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88 篇 期刊文献
  • 404 篇 报纸
  • 90 篇 学位论文
  • 19 篇 会议
  • 10 篇 法律法规
  • 5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3,3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455 篇 农学
    • 2,226 篇 作物学
    • 115 篇 植物保护
    • 7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1 篇 园艺学
    • 18 篇 水产
    • 9 篇 畜牧学
    • 6 篇 林学
  • 325 篇 管理学
    • 28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50 篇 工商管理
    • 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公共管理
  • 135 篇 工学
    • 103 篇 农业工程
    • 8 篇 水利工程
    • 5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62 篇 经济学
    • 60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45 篇 理学
    • 21 篇 生态学
    • 11 篇 大气科学
    • 9 篇 生物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5 篇 法学
    • 11 篇 政治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2 篇 教育学
    • 12 篇 教育学
  • 12 篇 历史学
    • 12 篇 中国史
  • 5 篇 文学
    • 4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医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3,306 篇 再生稻
  • 734 篇 水稻
  • 486 篇 稻荪子
  • 397 篇 产量
  • 351 篇 栽培技术
  • 296 篇 头季稻
  • 186 篇 栽培
  • 178 篇 中稻
  • 132 篇 高产
  • 130 篇 高产栽培技术
  • 115 篇 杂交水稻
  • 97 篇 再生季
  • 96 篇 杂交中稻
  • 89 篇 杂交稻
  • 89 篇 留桩高度
  • 83 篇 早稻
  • 80 篇 促芽肥
  • 72 篇 超级稻
  • 69 篇 高产栽培
  • 63 篇 再生力

机构

  • 118 篇 湖南农业大学
  • 74 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63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37 篇 长江大学
  • 30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28 篇 西南农业大学
  • 27 篇 重庆再生稻研究中...
  • 26 篇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
  • 25 篇 四川农业大学
  • 19 篇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 15 篇 福建省尤溪县农技...
  • 14 篇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
  • 14 篇 江西农业大学
  • 13 篇 重庆市作物研究所
  • 13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13 篇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 12 篇 福建省农业厅
  • 12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12 篇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
  • 11 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作者

  • 39 篇 熊洪
  • 36 篇 李经勇
  • 33 篇 卓传营
  • 31 篇 任天举
  • 31 篇 姜照伟
  • 29 篇 徐富贤
  • 29 篇 屠乃美
  • 25 篇 易镇邪
  • 23 篇 唐启源
  • 23 篇 刘祥臣
  • 23 篇 李义珍
  • 22 篇 黄友钦
  • 22 篇 丰大清
  • 20 篇 唐永群
  • 19 篇 张上守
  • 19 篇 林强
  • 19 篇 林文雄
  • 18 篇 郑华斌
  • 18 篇 余贵龙
  • 16 篇 施能浦

语言

  • 3,3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再生稻"
3316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再生稻腋芽萌发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1994年 第2期14卷 161-167页
作者: 熊洪 方文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高粱研究所
本文研究了再生稻腋芽萌发和产量形成与生态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再生稻胶芽萌发苗数与日均温和湿度呈抛物线型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18.6603x-0.3657x ̄2-233.2135和=6.1187x-0.0369...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再生稻再生芽萌发期降水量和作物需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年 第3期34卷 66-71页
作者: 谢源泉 杜康 林赵淼 刘正辉 王绍华 丁艳锋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江苏南京210095 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95
基于遂宁、内江、泸州、宜宾、纳溪和叙永等6个气象站1951—200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再生稻作物需水量,并结合同期降水量,以自然降水量/作物需水量(R/ETc)为指标,探讨了川东南地区中再生芽萌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再生稻腋芽萌发的生态条件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1990年 第5期9卷 4-9页
作者: 方文 熊洪 姚文力 四川省农科院水高粱研究所
再生稻在热带和亚热带产国都有种植,并为水科学家所关注。本世纪30年代,四川农学院杨开渠教授首先对再生稻作了系统研究。70年代南方区对再生稻的研究深入到品种再生力的遗传与选育,腋芽的形态、生育特点、营养生理、促芽肥施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再生稻割穗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收藏 引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年 第1期35卷 131-136页
作者: 张国忠 张翼翔 黄见良 翟康毅 周勇 黄海东 樊啟洲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湖北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430070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武汉430070
以拆除插植装置后的高地隙乘坐式插秧机底盘为动力底盘,在其上增设割台、输送槽、集穗箱以及第二动力等装置,设计一种专用于再生稻穗头收获的高地隙割穗机.对该高地隙割穗机的割幅、生产率、行走功率等主要工作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对其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头季抗倒伏能力和两季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科学 2019年 第2期33卷 158-166页
作者: 解振兴 张居念 林祁 刘锋 张初长 卓芳梅 姜照伟 卓传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研究所 福州350018 尤溪县农业局 福建尤溪365100 尤溪县梅仙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福建尤溪365101
【目的】为了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头季抗倒伏能力及两季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佳辐占、天优华占和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于拔节初期叶面喷施多效唑、乙烯利和抗倒酯,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头季茎秆特性、力学指标及两季产...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机收再生稻研究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 第3期35卷 827-836页
作者: 林文雄 翁佩莹 林文芳 邵彩虹 郭春林 李忠 陈鸿飞 陈婷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州350002 江西农业科学院 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南昌330200 安徽农业科学院水研究所 合肥230031
随着水育种方法的不断改善和栽培技术的持续创新,再生稻的种植面积及比重在中国水生产系统中逐渐增大,已发展成为生产成效显著的水种植模式之一。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研究与实践,从作物生理生态学的视角,紧紧围绕再生稻适宜品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受涝早割穗留桩蓄留再生稻的生物学特性及救灾效益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17年 第7期38卷 447-455页
作者: 李超 肖小平 汤文光 唐海明 汪柯 程凯凯 郭立君 杨光立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长沙410125
以抽穗期受涝杂交早(陵两优211)和常规早(中早39)割穗留桩苗为研究对象,未割穗处理为对照,2016年在湖南株洲开展田间试验,测定受涝早割穗留桩(20cm)蓄留再生稻的生物学指标,并计算其救灾效益,以期为湖南洪涝灾害后早的救灾减灾...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再生稻喷施“九二O”增产效果初探
收藏 引用
杂交水 1992年 第4期7卷 5-6页
作者: 刘贵兴 张明富 四川省泸县种子公司
再生稻喷施“九二O”能极显著增产。其增产原因是;促使休眠芽生长,提高有效穗;加速茎秆伸长,增加再生稻株营养体;促进幼穗分化发育,增加每穗着粒,并能提高结实率。最佳施用方法为:头季收割当天和再生稻始穗20%时,分别亩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再生稻与晚常规米质及RVA谱特征的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3期46卷 271-277页
作者: 莫文伟 旷娜 郑华斌 王晓敏 周蔚 唐启源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长沙410128
以黄华占、天优华占、农香32、泰优390、甬优4149和湘晚籼17为试验材料,设置再生稻、一季晚和双季晚3种种植方式,测定了再生稻与晚米品质及RVA谱特征。结果表明:再生稻的整精米率比双季晚的提高了16.8%,但与一季晚的差异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再生稻“三因子”高产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杂交水 2000年 第1期15卷 38-39页
作者: 周克安 曾荣华 张乃洪 代寿图 闫运德 陈应平 范青华 泸县农业局 四川泸县646106 昆卢镇农技站 四川泸县646124 得胜镇农技站 四川泸县646126
连续2 a 对再生稻的母进行促芽肥施用、纹枯病防治、收割时期等三因子试验研究,揭示了“三因子”对冈优22 再生稻的腋芽成活率、发苗数和经济性状均具显著作用;“三因子”的综合作用大小为:收割时期> 促芽肥用量> 纹枯病防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