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 篇 艺术学
    • 9 篇 美术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主题

  • 13 篇 刘万琪
  • 3 篇 雕塑作品
  • 3 篇 雕塑
  • 2 篇 贵州文化
  • 2 篇 城市雕塑
  • 2 篇 董克俊
  • 2 篇 雕塑专业
  • 2 篇 贵州
  • 1 篇 竹根雕
  • 1 篇 陶艺家
  • 1 篇 张闻天
  • 1 篇 上左
  • 1 篇 亨利·摩尔
  • 1 篇 范新林
  • 1 篇 选手
  • 1 篇 毛泽东
  • 1 篇 山东艺术学院
  • 1 篇 民间工艺美术
  • 1 篇 现代艺术家
  • 1 篇 艺术语言

机构

  • 1 篇 国美术家协会
  • 1 篇 中国雕塑专业委员...
  • 1 篇 贵州华工工具注塑...
  • 1 篇 贵州大学
  • 1 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作者

  • 2 篇 曾书慧
  • 1 篇 陈培一
  • 1 篇 慧文
  • 1 篇 邹文
  • 1 篇 刘万琪
  • 1 篇 罗强烈
  • 1 篇 徐永涛
  • 1 篇 陈龙

语言

  • 1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刘万琪"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选自田世信、刘万琪雕塑展览
收藏 引用
美术 1989年 第5期 34-35页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刘万琪:行走肆间的“雕塑人生”
收藏 引用
当代贵州 2020年 第42期 56-57页
作者: 曾书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说起“刘万琪”三个字,大部分人或许并无印象。但若你能够看一眼他的雕塑作品,一定会惊叹道:这个我好像在哪见过!或许是公园某座雕塑,博物馆的某幅壁画,又或者是哪个小卖场几经模仿后形似的小摆设。《雕塑》杂志,中国乃至亚洲唯一的雕...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族风范 家国情怀——著名雕塑家刘万琪及其艺术简述
收藏 引用
雕塑 2019年 第5期 60-67页
作者: 徐永涛 不详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云贵高原上活跃着这样一位雕塑家--他先后毕业于四川美院、中央美院,接受了现代艺术思维并掌握了成熟的雕塑创作与表现技法,因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原因,他由四川客居贵州,在华丽深厚的巴蜀文化浸染下接受了神秘...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刘万琪雕塑艺术展”在贵州省文化馆展出
收藏 引用
群文天地(贵州) 2022年 第2期 36-38页
作者: 刘万琪 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刘万琪先生用雕塑凝固了瞬间,定格了眼前的视界。物象被他遴选,滞留在时光一隅,光阴刻下了痕迹。雕塑与痕迹,一切都关乎刘万琪先生曾经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大情小事和时光记忆。先生早年曾在贵州省文化馆工作过,这里给他留下过难忘的回忆。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东方的亨利·摩尔——刘万琪雕塑艺术赏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文艺家 2017年 第12期 35-36页
作者: 陈龙 贵州华工工具注塑有限公司板桥艺术村分公司
赏析刘万琪先生的雕塑,大致从他艺术经历的三个方面入手:艺术与生活的淬炼;古风民风的融合;执着的探索。总结刘万琪先生的艺术成就、对雕塑艺术的贡献。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感动“历史转折” ——刘万琪、廖凯新作解读
收藏 引用
雕塑 2005年 第3期 18-21页
作者: 陈培一
致《雕塑》杂志培一同志: 忽接贵州刘万琪先生来函,寄来为遵义会议纪念馆所创作的《历史转折》群雕照片。我认为这是革命历史题材的一种成功的探索,相当生动、真实地体现了当时的艰苦环境和战斗气氛,特别是毛泽东主席的高瞻远瞩、料敌...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国之大匠”刘万琪  010
收藏 引用
贵州日报
作者: 曾书慧
《雕塑》杂志,中国乃至亚洲唯一的雕塑专业刊物。8月23日,贵州省艺术家刘万琪获《雕塑》杂志2019年“国之大匠”称号,这亦是雕塑界的最高荣誉。说起“刘万琪”三个字,普通人或许并无印象。但若你能够看一眼他的雕塑作品,一定会惊叹道:... 详细信息
来源: cnki报纸 评论
田世信 刘万琪雕塑作品选登
收藏 引用
装饰 1989年 第2期 53-53页
~~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参赛的目的就是学习——对贵州选手刘万琪的采访
收藏 引用
雕塑 2000年 第S1期 64-页
作者: 慧文
采访刘万琪是在他临行前的10分钟,虽然时间紧迫,他还是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年逾六旬的刘万琪,对参赛的年轻人赞不绝口,短短几分钟,记者已被他谦虚、诚恳的态度所打动,而他作为贵州的选手,在本次大奖赛中也夺得了木雕组的奖。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高原神话——论“贵州现象”的文化意义
收藏 引用
美术 1990年 第6期 8-14页
作者: 罗强烈
作者、读者和文本,都是在文化的系统中取得形式和存在;任何文本化的行动,都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关系:文本和前文本关系,文本和社会亚文本关系,文本和后文本即读者反应的关系。——我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美术中“贵州现象”的文化意义。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