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艺术学
    • 5 篇 美术学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9 篇 十六罗汉图
  • 2 篇 石涛
  • 2 篇 贯休
  • 1 篇 浙江省
  • 1 篇 微型雕刻
  • 1 篇 情节性
  • 1 篇
  • 1 篇 元代罗汉
  • 1 篇 风格断裂
  • 1 篇 降龙
  • 1 篇 用线
  • 1 篇 阿罗汉
  • 1 篇 乾隆皇帝
  • 1 篇 陆信忠
  • 1 篇 雕刻艺术
  • 1 篇 十八罗汉图
  • 1 篇 晚明心学
  • 1 篇 博物馆藏
  • 1 篇 宫内厅
  • 1 篇 玉山子

机构

  • 1 篇 兰州交通大学
  • 1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西安美术学院
  • 1 篇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
  • 1 篇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 1 篇 数字图像企业

作者

  • 1 篇 白杨
  • 1 篇 车旭东
  • 1 篇 徐继宏
  • 1 篇 唐勇
  • 1 篇 蔡学海
  • 1 篇 刘晞仪
  • 1 篇 家方
  • 1 篇 许嘉欣
  • 1 篇 nick pearce
  • 1 篇 谢咏桔
  • 1 篇 李辉

语言

  • 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十六罗汉图"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降龙归瓶:石涛《十六罗汉图》卷的核心与寄托
收藏 引用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0年 第6期 16-32,108,109页
作者: 刘晞仪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十六罗汉是中国人物画中最古老而流行的题材之一,历代画作的母题和构有大致模式,其中的降龙罗汉惯例持钵。石涛的《十六罗汉图》卷却在中段用约略三分之一的幅面描绘一罗汉持瓶降龙,此段云水澎湃,龙颜惊愤,迥异他段的清和闲散。降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宫内厅本贯休《十六罗汉图》考辨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 2023年 第9期 41-50页
作者: 李辉 兰州交通大学
本文通过对历史上贯休罗汉像的文献梳理,总结出贯休罗汉在历史流传过程中形成的两大系统:一是怀玉山系统,包括圣因寺本十六罗汉石刻及拓片、宫内厅本《十六罗汉图》等;二是蜀传系统,包括新发现于四川的单尊罗汉像、高台寺本《十八罗...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心与物的感悟 ——谈贯休的禅画艺术与其《十六罗汉图
心与物的感悟 ——谈贯休的禅画艺术与其《十六罗汉图》
收藏 引用
作者: 蔡学海 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贯休是我国五代时期的极其重要的一位禅画家,在诗书画上都有着很高的成就。但一般的绘画史对于贯休的介绍都仅是只言片语,在为数不多的几家研究成果中,也多仅关注他的生平履历,师承及艺术风格特色的综合性评述,绝少涉及对其代表作的具...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南宋陆信忠《十六罗汉图》研究
南宋陆信忠《十六罗汉图》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许嘉欣 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南宋时期,宁波地区经济繁荣,海事发达,是南宋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之一,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尤为兴盛。罗汉信仰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水陆法会的兴盛而日益受到重视。大量的市场需求推动了罗汉画的发展,这些宁波地区所产...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元代散佚十八罗汉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7年 第2期 115-119页
作者: 车旭东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本文搜集到分藏于各博物馆和单位以及散佚的罗汉轴14件,因笔墨、款署、风格、材质、尺寸一致或非常接近,研究认定原应属同一套十八罗汉。为研究其画史意义,首先对十八罗汉示源流进行梳理,并统计和分析了宋元时期存世的十六和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走近贯休
收藏 引用
小说界 2016年 第3期 4-20页
作者: 家方 数字像企业
多年前,一位老同学声称要约我去看一张奇画.她叫张由,是我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同班同学,现在是小有名气的中国画山水画家.她对我说这话时,以一种从未有过的表情.我顿时困惑起来.她又以似乎心不在焉的神情,吐出三个字:人物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玲珑世界:清代玉山子
收藏 引用
美成在久 2016年 第4期 70-81页
作者: Nick Pearce 白杨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文化及创意艺术学院
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用以代表有益心身和谐的自然环境,或表达与宇宙、心灵相关的观念取向。五代及北宋以来,山水案频频入画,为人们所熟悉。对山的表现可追溯至更早。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精微世界雕出气象万千
收藏 引用
文化交流 2016年 第12期 61-63页
作者: 徐继宏
精微艺术雕刻由微型雕刻向“精细”“精致”“精巧”“精美”拓展而来.一般说,微型雕刻注重雕,精微雕刻注重刻与绘.精微雕刻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形巧而艺精、技微而术全,展现的是万千气象、恢宏华章,因此又被称为“神刻意雕”.
来源: 评论
石涛《十六罗汉应真卷》的用线与造型
收藏 引用
艺术大观 2021年 第19期 30-31页
作者: 谢咏桔 唐勇 四川师范大学
石涛作为清初四僧之一,他一生历经坎坷,残酷的现实和不羁的性格造就了他作品的不凡与伟大。作为寄托石涛个人潜心修道,不务名利的作品《十六罗汉应真卷》,其中无论是布局安排,还是墨法、笔法的运用,都有值得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独创性。...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