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 篇 文学
    • 1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18 篇 兄弟怡怡
  • 4 篇 知堂回想录
  • 3 篇 周氏兄弟
  • 3 篇 朱安
  • 2 篇 扬名显亲
  • 2 篇 周作人
  • 2 篇 鲁迅文学
  • 2 篇 砖塔胡同
  • 2 篇 许广平
  • 2 篇 鲁迅
  • 2 篇 现代作家
  • 2 篇 《语丝》
  • 2 篇 一九
  • 2 篇 周树人
  • 2 篇 鲁迅思想
  • 1 篇 文学社团
  • 1 篇 域外小说集
  • 1 篇 凌叔华
  • 1 篇 人的文学
  • 1 篇 《摩罗诗力说》

机构

  • 1 篇 中国科学院
  • 1 篇 乐山师范学院
  • 1 篇 安徽科技学院
  • 1 篇 中国科技智库
  • 1 篇 中国铁路信息技术...

作者

  • 2 篇 黄火荣
  • 1 篇 朱航满
  • 1 篇 彭定安
  • 1 篇 徐东波
  • 1 篇 顾农
  • 1 篇 周建人
  • 1 篇 高峰
  • 1 篇 董炳月
  • 1 篇 董建华
  • 1 篇 刘心武
  • 1 篇 吕红霞
  • 1 篇 廖久明
  • 1 篇 张伯存
  • 1 篇 清风
  • 1 篇 李坚怀
  • 1 篇 田绵石
  • 1 篇 刘勃
  • 1 篇 陈福康
  • 1 篇 罗炯光

语言

  • 1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兄弟怡怡"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现代作家书信一瞥
收藏 引用
新文学史料 1992年 第1期 150-157页
作者: 罗炯光
一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之日,便是现代作家书信起步之时。揭开五四文学革命序幕的《文学改良刍议》(一九一七年一月、《新青年》第二卷第五期),就是在作者前此一封信函(《致陈独秀(1916.10)》)的基础上补充改写成的。第一本现代作家通信专...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构筑新的时间与空间——关于藤井省三的中国文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3年 第2期 226-238页
作者: 董炳月
去年(1991)秋天,庆应大学的杉野元子老师从日本给我寄来了两本书,其中的一本,就是藤井省三先生的新著《中国文学百年》(日本新潮社1991年2月版)。那本并不太厚的书相对于“中国文学百年”这个大题目来说稍稍显得单薄,但在大致翻阅之后。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风雨八道湾
收藏 引用
野草 2013年 第2期 153-165页
作者: 徐东波
一很久以来,我有一丝困惑,位于北京西城八道湾十一号的那座深宅大院,算是周作人故居呢,还是鲁迅旧居。上世纪五四运动发生那年,绍兴越城东昌坊口周家新台门内的周氏族人,迫于生计,顾不得列祖列宗颜面,将偌大的周家新台门整体出卖。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鲁迅和周作人
收藏 引用
新文学史料 1983年 第4期 1-6页
作者: 周建人
有许多事情,即使发生在身边,如果不加以深入的分析研究,也不会明白其究竟。就以鲁迅和周作人来说,生长在同一个家庭里,受相同的教育,后来两人所走的道路,为什么竟这样不同?我虽然了解他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但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就鲁迅小说《弟兄》与张永泉同志商榷
收藏 引用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 第3期 40-45+49页
作者: 黄火荣
鲁迅小说《弟兄》和它前后的《伤逝》、《离婚》等篇一样,也是标志着《彷徨》的技巧越来越圆熟的成功之作。可是《弟兄》所得到的研究,评论,相对较少。一些论者对于《弟兄》主人公张沛君的评论,在我看来,也是不够公正的。其中以张永泉...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论鲁迅对波兰文学的接受
收藏 引用
东方丛刊 2008年 第4期 152-162页
作者: 李坚怀 安徽科技学院中文系 讲师233100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莽原社与“五四”后思想革命的兴起及夭折
收藏 引用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8年 第1期 117-127页
作者: 廖久明 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莽原社是在鲁迅领导下成立的一个社团,人们在谈起莽原社时,多集中在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以及狂飙社作家群与安徽作家群、高长虹与鲁迅之间的冲突上,却忽略了鲁迅创办《莽原》的真正目的——思想革命。这是不应该有的现象,我们有必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鲁迅三回故乡
收藏 引用
中国铁路文艺 2016年 第12期 60-64页
作者: 田绵石 中国铁路信息技术中心
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的14年间,鲁迅回了三次故乡,第一次是思乡探亲,第二次是回乡做寿,第三次是离乡北迁。一1912年初,经好友许寿裳向教育总长蔡元培引荐,鲁迅在教育部谋求了一个科员职位。5月5日,从南京远道而来的鲁迅抵达北京赴任,"...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书房外的那片绿阴
收藏 引用
书城 2013年 第8期 70-72页
作者: 张伯存
一九一二年五月,周树人北上,五日晚抵北京,六日入住宣武门外山会邑馆(绍兴会馆)藤花馆。周树人一九一六年五月六日日记记载:"下午以避喧移入补树书屋住。"补树书屋是一个独院,偏僻幽静。传说院内最初长着一株大楝树,因被狂风刮倒,又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鲁迅的艺术世界二题
收藏 引用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 第2期15卷 1-5页
作者: 彭定安
一、鲁迅艺术世界悲剧美的最初基础——朦胧的觉醒与早年的忧郁一个封建的官宦与书香世家,少不了笼罩于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父子情深、兄弟怡怡、族人与亲人爱心如梦。这,给了幼年鲁迅以温馨的甜美,滋润了他的心,使它蕴含着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