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 篇 期刊文献
  • 1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1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 篇 历史学
    • 10 篇 考古学
    • 8 篇 中国史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17 篇 冯汉骥
  • 5 篇 童恩正
  • 3 篇 西南考古
  • 2 篇 西南博物院
  • 2 篇 西南地区
  • 2 篇 民族考古
  • 2 篇 先生
  • 2 篇 蒙文通
  • 1 篇 马长寿
  • 1 篇 东周秦汉
  • 1 篇 探沟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墓主
  • 1 篇 广汉
  • 1 篇 考古学报
  • 1 篇 科幻小说
  • 1 篇 李学勤
  • 1 篇 湖北省图书馆
  • 1 篇 中国
  • 1 篇 俞平伯

机构

  • 3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
  • 1 篇 成都南光机器厂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
  • 1 篇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
  • 1 篇 厦门大学
  • 1 篇 云南大学

作者

  • 2 篇 查晓英
  • 1 篇 夏伙根
  • 1 篇 李小红
  • 1 篇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
  • 1 篇 蒙默
  • 1 篇 向明文
  • 1 篇 陶襄
  • 1 篇 朱立文
  • 1 篇 范勇
  • 1 篇 冯士美
  • 1 篇 赵殿增
  • 1 篇 王可万
  • 1 篇 辜永碧
  • 1 篇 王方捷
  • 1 篇 童恩正

语言

  • 1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冯汉骥"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收藏 引用
2001年
作者: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编
本书所收的论文,均为历届四川大学校友们考古学研究方面的新作,共30余篇,其中包括“关于资阳人头骨化石问题”、“齐家文化玉器的几个问题”等。
来源: 汇雅图书(南通市图书馆... 评论
冯汉骥先生与西南博物院
收藏 引用
长江文明 2011年 第2期 37-45,137页
作者: 夏伙根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西南博物院(1951~1955)是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前身,在当时是面向整个西南地区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冯汉骥先生曾担任西南博物院副院长,于考古调查与发掘、藏品管理、陈列与展览等方面颇费心力,为西南博物院的筹备、成立以及发展做...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回忆先父冯汉骥
收藏 引用
长江文明 2011年 第2期 31-36页
作者: 士美 成都南光机器厂
冯汉骥先生是西南考古学奠基人之一,他的求学及工作经历对我们极富启发性。20世纪50年代初冯汉骥先生在西南博物院工作时期的数件往事,体现了先生昂扬的学术热情,扎实的专业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正直的学者品格。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易均室任职湖北省图书馆辨考——兼论孙述万、冯汉骥任职时限
收藏 引用
图书情报论坛 2012年 第6期 49-57页
作者: 王可万
1927年潜江易均室先生应湖北省主席张知本之请出任省立图书馆馆长,并主持编撰了第一部《湖北省立图书馆图书目录》,但该馆馆史中不仅无易均室先生任职记录,且其继任者孙述万、冯汉骥之任职时限漫过,相关史实亦错载。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冯汉骥先生与厦门大学图书馆结缘
收藏 引用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0年 第1期20卷 36-37页
作者: 朱立文 厦门大学图书馆 厦门361005
本文介绍冯汉骥先生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任职及其主要业绩。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彝族史研究——以方国瑜、马长寿和冯汉骥三位先生为例
收藏 引用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 第11期31卷 6-9页
作者: 辜永碧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昆明65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识别。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是民族识别的宏观指导者,而学者们则是民族识别的具体执行者。通过国家与学者的结合,使得民族识别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彝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悼念冯汉骥先生
收藏 引用
考古 1981年 第3期 288-288页
作者: 童恩正
冯汉骥先生,字伯良,湖北省宜昌县小溪塔家湾人。生于1899年。五岁时在家乡私塾中发蒙。十岁入宜昌美华书院学习。1917年春入安庆圣保罗高等中学,1919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因先生学习优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三星堆祭祀坑为“神庙失火说”的几点疑问
收藏 引用
南方文物 2022年 第3期 226-231,42页
作者: 赵殿增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一、问题的由来三星堆考古已有90多年,早期的发现和发掘都集中在遗址群北部的月亮湾遗址。1929年燕道诚家在院子旁修水沟时,挖出400余件玉石器。1934年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葛维、林名钧在此进行发掘,弄清玉石器是整齐有序地埋藏在一个...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东周秦时期巴蜀文化铜戈组合制度初探
收藏 引用
边疆考古研究 2022年 第1期 176-194,368页
作者: 向明文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长沙410082
铜戈是东周秦时期巴蜀文化的典型铜器之一,关于巴蜀文化铜戈[1]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60年代起,冯汉骥[2]、张忠培[3]、童恩正[4]、宋治民[5]、李学勤[6]、刘瑛[7]、卢连成[8]、霍巍[9]、段渝[10]、洪梅[11]、杨勇[12...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民族史到人类学——童恩正西南考古的参照系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 2019年 第5期 193-200页
作者: 查晓英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为中国西南考古的代表人物,童恩正的学术研究秉承了冯汉骥开创的“民族考古”传统,对遗存的族属关系有深入探讨。蒙文通等史学家的影响,推动他接受并深化中国文化多元说。但是,在提出“边地半月形传播带”概念之后,试图用文化人类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