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3 篇 法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11 篇 变与常
  • 2 篇 学术
  • 2 篇 性与天道
  • 2 篇 同与统
  • 2 篇 玄学
  • 2 篇 张岱年
  • 1 篇 异与同
  • 1 篇 中国共产党
  • 1 篇 《世界文化与中国文...
  • 1 篇 近代中国
  • 1 篇 司马迁
  • 1 篇 精神谱系
  • 1 篇 change and const...
  • 1 篇 systematic learn...
  • 1 篇 道德
  • 1 篇 融合中西
  • 1 篇 以史为鉴
  • 1 篇 辩证文化观
  • 1 篇 政治学家
  • 1 篇 中国近代史

机构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1 篇 华东交通大学
  • 1 篇 南开大学
  • 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 篇 李存山
  • 2 篇 向世陵
  • 1 篇 张昭国
  • 1 篇 唐玉婷
  • 1 篇 叶春雷
  • 1 篇 高海波
  • 1 篇 王天宇
  • 1 篇 罗振亚
  • 1 篇 赵琪
  • 1 篇 张松

语言

  • 1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变与常"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变与常:近代法律制度建构的历史观照
收藏 引用
法制与社会 2013年 第23期 14-15页
作者: 张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自清末至民国,通过全面学习移植西法,建构起一个与西方大陆法系相似的"六法体系",而另一方面,却是人们生活实践和司法实践中的传统依然,形成制度与实践相背离的吊诡状态。归根溯源,乃是社会迁过程中""与""二者的张力结果。变与常...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文化的“”与“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4年 第3期 36-45+157页
作者: 李存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有""亦有"",""就是文化发展的革性、阶段性,""就是文化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孔子论三代之礼的相"因"与"损益",符合文化发展之""与""的辩证法。自汉代始立的"三纲",并非中国文化所"因"的道,而...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唯物·理想·解析——张岱年先生《道德之“”与“”》
收藏 引用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 第3期22卷 93-99页
作者: 高海波 清华大学哲学系 北京100084
张岱年先生早期受其兄张申府影响,试图将“罗素、列宁、孔子,三流合一”,具体来说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唯物论与逻辑分析方法及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三者结合起来”。张先生对于新旧道德关系的“”与“”的讨论也体现了这一点。张...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人的变与常
收藏 引用
党的建设 2021年 第5期 52-52页
作者: 叶春雷 不详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是一汪清泉,流动是它的态。若停滞了,就会成一汪死水。“”是一种自我更新,就像年年春天,树木会长出新叶。自我更新的过程。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建国以来革命精神谱系的“”与“
收藏 引用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4期 1-7页
作者: 张昭国 唐玉婷 中国人民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构筑起座座精神丰碑,赓续着中国革命精神谱系。这些具有强烈现实与历史鲜活性的精神链条,因谱写主体的多元、内涵的不断挖掘、时代价值的不同彰显而""得多姿...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汉魏晋学术的走向与玄学的兴起
收藏 引用
文史哲 2003年 第5期 71-76页
作者: 向世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北京100872
汉魏晋学术的走向是在“同”与“统”、“”与“”的纠结中向前推进的。不论是“三同”还是“一统”,天、道都是既又不 ,儒家天道必须为自身的合法性进行论证。百家之统合其实不在于学派的门户 ,而在于是否能够从理论上说明致...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汉魏晋学术的走向与玄学的兴起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 2003年 第11期 71-76页
作者: 向世陵
汉魏晋学术的走向是在“同”与“统”、“”与“”的纠结中向前推进的。不论是“三同”还是“一统”,天、道都是既又不,儒家天道必须为自身的合法性进行论证。百家之统合其实不在于学派的门户,而在于是否能够从理论上说明致...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要与别人不同”——西川诗歌论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批评 2015年 第3期 30-41+126页
作者: 罗振亚 南开大学文学院
西川最初的诗以接近、洞察事物内在不可知的秘密为最高宗旨,沉静简约、高贵精致。20世纪90年代后实现了自我"革命",为"大诗"的存在寻找可能,书写对象与情感体验不再纯粹,非诗文体的成分大量进入文本,频繁启用现代性艺术手段。西川从"...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对贾谊以史为鉴思想的几点思考
收藏 引用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12年 111-120页
作者: 赵琪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贾谊的《陈政事疏》本针对汉初现实问题而发,然其立论的依据乃来自对历史的借鉴;其《过秦》本为总结秦亡教训而作,然其旨归乃在为分析现实问题提供依据,两者虽然角度不同,但思路是一致的,都是贾谊以史为鉴思想的具体体现。贾谊以史为鉴...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重读张岱年先生的《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十周年
收藏 引用
衡水学院学报 2014年 第6期16卷 48-52页
作者: 李存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张岱年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运用辩证法而深入到"文化之实相",提出了文化的"整"与"分"、""与""、"异"与"同"的辩证文化观,这一思想根源于他在1933年发表的《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张先生在30年代主张的文化的"创造的综合",以及他在...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