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2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 篇 艺术学
    • 1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7 篇 哲学
    • 7 篇 哲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主题

  • 26 篇 剧诗说
  • 12 篇 张庚
  • 6 篇 中国戏曲
  • 4 篇 戏曲现代化
  • 4 篇 戏曲
  • 3 篇 戏曲艺术
  • 3 篇 危机与振兴
  • 3 篇 美学体系
  • 3 篇 戏曲理论
  • 3 篇 戏剧观
  • 2 篇 戏曲美学思想
  • 2 篇 戏剧理论
  • 2 篇 戏曲美学理论
  • 2 篇 理论贡献
  • 2 篇 歌舞演故事
  • 2 篇 戏曲剧本
  • 1 篇 物感
  • 1 篇 哲学思维
  • 1 篇 话语体系建设
  • 1 篇 美学话语

机构

  • 4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
  • 1 篇 中央戏剧学院
  • 1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
  • 1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
  • 1 篇 厦门大学
  • 1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1 篇 上海戏剧学院

作者

  • 3 篇 安葵
  • 3 篇 刘涛
  • 3 篇 汪余礼
  • 3 篇 吴民
  • 2 篇 沈达人
  • 2 篇 张莉
  • 1 篇 张锋
  • 1 篇 张伯昭
  • 1 篇 庄清华
  • 1 篇 张伟品
  • 1 篇 何玉人
  • 1 篇 雷利
  • 1 篇 王肯
  • 1 篇 廖奔

语言

  • 2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剧诗说"
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张庚剧诗说辨析——与施旭升先生商榷
收藏 引用
艺术 1998年 第3期 70-76页
作者: 安葵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施旭升先生在《戏艺术》1997第二期上发表了《论中国戏曲的乐本体——兼评“》一文。施先生为了确立自己的“乐本体”理论,先花力气把张庚先生的“批驳了一番,并且给它加上了一个重重的罪名:“从艺术实践来看,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剧诗说”析疑
收藏 引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2期36卷 54-57页
作者: 刘涛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张庚"剧诗说"是在传统曲学影响下,借用西方的概念,并结合中国戏的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剧诗说"在肯定戏曲与中国古典歌艺术传统的密切关联、揭示戏曲的"化"本性、抒情写意的特质及编演上对"意"的追求诸方面都有着独到的理论价值...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剧诗说”与“表演中心论”——试析张庚的戏曲本质论及其内在张力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 2005年 第2期26卷 22-28页
作者: 汪余礼
张庚“剧诗说”的重心不在论证戏曲“本质是什么”,而在明歌、话、戏曲本“应当怎么样”;它虽然深刻地揭示了戏曲文学的化本性,但并不能完全代表张庚的戏曲本质观。事实上,张庚的戏曲本质论是由两种学组成的:“剧诗说”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的最高境界是——学习张庚“剧诗说”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 2013年 第3期34卷 1-4页
作者: 张伯昭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古希腊人以航海冒险闻名,被西方人称之为“英雄时代”,“希腊人把理想化为人身,名之日神,名之日半神,名之日英雄……这种人物当然不会,也不应该,日常经见人的话,所以他们一出口就成了了。是悲最好的体裁,直到现代,...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西剧诗说辨正——浅析对“中国”与“剧诗说”的两种误读
收藏 引用
山花 2012年 第4期 151-152页
作者: 张莉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
""又称为"戏",这一概念是戏美学中的核心概念,最早是由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提出的。黑格尔在论述""的概念时断言中国没有发达的戏,只有其萌芽。而张庚则根据他自己长期的戏曲探索实践,借用西方""概念来诠释中...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浅析张庚“剧诗说”的形成与特色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 2012年 第1期 90-90页
作者: 张莉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
文章主要探讨了戏理论家张庚根据戏曲探索实践,借用西方""的概念阐释中国戏曲艺术的本质特征,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剧诗说"。张庚的剧诗说并非是对西方剧诗说的移植与改造,而是借用了西方的""概念,展示了以""为核心的新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剧诗说”与“表演中心论”
收藏 引用
舞台艺术 2005年 第6期
作者: 汪余礼
张庚“剧诗说”的重心不在论证戏曲“本质是什么”,而在明歌、话、戏曲本“应当怎么样”;它虽然深刻地揭示了戏曲文学的化本性,但并不能完全代表张庚的戏曲本质观。事实上,张庚的戏曲本质论是由两种学组成的:“剧诗说...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把戏曲学话语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收藏 引用
艺术学研究 2025年
作者: 安葵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中国戏曲有着丰富的话语资源,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技术话语层次、理论话语层次和美学话语层次。应以“剧诗说”美学思想为统领,以标志戏曲艺术特点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等词语为核心话语,把三个层次的话语贯通起来,在实践中不...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戏曲艺术精神与戏曲现代化——张庚戏曲美学思想初探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04年 第2期 41-48页
作者: 刘涛 武汉大学艺术系 430072
戏曲现代化是张庚先生一生戏探索的重心。他在长期的探索中 ,逐渐形成了对于中国戏曲艺术具有本质性认识的“剧诗说”。张庚先生对戏曲艺术精神的理解又落实为对戏曲现代戏的理论实践。这给我们的戏曲研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程式的继...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戏曲现代化:理论、现象与途径
收藏 引用
艺术 2021年 第4期 15-25页
作者: 张伟品 上海戏学院戏曲学院
受西方戏文化冲击而开始的"戏曲现代化",在1949年以后成为国家层面的文化运动。理论上张庚发表"剧诗说",主张创作过程中"文学性前置",成为戏曲理论主流。2004年至2008年,吕效平教授对"现代戏曲"作出系统阐述,认为"现代戏曲"作为一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