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4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6 篇 历史学
    • 57 篇 中国史
    • 8 篇 考古学
    • 3 篇 世界史
  • 48 篇 文学
    • 3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5 篇 教育学
  • 24 篇 艺术学
    • 1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8 篇 美术学
    • 2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5 篇 法学
    • 8 篇 政治学
    • 2 篇 社会学
    • 2 篇 民族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8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哲学
    • 7 篇 哲学
  • 2 篇 军事学
    • 2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医学

主题

  • 183 篇 历史形象
  • 18 篇 文学形象
  • 9 篇 历史人物
  • 9 篇 艺术形象
  • 6 篇 曹操
  • 4 篇 民间形象
  • 3 篇 历史事件
  • 3 篇 司马迁
  • 3 篇 《三国演义》
  • 3 篇 历史书写
  • 3 篇 《三国志》
  • 3 篇 历史教学
  • 3 篇 民国
  • 3 篇 关羽
  • 2 篇 颜真卿
  • 2 篇 形象思维
  • 2 篇 后见之明
  • 2 篇 中国新诗
  • 2 篇 日常
  • 2 篇 弘治年间

机构

  • 7 篇 南京大学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4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3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3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3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3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海南师范大学
  • 2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
  • 2 篇 北方民族大学
  • 2 篇 安徽大学
  • 2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 篇 长江大学
  • 2 篇 河南大学
  • 2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南开大学

作者

  • 2 篇 毛瑞方
  • 2 篇 梁孝菊
  • 2 篇 孙丰英
  • 2 篇 王安宇
  • 2 篇 翟士航
  • 2 篇 张梦雨
  • 2 篇 马忠文
  • 2 篇 朱建伟
  • 2 篇 李凭
  • 2 篇 杭春晓
  • 1 篇 王静仪
  • 1 篇 胡阿祥
  • 1 篇 朱寅
  • 1 篇 李燕
  • 1 篇 朱兴和
  • 1 篇 方蒙
  • 1 篇 黄伟
  • 1 篇 曹道远
  • 1 篇 王慧
  • 1 篇 刘凌凇

语言

  • 18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历史形象"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明主抑或昏君?——前秦皇帝苻生历史形象再定位
收藏 引用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2期20卷 217-220页
作者: 杨帆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历阅《十六国春秋》、《晋书》、《资治通鉴》等史典,前秦王苻生无不以暴虐残忍、昏酒好色现于世人,然而,细加考证和推敲,前秦王苻生并非如史典所述那样不讲仁义德政、野蛮残暴、淫荡昏庸,其历史形象应重新定位。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两汉“周公辅成王”历史形象的变迁
收藏 引用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4期13卷 151-154页
作者: 王紫微 于志飞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100871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100029
两汉之际,由于王莽当权时极力宣扬"周公称王"的历史纪录,并将周公的历史形象和王莽本人的政治形象几乎融为一体,作为儒家先驱的周公形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为了恢复汉朝的正统地位、巩固君臣之间的尊卑伦理,东汉政权开始重新塑造世...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王徵历史形象的演变
收藏 引用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2期28卷 66-69页
作者: 毛瑞方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 北京100875
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他们的文化意义却可以不断地与时俱进。自晚明以来,学界曾将王徵前后诠释为"忠臣义士"、"科学家"、"天主教徒"等几种不同的历史形象,而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似乎更应被诠释为"跨文化传播者",因...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三国志》看诸葛亮的历史形象
收藏 引用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7年 第1X期 48-50页
作者: 王若颖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千百年来,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把诸葛亮奉为中国古代社会忠臣贤相的圭果、智慧与忠诚的化身。然而,为人们所熟知的这一形象乃是被后人加工、美化,塑造出的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即塑成形象(Portrayed-Image),与诸葛亮这一真实存在的历史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撩开历史的面纱——周瑜历史形象的一种解读
收藏 引用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 第1期29卷 8-10页
作者: 王菊芹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河南济源454650
翻开正史,周瑜基本上是作为正面人物出现的。人品、相貌、忠诚、名声、战略、统军作战能力、雄烈英迈和温润儒雅集于一身,这些使他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诸葛亮成为后世楷模,而周瑜成为他的陪衬,最多成为后人羡慕的对象,这是中国传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犹太女性的历史形象与美国犹太女性文学
收藏 引用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 第1期13卷 35-37页
作者: 何小颖 许昌学院 河南许昌461000
审视主要历史文献中的犹太女性形象,我们发现即使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古代犹太社会,女性也并非只是逆来顺受或在宗教和政治等领域毫无作为和影响。相反,从圣经时代开始,就出现了具有独立和叛逆精神的犹太女性。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易太子事件及惠帝朝政绩看汉惠帝——对汉惠帝历史形象的再思考
收藏 引用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2期15卷 4-7页
作者: 陆擎宇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陕西西安710069
从汉惠帝为太子时群臣力保他继位,而当时群臣并未儒家化,亦未与吕氏结盟的史实来看,汉惠帝应有杰出的德行与才能;从惠帝朝取得的政绩以及惠帝与高后政策的不同来看,惠帝朝之政绩应归功于惠帝本人。这从汉惠帝为太子及为国君的两个时期考...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嵇绍历史形象及嵇氏家族兴衰初探
收藏 引用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 第18期213卷 49-51页
作者: 佘欣宇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三国归晋后,司马氏称王于天下。然太康之治后,西晋政治形势急转直下,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的发生更不断动摇着西晋立国之根基。在王朝不可避免地由盛转衰之时,往往不乏忠义之士挺身而出以毁家纾难,嵇绍是竹林名士嵇康之子,虽然其父耻于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司马迁历史形象建构的史实辨正
收藏 引用
山西档案 2018年 第2期 171-173页
作者: 田瑞文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司马迁自觉地建构了自我发愤著书的历史形象。他一方面凸显武帝与李广利的裙带关系,另一方面极言李广利才能平庸,从而达到武帝因李夫人而偏袒李广利,罪责于己、遂致宫刑的叙事效果。《汉书》则进一步加强了对武、李情深以及李广利才能...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相对主义观念关照下的历史形象——历史可知性散论
收藏 引用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 第2期24卷 79-80页
作者: 王雪梅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湖北武汉200240
历史的可知性问题作为历史哲学的元问题之一,是个极富魅力的理论领域。本文试图从对历史研究主体的认识能力及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两个方面的分析来阐述历史的相对可知性。正由于历史的相对可知性,才使我们有可能和必要不断地去超越可知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