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CENTER
欢迎您,
退出登录
读者登录
LOGIN
首页
HOME
资源
RESOURCES
外购资源
试用资源
公益资源
网上展厅
网上直播
自建资源
服务
SERVICES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办证指南
借阅规则
赔书规则
服务规范
阅读推广
新书推荐
新书上架
借阅排行
赠书名录
读者咨询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图书馆学会
全市阅读点位
概况
OVERVIEW
通图简介
机构概况
历史沿革
本馆地址
年度事记
大事记
历年年报
服务品牌
自助图书馆
静海讲堂
静海展
盲人阅览室
书式生活
城市书房
阅读巴士
书阁南通
书人书事
资讯
NEWS
通图公告
通图要闻
活动预告
友情链接
站内检索栏
移动客户端
APP
图书管家
WECHAT
咨询与建议
建议与咨询
留下您的常用邮箱和电话号码,以便我们向您反馈解决方案和替代方法
您的常用邮箱:
*
您的手机号码:
*
问题描述:
当前已输入0个字,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全部检索
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纸本馆藏
南通市公共图书馆
本站搜索
搜 索
高级检索
分类表
所选分类
----=双击删除一行=----
>>
<<
限定检索结果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标题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确 定
文献类型
142 篇
期刊文献
11 篇
学位论文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155 篇
电子文献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104 篇
法学
90 篇
法学
25 篇
公安学
9 篇
政治学
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1 篇
社会学
26 篇
管理学
15 篇
公共管理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5 篇
工商管理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10 篇
教育学
8 篇
教育学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1 篇
体育学
8 篇
经济学
8 篇
应用经济学
7 篇
文学
6 篇
新闻传播学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7 篇
工学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3 篇
公安技术
1 篇
城乡规划学
4 篇
艺术学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1 篇
艺术学理论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2 篇
哲学
2 篇
哲学
2 篇
理学
2 篇
生态学
1 篇
军事学
主题
155 篇
公众认同
14 篇
刑事司法
11 篇
刑法解释
5 篇
刑事裁判
5 篇
公众参与
4 篇
司法公信力
4 篇
公共政策
4 篇
社区矫正
4 篇
司法权威
3 篇
中国公众
3 篇
环境污染
3 篇
公信力
3 篇
社会公众
3 篇
司法判决
3 篇
实现路径
2 篇
刑事政策
2 篇
中国共产党
2 篇
政府权威
2 篇
刑事立法政策
2 篇
社会效果
机构
7 篇
河北大学
7 篇
西南政法大学
5 篇
华北电力大学
5 篇
南京师范大学
4 篇
上海政法学院
4 篇
扬州大学
3 篇
重庆大学
3 篇
沧州市政法委
3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 篇
中国政法大学
3 篇
山西大学
2 篇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2 篇
西南大学
2 篇
海南大学
2 篇
同济大学
2 篇
江苏省宿迁市中级...
2 篇
人民智库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2 篇
西南交通大学
2 篇
南昌大学
作者
6 篇
冯军
4 篇
沈鹏
3 篇
马荣春
3 篇
熊永明
3 篇
李海
2 篇
俞小海
2 篇
童春荣
2 篇
马琳娜
2 篇
赵运锋
2 篇
齐萌
2 篇
姜涛
2 篇
饶世权
2 篇
金泽刚
2 篇
郭泽强
2 篇
谢新竹
2 篇
胡海波
1 篇
吕畅
1 篇
周国强
1 篇
陈立斌
1 篇
刘胜男
语言
15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
"主题词=公众认同"
共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详细
简洁
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公众认同
、政治抉择与死刑控制
收藏
分享
引用
法学研究
2004年 第4期26卷 15-27页
作者:
梁根林
北京大学法学院
限制和废除死刑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当代刑事政策运动与刑罚改革潮流。死刑的存废、去留 ,并不取决于其自身无法辩明的正义性 (或非正义性 )以及无法证实或证伪的威慑性。它在根本上是一个受集体意识的
公众认同
以及政治领袖的政治意志左...
详细信息
限制和废除死刑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当代刑事政策运动与刑罚改革潮流。死刑的存废、去留 ,并不取决于其自身无法辩明的正义性 (或非正义性 )以及无法证实或证伪的威慑性。它在根本上是一个受集体意识的公众认同以及政治领袖的政治意志左右的政策选择问题。集体意识对死刑的广泛认同为死刑制度提供了正当性和合法性资源 ,但集体意识具有两面性 ,是交织着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正义与非正义的矛盾统一体。政治领袖要尊重与反映民意 ,更应当善解与引导民意 ,运用政治智慧 ,作出科学的死刑决策 ,使死刑政策。
关键词:
公众认同
政治抉择
死刑控制
重刑主义
刑事政策
集体意识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公众认同
:社区矫正的法社会学思考
收藏
分享
引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6期44卷 97-102,151页
作者:
刘同君
周媛
周国强
江苏大学法学院
江苏镇江212013
社区矫正的
公众认同
是社会
公众
对社区矫正这种全新的行刑制度的认可和接受。
公众认同
对于社区矫正的创新与发展极具价值。当下我国民众对社区矫正认知不足、
认同
度较低,这将给社区矫正本土化推进带来消极影响。为使社区矫正获得我国民...
详细信息
社区矫正的公众认同是社会公众对社区矫正这种全新的行刑制度的认可和接受。公众认同对于社区矫正的创新与发展极具价值。当下我国民众对社区矫正认知不足、认同度较低,这将给社区矫正本土化推进带来消极影响。为使社区矫正获得我国民众的认同,需要从以下路径展开:真实反映民众的利益诉求;充分反映民众的正义理念;努力培育宽容的刑罚文化。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公众认同
生成路径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公众认同
、诱导观念与确立忠诚──现代法治国家刑法基础观念的批判性重塑
收藏
分享
引用
法学研究
1998年 第3期20卷 30-48页
作者:
周光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公众认同
、诱导观念与确立忠诚──现代法治国家刑法基础观念的批判性重塑周光权序说:视角转换之意义法治一直被认为是现代国家的灵魂。法治现代化自然就成了当下中国一个极富魅力的学术话题。因为“‘现代主义’概念本身作为一种很有...
详细信息
公众认同、诱导观念与确立忠诚──现代法治国家刑法基础观念的批判性重塑周光权序说:视角转换之意义法治一直被认为是现代国家的灵魂。法治现代化自然就成了当下中国一个极富魅力的学术话题。因为“‘现代主义’概念本身作为一种很有意义的理论范畴或许会遭到许多经典理...
关键词:
刑法
认同
现代法治国家
报应论
刑罚
公众认同
犯罪
市民社会
基础观念
预防论
正当根据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公众认同
与刑法解释范式的择向
收藏
分享
引用
法学
2011年 第5期 95-100页
作者:
袁林
西南政法大学
刑法解释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的范式,即规则主义解释范式(或称法条主义的范式)和人本主义解释范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刑法解释接受了规则主义的范式。这种解释范式虽然有利于法治建设,但忽视了
公众
的意见表达与情理,
公众
的
认同
度偏低,降...
详细信息
刑法解释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的范式,即规则主义解释范式(或称法条主义的范式)和人本主义解释范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刑法解释接受了规则主义的范式。这种解释范式虽然有利于法治建设,但忽视了公众的意见表达与情理,公众的认同度偏低,降低了刑事司法的权威性。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刑法解释范式的创新,确立人本主义的解释范式,构建多元解释主体沟通对话的制度渠道,成为提高刑法解释与适用公众认同度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刑法解释
范式
公众认同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公众认同
:刑法学的常识归宿
收藏
分享
引用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1年 第7期 90-91页
中国政法大学田刚撰文指出,“刑法学应当回归常识”,作为一种新的刑法理念,近期受到了刑法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刑法学毫无疑问是一门专业化的社会科学,刑法学如果全部回归常识无疑会丧失刑法学的学科属性。
中国政法大学田刚撰文指出,“刑法学应当回归常识”,作为一种新的刑法理念,近期受到了刑法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刑法学毫无疑问是一门专业化的社会科学,刑法学如果全部回归常识无疑会丧失刑法学的学科属性。
关键词:
刑法学
公众认同
刑法理念
社会科学
法学界
专业化
回归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刑法解释的价值基准及其形成路径分析——基于
公众
参与理念下
公众认同
的思考
收藏
分享
引用
河南社会科学
2012年 第3期20卷 15-21页
作者:
蔡军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北京100875
近年,司法机关与社会
公众
不断在热点刑事个案的认识和定性上出现偏差,其原因在于社会
公众
对案件的期待与司法机关对刑法的适用解释并非完全一致。在刑法理论上,有关刑法解释立场与刑法解释规则的学说聚讼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各界在刑法解...
详细信息
近年,司法机关与社会公众不断在热点刑事个案的认识和定性上出现偏差,其原因在于社会公众对案件的期待与司法机关对刑法的适用解释并非完全一致。在刑法理论上,有关刑法解释立场与刑法解释规则的学说聚讼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各界在刑法解释价值基准选择上的迷茫,另一方面也是对现在理论与司法实践中非此即彼的价值基准予以协调的一种尝试。欲消解价值冲突,突破司法困境,就必须明确刑法解释的价值基准是公众对基本情理的认同。在刑事司法过程中,我国应当在确立公众参与基本理念的前提下,主要构建、改革和完善恢复性司法模式、人民陪审制、"马锡五审判方式"和判决说理制度。
关键词:
刑法解释
价值基准
公众认同
公众
参与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环境监管的
公众认同
:危机与化解
收藏
分享
引用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6期16卷 105-112页
作者:
齐萌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
上海201701
环境监管的
公众认同
是社会
公众
对于环境治理及其效果的认可和接受。
公众认同
之于环境监管,在促进环境立法和政策的制定及实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从实践个案的角度以及法律规则的层面进行分析,环境监管的...
详细信息
环境监管的公众认同是社会公众对于环境治理及其效果的认可和接受。公众认同之于环境监管,在促进环境立法和政策的制定及实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从实践个案的角度以及法律规则的层面进行分析,环境监管的公众认同仍存在诸多障碍,亟须化解。环境监管公众认同的实现路径有赖于监管理念和监管制度的共同作用。一方面,通过引入"多中心主义",化解环境监管的理念困境;另一方面,应着重从公共事件阶段、有序参与阶段和决策落实阶段等公共参与的三个阶段来加强和完善环境监管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程序性保障制度,以此化解环境监管的制度困境。
关键词:
环境监管
公众认同
认同
危机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刑法解释的
公众认同
收藏
分享
引用
现代法学
2010年 第3期32卷 84-93页
作者:
俞小海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200046
刑法解释的
公众认同
是社会
公众
对刑法解释及其结论的认可和接受。它更多和更主要地是与司法活动特别是与根据刑法解释作出的刑事判决发生联系。转型时期的
公众认同
对于刑法解释极具价值。刑法解释的
公众认同
主要包括刑法解释的常识化和...
详细信息
刑法解释的公众认同是社会公众对刑法解释及其结论的认可和接受。它更多和更主要地是与司法活动特别是与根据刑法解释作出的刑事判决发生联系。转型时期的公众认同对于刑法解释极具价值。刑法解释的公众认同主要包括刑法解释的常识化和刑法解释的合理性两个方面。在当前我国,其具体样态一方面表现为强调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表现在司法实践中对案件定性的罪名进行有意识的选择甚至变更。刑法解释公众认同的实现路径有赖于刑法解释的主体、结果导向主义的刑法解释方法以及公众意见的反映机制。
关键词:
公众认同
刑法解释
社会效果
结果导向主义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影响刑事司法
公众认同
的因素分析
收藏
分享
引用
学习与探索
2012年 第8期 64-68,4页
作者:
冯军
河北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
河北保定071002
刑事司法应当积极追求社会
公众
的
认同
,以保障刑事司法社会控制功能效果的最大化。在实现刑事司法
公众认同
的过程中,刑事司法的权威、社会
公众
对刑事司法的信赖程度和社会
公众
的法律信仰问题,都会对刑事司法能否获得
公众认同
以及
认同
的...
详细信息
刑事司法应当积极追求社会公众的认同,以保障刑事司法社会控制功能效果的最大化。在实现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过程中,刑事司法的权威、社会公众对刑事司法的信赖程度和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问题,都会对刑事司法能否获得公众认同以及认同的程度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刑事司法
公众认同
司法权威
司法信赖
法律信仰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论公共政策与
公众认同
的互动与融合
收藏
分享
引用
中国行政管理
2006年 第7期 41-44页
作者:
梁丽萍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性的社会利益分配,而
公众认同
是公共政策付诸实践的前提和条件,是公共政策社会价值考量的重要依据。构建公共政策与
公众认同
的积极互动关系,关键在于实现公共政策过程的程序化;实现公共管理手段的非强制性,即...
详细信息
公共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性的社会利益分配,而公众认同是公共政策付诸实践的前提和条件,是公共政策社会价值考量的重要依据。构建公共政策与公众认同的积极互动关系,关键在于实现公共政策过程的程序化;实现公共管理手段的非强制性,即淡化公共管理的命令色彩;赋予那些长期被动地执行政策的低层管理者以参与决策权;实行行政信息公开化,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公众参与决策。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公众认同
互动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没有更多数据了...
下一页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共16页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跳转到
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合并检索
0
隐藏
清空
合并搜索
回到顶部
执行限定条件
内容:
评分:
请选择保存的检索档案:
新增检索档案
确定
取消
请选择收藏分类:
新增自定义分类
确定
取消
订阅名称:
通借通还
温馨提示:
图书名称:
借书校区:
取书校区: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一卡通帐号:
电话和邮箱必须正确填写,我们会与您联系确认。
联 系 人:
所在院系: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