又兼习绘事,在文之余而手之画之,笔之舞之,以文人画进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境界者,古往今来,中国文坛不乏其人。说近的,我友周翼南就是一位。翼是位作家,是个多面手。未认识他之前,就读过他的小说、散文,还有电视连续剧...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文人栖身之所——读周翼南新著《书房画室》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 2003年 第4期 97-97页
作者: 包立民
春节刚过,我收到翼的一本新书。书名别致——《书房画室》,装帧也别致,烫金硬封面上画了一把躺椅,躺椅旁镂空挖出一长条,露出'书房画室'的书名。难为了书籍的设计者牛红,精心构思了这把躺椅,它既是书房画室的象征物,看到躺椅,可以联...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风骨与情怀——父亲周翼南和他的师友
收藏 引用
海内与海外 2023年 第10期 60-66页
作者: 周璐(文/图) 不详
父亲离开我们一周年了,但并不觉得他离开得很久。因为有父亲的文与画相伴,我一直以为他只是远行了——在浩瀚的宇宙中,不再有时空的束缚,如他一生潇洒脱俗的性情,如他那枚方印“随心所欲”.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父亲周翼南和他的引路人
收藏 引用
武汉文史资料 2023年 第8期 49-55页
作者: 周璐 长江日报《江花》
父亲周翼南离开我们一周年了,但并不觉得他离开得很久。因为有父亲的文与画相伴,我一直以为他只是远行了--在浩瀚的宇宙中,不再有时空的束缚,如他一生潇洒脱俗的性情,如他那枚方印“随心所欲”。父亲远行后,我陆陆续续整理他的文稿画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楼层——新“五一六”说
收藏 引用
源流 2000年 第3期 72-73页
作者: 包立民
澳门回归前夕,适逢内子五十小寿,邀了几位老友光临旧楼新房。老友中有漫画家方成、书画家林锴、诗文家刘征夫妇。其中数方成最长,已逾八旬,他自报"八十一岁半";林锴居二,刘征居三。从年龄上看,他们都比我大二十来岁,当属前辈,但他们都...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画外谈画和读画读人
收藏 引用
书城 1994年 第8期 18-19页
作者: 丹晨
一在我的案头置放着一册《画外谈画》的图书。已有许多时日。我不断翻看,每次都引发我很多感触,也很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那样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和困惑萦绕不去,使我着实烦躁了一些日子.《画外谈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画家韩羽的友朋信札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 2017年 第11期 102-105页
作者: 闻章
儒家讲五常:仁、义、礼、智、信。信是根。如果失了信,其他四项也难保障。因此孔子才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究的最是个信字,因此书札索性直接称为"信"。韩羽的一部《读信札记》,恰因书信而有。且也不仅...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写自己激动的东西
收藏 引用
新闻爱好者 1993年 第8期 21-21页
作者: 周树旗
在高中就读时,每当听说某某又发表了一篇文章时,那种自己想尝试的心情也就越急切了。于是,刚刚告别菁菁校园的我就忙于爬格子中,等待着奇迹的出现。似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年2月份,我那仅有二三十字的“青春寄语”终于在《人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读者·作者·编者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 2003年 第5期 1-1页
本刊今年元旦面世,短短三个月,就收到了全国各地不少读者的来信,其中很多是书画界前辈与名家,言辞中充满了爱护与鼓励,比如河北的王向东先生、山东的王欣荣先生、深圳的田原先生、江苏的杨箫旦先生、卞孝萱先生、湖北的周翼南先生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