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3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 篇 教育学
    • 34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28 篇 哲学
    • 28 篇 哲学
  • 10 篇 法学
    • 1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政治学
  • 9 篇 文学
    • 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 篇 新闻传播学
  • 6 篇 管理学
    • 3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主题

  • 87 篇 反求诸己
  • 11 篇 孟子
  • 3 篇 儒家
  • 3 篇 性善论
  • 3 篇
  • 3 篇 行有不得
  • 3 篇 天人合一
  • 3 篇 自省
  • 3 篇 君子
  • 3 篇 吾日三省吾身
  • 3 篇 孔子
  • 3 篇 自我反省
  • 2 篇 内在超越
  • 2 篇 内省
  • 2 篇 三才相通
  • 2 篇 公孙丑
  • 2 篇 内圣外王
  • 2 篇 “尚贤”治理
  • 2 篇 中国传统文化
  • 2 篇 为己

机构

  • 3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3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西南大学
  • 2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闽南师范大学
  • 1 篇 临沂师范学院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重庆市璧山区御湖...
  • 1 篇 石家庄军械工程学...
  • 1 篇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
  • 1 篇 合众资源
  • 1 篇 山东省嘉祥县第一...
  • 1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1 篇 西北政法大学
  • 1 篇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
  • 1 篇 珠海市田家炳中学

作者

  • 2 篇 蒋银
  • 2 篇 方麟
  • 2 篇 钟海连
  • 2 篇 徐佰义
  • 1 篇 向长源
  • 1 篇 杨学聪
  • 1 篇 明月
  • 1 篇 钟治民
  • 1 篇 李彦坤
  • 1 篇 赵东
  • 1 篇 傅琳凯
  • 1 篇 杨晓光
  • 1 篇 王海东
  • 1 篇 王红梅
  • 1 篇 雷雪敏
  • 1 篇 李华
  • 1 篇 雷宗达
  • 1 篇 姬丽君
  • 1 篇 李圣雷
  • 1 篇 刘玉杰

语言

  • 8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反求诸己"
8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反求诸己
收藏 引用
高中生之友 2022年 第13期 20-21页
作者: 宋桂奇 不详
节选文段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节选自《列子·说符》)注释①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道家杨朱学派...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儒家反求诸己思想的发展及其时代价值
论儒家反求诸己思想的发展及其时代价值
收藏 引用
作者: 马晓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我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的灿烂文化,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儒家思想产生于先秦,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孔子孟子等大家的发展下兴盛起来。其中孟子有一言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推演开来就是说人们应该注重自省,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本...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反求诸己 到底是谁的错
收藏 引用
少儿国学 2021年 第13期 46-47页
作者: 方麟 不详
反省自己的言行于内心。"反求诸己"是孟子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孟子秉承了儒家的主张,认为人的德行与功业的确立,从根本上取决于自身的修养。因此,如果自己的言语行事不能获得认可与赞赏,不应归咎于他人的误解,而应反省自己的言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反求诸己 做践行“八荣八耻”的模范一代
收藏 引用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 第5期6卷 8-9页
作者: 江雪茹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江苏无锡214063
“八荣八耻”不仅树立了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标准,而且还站在关注未来的高度给青少年树起了一根道德的标杆,以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大学生应具备反求诸己的思维品格,身体力行,争做践行“八荣八耻...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反求诸己 才能“知行合一”——对大学生修身教育的思考
收藏 引用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 第11期8卷 155-,157页
作者: 刘中华 辽东学院 辽宁丹东118001
当代大学生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时代的挑战,以什么样的姿态跨进新世纪,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因此,要使高校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四有”新人,除了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的教育,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修身教育。如何对大学生进...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视角向内,反求诸己
收藏 引用
光彩 2020年 第11期 22-27页
作者: 买佳豪 不详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打造"融合产业",深入国内"下沉市场",不断完善自己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并与国际市场进行良性互动,或许是国内很多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一道时代命。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儒学工夫视域下王艮“反求诸己”的向度
收藏 引用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 第4期36卷 86-90,124页
作者: 张爱萍 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乌鲁木齐830017
工夫论是宋明理学明确提出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是指道德主体为提升修养境界而付出的行为实践。“反求诸己”作为工夫范围内贯穿始终的线索,自然成为关注的重点。“反求诸己”的明确提出最早见于孟子,他认为在面对物欲对本心的遮蔽中,“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执弓挟矢,反求诸己:从《论语》的君子之射说起
收藏 引用
团结 2020年 第4期 70-72页
作者: 董婧宸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论语·八佾》中,曾经如是记载孔子对“君子之争”的讨论: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在孔子看来,最能体现竞争的君子风度的场合,在于射箭。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这就要回到周代礼乐文明的历史背景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道德律令”与“反求诸己
收藏 引用
传承 2015年 第4期 132-134页
作者: 刘艳娜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道德律令"和"反求诸己"分别是康德和孟子伦理思想的重要观念。康德是德国乃至整个哲学史上的重要哲学家之一,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继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通过"道德律令"和"反求诸己"这两个观念的分析探索来理解康德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述儒家“为仁由己,反求诸己”的精神脉络
收藏 引用
今古文创 2021年 第5期 42-43页
作者: 曹涛 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研究巫觋文化、祭祀文化、礼乐文化、"天人合一"思想演变过程,对于理解儒家"为仁由己"精神内涵的来源和内容有重要价值,从人生价值目标,道德内容是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乐于学、躬于实践,以及反思实践效果来阐述"为仁由己,反求诸己"的精神...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