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文学
    • 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10 篇 卖文
  • 2 篇 《促织》
  • 2 篇 博尔赫斯
  • 2 篇 蒲松龄
  • 2 篇 《一千零一夜》
  • 2 篇 《聊斋志异》
  • 1 篇 经历
  • 1 篇 治印
  • 1 篇 四十年代
  • 1 篇 茅盾
  • 1 篇 行画
  • 1 篇 沉沦
  • 1 篇 贰臣
  • 1 篇 《紫罗兰》
  • 1 篇 率真
  • 1 篇 商业化
  • 1 篇 刘文典
  • 1 篇 袁于令
  • 1 篇 自由职业
  • 1 篇 谋生方式

机构

  • 2 篇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
  • 1 篇 中央美术学院
  • 1 篇 咸阳师范学院
  • 1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深圳大学
  • 1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1 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作者

  • 2 篇 朱静
  • 1 篇 陆嘉淇
  • 1 篇 李惠敏
  • 1 篇 石雷
  • 1 篇 张红娟
  • 1 篇 甘映红
  • 1 篇 姚一鸣
  • 1 篇 安永欣
  • 1 篇 王桂妹
  • 1 篇 赵海霞

语言

  • 1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卖文"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卖文”与“治印”:20世纪40年代文人学者谋生方式的道德之辨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 2012年 第1期 129-133页
作者: 王桂妹 吉林大学文学院
20世纪40年代,"闻一多解聘刘文典"构成了西南联大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并被后来的研究者解读为关于知识分子的道德评判。本文基于对于这一是非鲜明的价值判断的质疑,从文学、文化、道德的多重角度辨析40年代知识者的两种谋生方式——"卖...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晚唐文人及南宋江湖派卖文现象比较
收藏 引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第4期26卷 54-55,65页
作者: 陆嘉淇 深圳大学文学院 广东深圳518060
中晚唐文人的"卖文"现象还是极个别和偶然的阶段,尽管某些谒客以"卖文"的方式与达官贵人交往,但他们更多的是将"卖文"作为一种体现自身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手段,而南宋江湖派诗人多数以卖诗为生,却也并非完全心甘情愿。从两者卖文现象...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张爱玲四十年代的日常收入有多少
收藏 引用
各界 2022年 第3期 32-34页
作者: 姚一鸣 不详
《紫罗兰》杂志主编周瘦鹃曾在文章中提起过张爱玲生活的精致与华贵,作为一个自由作家,张爱玲的日常收入究竟有多少?她对从事自由职业,卖文赚钱又是怎样的态度?她的金钱观、经济观又是怎样的呢?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商业化视境中的茅盾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 2009年 第1期29卷 109-113页
作者: 李惠敏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91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商业化的背景下,"卖文"的生活方式给茅盾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深刻影响。茅盾那种游走于创作与杂著之间的选择、对小说创作日渐疏远的态度、"卖文"的急迫所导致的作品的"半肢瘫"现象、写作计划的缩水以及编辑约稿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社会身份看李渔的小说与戏曲创作
收藏 引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 第1期13卷 119-123,108页
作者: 甘映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南昌33003
从市井文化需求出发,再结合自身才情,李渔写出了一系列以"奇""巧"取胜的小说与戏曲作品。李渔之所以专注于此类作品的创作,是因为他通过"卖文"可以有效地解决生计问题,这也导致李渔的创作动因及作品效果不同于其他"著文章自娱"或"文以载...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特立独行一“笠翁”——李渔的人格解析
收藏 引用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 第5期23卷 97-100页
作者: 赵海霞 张红娟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陕西咸阳712000
作为一介布衣的李渔,在当时是妇孺皆知,而对他的评价却毁誉并存。李渔一生坎坷,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如愿,在生活的压力和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他走上了卖文的道路,也因为他四处干谒,而遭到一些人的诟病。李渔是靠自己的才能谋生,虽...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生涯画笔兼诗笔--浅析唐寅书画为业的生存方式
收藏 引用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9年 第1期 31-34页
作者: 安永欣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讲师
30岁之后,唐寅的经济一直比较拮据,甚至一度非常困苦。卖文和卖画是他最重要的谋生手段。本文以相关文献资料为主,结合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考察了唐寅的经济情况,分析出他卖文、卖画的事实和形式,并借此呈现了当时社会环境中书画交易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易代之际袁于令事迹心态发微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1年 第1期38卷 87-88页
作者: 石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北京100732
明季士人尽管认为名节重于生命,但大批士人还是选择在新朝重新生存下来,惜名节者不仕新朝,远遁山林,回思故国,中心彷徨;而名高者则多为新朝所网罗,成为朝野訾议不齿的贰臣;名微者又不免沉沦俗世,以卖文维持生计。他们的心路历程以各自...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感于民情 怆恻欲泣--《促织》“异史氏曰”中“民本”思想的三重表达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 第11期 156-157页
作者: 朱静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被博尔赫斯赞为“东方的《一千零一夜》”。但与其身后的荣耀相比,蒲松龄生前却是在“载笔以耕,卖文为活”(《上健川汪邑侯启》)中度过一生的。他“落拓名场五十秋,不成一事雪盈头”(《蒙朋赐贺》)。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感于民情,怆恻欲泣——《促织》中“民本”思想的三重表达
收藏 引用
读写月报 2021年 第22期 14-15页
作者: 朱静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蒲松龄是中国古代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他的《聊斋志异》被博尔赫斯赞为"东方的《一千零一夜》"。但与其身后的荣耀相比,蒲松龄却是在"载笔以耕,卖文为活"(《上健川汪邑侯书》)中度过一生的。他"落拓名场五十秋,不成一事雪盈头"(《蒙朋赐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