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4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5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2 篇 医学
    • 48 篇 中医学
    • 41 篇 中西医结合
    • 1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8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7 篇 临床医学
  • 16 篇 教育学
    • 16 篇 教育学
  • 11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9 篇 文学
    • 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 篇 历史学
    • 5 篇 考古学
    • 2 篇 中国史
  • 5 篇 工学
    • 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林业工程
  • 4 篇 农学
    • 3 篇 林学
    • 1 篇 作物学
  • 3 篇 理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主题

  • 155 篇 古医书
  • 10 篇 《内经》
  • 8 篇 李时珍
  • 8 篇 医古文
  • 7 篇 古医籍
  • 7 篇 《本草纲目》
  • 7 篇 《黄帝内经》
  • 6 篇 养生
  • 6 篇 马王堆
  • 5 篇 中国医药学
  • 5 篇 中医
  • 5 篇 药用价值
  • 5 篇 《伤寒论》
  • 4 篇 古汉语
  • 4 篇 中医古籍
  • 4 篇 《伤寒杂病论》
  • 4 篇 中医文献
  • 3 篇 《足臂十一脉灸经》
  • 3 篇 素问
  • 3 篇 中医学院

机构

  • 3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3 篇 福建中医学院
  • 2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 篇 长春中医学院
  • 2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
  • 2 篇 南京中医学院
  • 2 篇 河南中医学院
  • 2 篇 上海中医学院
  • 1 篇 北京小汤山康复医...
  • 1 篇 深圳永生源生物技...
  • 1 篇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
  • 1 篇 湖北鄂州市中医院
  • 1 篇 山东东平
  • 1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
  • 1 篇 中医研究院中医文...
  • 1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1 篇 江苏省无锡市老年...
  • 1 篇 湖北中医学院
  • 1 篇 广西北海食品药品...
  • 1 篇 商南高中高三班

作者

  • 9 篇 马继兴
  • 7 篇 李书田
  • 4 篇 李晓梦
  • 3 篇 赖文
  • 3 篇 陈竹友
  • 3 篇 段逸山
  • 3 篇 张如青
  • 2 篇 王志成
  • 2 篇 毛良
  • 2 篇 许敬生
  • 2 篇 王延群
  • 2 篇 丁树栋
  • 2 篇 赵中振
  • 2 篇 崔仲平
  • 2 篇 陈开运
  • 1 篇 于文忠
  • 1 篇 石历闻
  • 1 篇 胡文权
  • 1 篇 周逸之
  • 1 篇 胡永年

语言

  • 15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古医书"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试谈古医书两组同义词的变化消长
收藏 引用
语言研究 2009年 第2期29卷 90-92页
作者: 王云路 王前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籍研究所 杭州310028
古医书中的"谷气、谷神"和"消化、腐熟、杀谷"是两组同义词,经过演变,"谷气"和"消化"保存下来,其他同义词则湮灭消失。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古医书中“阴阳”观及其文化考——以出土文献为起点
收藏 引用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 第1期40卷 103-110页
作者: 陈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872
在出土和传世医学文献中,"阴阳"由"物"抽象为"特性",再伦理化为人体所必须遵守的纲纪规定,是符合"阴阳"概念在秦汉以前哲学化的历史脉络。同时,它在医学理论中的形成还与个体对于自我"生命""身体"逐渐掌握的进程紧密相关。正是个人对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古医书的“脉”是血脉,非“灸疗感传”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史杂志 2002年 第2期32卷 125-127页
作者: 毛良 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 上海200032
古医书是1973年与1984年从湖南省马王堆和张家山两处西汉墓中出土,它包括有:、、、、、、、、、等多种代医籍,其中后六篇古医书,又被称为脉书.脉书的主要内容是论述人体脉的功 能和脉的分布,病脉所致的疾病及其治疗,病脉的诊断:循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古医书目录学源流考略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1年 第4期20卷 32-35页
作者: 邱彤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信息研究所
自刘向、刘歆父子之《别录》《七略》起,古医书目录逐渐增多,使得典目录学的内容更加充实。结合古医书目录学源流,针对综合性书目和专科书目逐一分析了古医书目录学的特色,指出了古医书目对典目录学具有补充和发展的作用,为利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古医书汉字通假原则及规律
收藏 引用
辽宁中医杂志 1988年 第1期 46-47页
作者: 李书田
汉字通假(又叫假借或通借),是人用字的一个突出特点。不识通假,在阅读和整理古医书时必将误释词义,曲解经文。兹就汉字通假谈以下两个问题。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古医书《脉法》诠释
收藏 引用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3年 第10期 44-45页
作者: 毛良 上海中医学院
《脉法》是一本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抄录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之后的古医书。全书十三行,约三百六十字。由于文字缺损较甚,尚不能了解其全部内容。但从已认出的一百八十余字研究而知,该书主要是叙述人体“十一脉”病证的治疗原则及灸...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阅读古医书的能力试析
收藏 引用
吉林中医药 1981年 第1期 56-58页
作者: 崔仲平 长春中医学院医文医史教研室
学生具备了阅读古医书的能力无疑是为了看懂古医书,以求从中吸取营养来丰富自己的中医学知识。然而,如何使学生阅读能力达到看懂古医书的水平?这是需要由多方面的因素来促成的了。这些因素应该包括需要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汉语知识...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外国藏家大肆收购古医书 专家呼吁应引起国人重视
收藏 引用
中医药国际参考 2007年 第3期 3-5页
很多珍贵宋元医书孤本流落海外,专家呼吁应引起国人重视。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以马王堆古医书补《汉语大字典》书证之不足
收藏 引用
中医文献杂志 2008年 第3期26卷 4-7页
作者: 李书田 辽宁中医药大学 沈阳110032
作为当今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一部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书中时有只列义项而书证阙如或书证晚出之处,这是让人感到十分遗憾的。马王堆古医书中的异文(包括今字、通假字、异体字),有些可以被称为始见书的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标点古医书要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1988年 第11期 70-71页
作者: 许敬生 河南中医学院
人进行句读是用“、”作标志,句标在末字之旁,读标在两字之间,以示区别。后来用“、”表示读,用“。”表示句,或是都用“。”来表示。这些只是把文句点断而已。我们今天标点书,不能只满足于把文句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